老片新看

阿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散文式结构的精良之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文本阅读</span></p> <p class="ql-block">  《那山那人那狗》于1999年出品,由潇湘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总投资约200万元,是霍建起导演的第三部影片。</p><p class="ql-block"> 初看,影片的故事似乎过于简单:一对父子,一条狗,行走在乡间的邮路上,父亲有父亲的心事,儿子有儿子的想法。途中,与他们相伴最多的就是大山、溪水,虽然也不时地会遇到一些村民,但都是匆匆的、短暂的,没有缠绵,也没有碰撞。</p><p class="ql-block"> 该片不仅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还在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际电影节和电影展上获得了各种奖项和赞誉,成为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影坛的精品之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回味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剧作</span></p><p class="ql-block"> 《那山那人那狗》根据湖南作家彭见明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只有8000余字,所提供的素材远远不能让一部影片饱和。编剧思芜在汲取小说精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场景和细节,但这种增加不是肆意的,无度的,而是在准确把握人物感情线索基础上的合理填充与精心铺排,使故事在得到丰满的同时,也确保了情节的严谨与逻辑。</p><p class="ql-block"> 父亲作为即将退休的乡邮员,在离任之前,陪着接班的儿子走了一趟每块石板都留下过他足迹的邮路,经过漫长的跋涉,父子二人到了村委会驻地,年久失修的房屋,冷冷清清的院落,儿子的失落,父亲的淡然,既弥漫着乡村面貌的真实,也折射着父子二人面对生活的不同心理;随后,父亲带着儿子又去见了孤寡的五婆,双目失明的五婆独自坐在老屋门口,期待着乡邮员给她带来大山外面孙子的消息,但父亲递上去的“信件”里除了夹着十元钱,还有一张白纸,显然,那不是孙子的书信。父亲给五婆读了白纸里的“内容”,让这位独守老屋的五婆得到了莫大慰藉,乡邮员朴素、天然的善良让人不禁动容;晚间山村里不知什么缘由摆了一堂喜酒,酒席间的欢乐,山里人的质朴才是作者要传递给观众的景象,乡邮员与这片土地上的村民是那样地水乳交融。席间,有放浪的山歌,无华的舞步,勾起了父亲许多人生联想;走出村庄,路旁的老树上挂着一个简陋邮箱,父亲向儿子交代着如何取出邮箱里的信件,不同的信件又该如何分别处理……这些场景都是小说中没有的,改编者顺着人物情感脉络丝丝入扣地嵌入,让情节变得生动了,也让人物得到了升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剧本的可贵还在于,内容的增加,并没有游离原小说的基本风格,没有为了情节的丰富、悬念的叠生刻意编织一个曲折多变的封闭式故事,而是让所有内容都如同影片中那时而出现又时而隐去的溪水,随着人物脚步的行进,有机地串联、缝合在了一起,这种结构方式显然不是传统的,不是戏剧式的,不是把冲突作为了叙事的基础,它像一篇淡淡的散文,一首盎然的诗篇,亦如一首舒缓的乐曲,轻轻地触碰着、叩击着人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然而,仅有事件的铺排尚远远不够,因为人物性格的丰厚除了表现在他正在做什么,还表现在他曾经做过什么。于是,便出现了新的挑战:过往的经历与内心的思考,很难通过现实的、可视的画面展示给观众,虽然“闪回”也是一种常用手法,但“闪回”的频繁运用,往往会打破“正在进行时”的叙事节奏。那么,语言便成为了剧作中不得不使用的叙事元素,在这方面,该片编剧同样带给了我们启示。</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主人公之一的儿子便通过独白,交代出了故事的语境与人物的关系:“我的乡邮员生活,是从一个非常普通的早晨开始的,那天我一睁眼就发现我爸把我已经装好的邮件又掏了出来,别说他对我不放心,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山路,我自己心里也没底……”随后父亲告诉儿子:“来回一趟啊,223里,要干三天,中间歇两个晚上。”说着,父亲拿出来一张图纸,那是他为儿子画好的行走路线,每天走多少路,在哪里歇息,都标示得一清二楚。由此,交代出的是,故事将在什么环境中展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故事的推进,父亲陪伴着儿子开始了行程,特定的情境让父子之间有了平生最多的交流机会,从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中,观众对父亲的身世有了更多了解:山村里的姑娘给予了他爱情与婚姻,儿子成长的路上与他有过心理隔膜……加上时而出现的儿子的内心独白,让“过去时”的内容具有了现实的语义。这里,语言虽然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但并没有脱离开具体的语境,而是与环境的不断变化、父子感情的不断融合,导致人物心理活动不断发展基础上的叙述,从而避免了语言与情绪的分离,避免了叙事上的人为与生硬。