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社

杨乐生

<p class="ql-block">五通集体企业的第一株幼苗</p><p class="ql-block">――五通桥桥滩铁器社</p><p class="ql-block">文/杨乐生</p><p class="ql-block">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为了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年,在全国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p><p class="ql-block"> 五通桥桥滩铁器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它聚集了桥滩两地的两百余名手工业者,以柑子桥农具组、罗德明铧口小生产作坊(地址在五通桥盐厂厂部左边后</p><p class="ql-block">街头)为主体。五通桥桥滩铁器社(上世纪一九五六年)成立时,职工达三四百人,是当时五通桥区属最大的企业。建厂 初期,只能生产锄头、镰刀、掏耙和铧口等一些简单农具。不久,铁器社被乐山专科学校(乐山大学前身)接收,成为该校的实习工厂。到了上世纪1965年,铁器社不仅规模扩大,产品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名为五通桥农用电机厂后,已能生产当时技术难度较大的中小型电动机。</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五通桥农用电机厂,再次推上潮头。“川釜”锅炉厂应运而生。当时,“川釜”锅炉畅销祖