</p><p class="ql-block"> 在剧本创作中,人物组合的简单较之人物组合的复杂更具有挑战性,原因就在于,简单的人物组合很难构成故事的曲折多变与悬念叠生,而《那山那人那狗》之所以没有让简单的人物组合流于情节的单薄与平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剧作者对人物“前史”所做出的深入发掘,并通过触景生情、人生感叹、父子分歧等有机环节进行了自然而然的传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影像</span></p><p class="ql-block"> 《那山那人那狗》作为一部散文式电影,除了剧作所提供的散文化基础,画面的独到选取,镜头的生动表意,也是构成影片散文化魅力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导演霍建起曾以美术为专业,对于视觉元素具有更多的敏锐和捕捉能力。</p><p class="ql-block">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湖南乡村,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创作者提供了独特的拍摄语境。翠绿的山峦,清澈的溪水,古朴的村落,温暖的夕阳……都可以成为影像中的生动素材,也可以让行走在其中的人物具有不一样的生命体验。还有空气中那弥漫的雾气,石板路上雨后的潮湿,横亘在河流之上的小桥,如画的村庄与如毡的稻田……通过独到的审美捕捉,幻化出了一幕幕画中有诗的乡间图景。</p><p class="ql-block"> 影像作为一种语言,在展示着大自然美丽的同时,还向人们传递出了另一种信息:终年工作在这种环境里的乡邮员,职业是艰辛的,生活是艰苦的,大山的封闭与人流的稀少,只能让他们与孤独相伴,心中的牵挂与背负的责任,让这份职业与自觉的奉献紧紧扣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为了展示特定环境对生命的塑造,导演通过许多大全景的运用,有力地凸显了环境与人的关系,凸显了环境给人带来的压迫与影响。影片中,人物之间的许多对话和画外音并没有以声画对位的方式呈现,没有将镜头全部给到说话人的面部,没有让声音与口型(或表情)逐一对应,而是通过全景镜头的覆盖,让人物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或开阔的农田里回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创作者对散文化电影的清晰理解与明确追求,山间的植被,潺潺的溪水,都在影片情绪的统领下被收入了画框,山路上时而还会走来一队唱着山歌的少女,空气中时而也会有一群飞舞的蜻蜓,导演对这些元素的信手拈来,摄影师对这些景致的完美幻化,让山村具有了灵动,影像具有了生机。</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导演对散文化风格追求的过于执着,以致不肯让影片中出现一丝杂乱。其中两个地方的处理,足以看出导演的坚定:一处是父亲因为小解,离开了儿子,儿子一时不知道父亲去了哪里,把邮包放在路旁,前去寻找父亲,跑了几步,看到父亲转身回来了,父亲见到儿子,本能地问道:“邮包呢?”儿子顿时醒悟到自己忽视了对邮包的看管,赶快跑回去背起了邮包。此处父亲发了脾气,但导演并没有正面表现父亲发脾气的过程,没有出现父亲的恼怒和严厉,而是在继续向前行走的路上,通过儿子的画外音说道:“邮包虽然没丢,爸还是发了脾气,真没见他这么急过……”由此可以想见,父亲发的脾气很大,但之所以没有直接出现父亲发脾气的场景,显然是为了维护影片叙事风格上的宁静与平和。</p><p class="ql-block"> 另一处是父子二人在一处长廊里歇脚,儿子拿出来几封信件整理,之后随手放在了邮包上,一阵大风吹来,几封信件瞬间飘散,父亲急忙前去追赶,像保护生命一样把一封封信件抓到了手里,那只形影不离的“老二”(狗)也帮着一起追赶,按照一般逻辑,信件追回来之后,父亲会对儿子漫不经心的做法大为光火,除了训斥,还会讲述一番如何忠于职守的大道理,但导演并没有如是处理,而是通过“老二”在追逐信件时的精彩表现,让这次意外化作了微笑,回避了一场势在必然的“冲突”。</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影像取舍,有了对散文化风格的精心呵护,才没有让影片中人物命运的艰辛演绎成一曲刺痛人心的悲壮,而只成为了默默注入到人们心田里的感动与回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声音</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影像是电影中的第一要素的话,那么声音则具有扩大影像空间,延伸画面内涵的多重意义,该片对于声音巧妙、合理地运用,为影片同样平添了诸多意蕴。</p><p class="ql-block"> 该片故事的展开环境是封闭的,除了大山、村落和个人居所,几乎没有出现其他的场景,但那显然不是现实世界的全部,而又该如何让观众感知到整个世界的宽广?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声音的融入便成为了一种重要手段。</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的儿子作为年轻人,长期生活在大山之外,他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与父亲必然会有诸多差异。山路上,儿子将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打开了,里面正在播放着当时的流行歌曲《驿动的心》,歌声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尽管有些失真、嘈杂,但其旋律毕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于是外面的生活律动便被带入了大山,带到了画面当中,在一片封闭的景观里,唤起了观众对整个世界的联想。随着歌曲的旋律,儿子也不由地哼唱了起来——显然,他比父亲更熟悉山外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是收音机里在播放蔡琴的歌曲《恰似你的温柔》,伴着父子的对话,歌声时隐时现,一曲终了,收音机里传来的是一段海南养生堂的美容广告,作为商品社会的文化标识,广告带给人们的是都市人对于消费生活的倾心。通过这些声音的巧妙运用,大山与城市便有了细微的连接和多元的隐喻。</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无论是歌声还是广告,都让影像的空间得到了延伸,使线性的画面组合具有了横向和立体的拓展。</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该片在其他方面的声音运用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画面外时而传来的山歌、鸟鸣,同样为影像空间的延伸带来了很好效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矛盾</span></p><p class="ql-block"> 矛盾原本属于剧作元素,在此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单独话题阐述,是由于电影创作者常常会将矛盾与“冲突”混淆起来,这与早期电影受戏剧的影响较大不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在沿袭多年的传统电影中,“冲突”几乎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要素,特别是在中国,以冲突为结构基础的电影至今依然占据主导,而《那山那人那狗》带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语汇。</p><p class="ql-block"> 该片虽然也始终贯穿着矛盾,但这里的矛盾却与“冲突”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该片的矛盾并不是完全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而是让人与环境、人与命运的抗争作为了主要的矛盾要素。</p><p class="ql-block"> 父亲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即将离开工作了多年的岗位,心中的不安与不舍让他一直处于内心的纠结当中,最后一次陪伴儿子走进大山,走进了给他带来过无尽回忆的村落,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冰冷的溪水,都在考验着父亲的意志;带着几分稚嫩、几分青涩的儿子,则是第一次走进大山,从今天起,他就要去面对陌生而漫长人生路程,他能否承受这样的辛苦?能否担起这份重任?同样也在考验着儿子的勇气。这种考验,正是该片的矛盾所在,也是构成影片“意味”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与冲突相比,矛盾显然要平缓许多,它创造出的并不是情节的“激烈”乃至“激变”,而是故事的“情愫”与“渐变”,如果说“激变”更容易产生戏剧性,更具有直观效果的话,那么“渐变”则是在诉诸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感悟。由于“渐变”式情节并不属于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制作中的常态,因此,其中所包含的技巧,所提供的经验更值得珍视。</p><p class="ql-block"> 最初,影片中的父亲对儿子并没有完全信任,所以,他才会画出图纸,一再嘱咐,但由于“老二”(狗)不肯陪伴着儿子一起上路,才让父亲找到了陪着儿子走一趟的理由。路上,父亲忍着腿痛,艰难地行走着,并不断对儿子交代着需要注意的各种细节,心中的那份不安与对命运的那份无奈令人感叹。儿子背着沉重的邮包,不知道前面的道路会有怎样的坎坷?环境带给他的压力也同样令人关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父子俩一路走来,经过了村落,跨越了溪流,沐浴了山风的吹拂,面对过心灵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父子俩加深了感情,也加深了理解。</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影片一开始时,是父亲对儿子怀有很多疑惑的话,在结尾处,则是儿子对父亲道出了许多叮嘱,儿子的成长让父亲得到了慰藉,父亲的引领,也让儿子变得成熟了起来。最终,儿子终于背起了邮包,独自迈着坚定的脚步,走上了邮路。</p><p class="ql-block"> 在整部影片中,观众虽然没有看到“冲突”,没有看到情节的惊心动魄,但却在心灵深处泛起了一层层涟漪,这涟漪正是来自于观众情感受到的触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山那人那狗》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语</span></p><p class="ql-block"> 《那山那人那狗》虽然不属于“大制作”,但它娴熟的电影语言,新颖的结构方式,从容的叙事节奏,都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回味和借鉴的经验。即便是对非散文化电影的制作者,该片提供的电影技巧,也具有启示意义。</p><p class="ql-block"> 由此,不禁使人联想起了二战之后的意大利电影,由于受到资金困扰,一批电影艺术家将摄影机扛到了街头,将镜头聚焦给了普通人,于是,便产生了一批以《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为代表的电影佳作,并形成了新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与流派,对日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很大推动。</p><p class="ql-block"> 霍建起拍摄于1999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同样具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子,作为一部制作资金不多,却把诗情、韵律、唯美、感动提供给了观众的影片,该片可谓是那个年代中国影坛不可多得的银幕力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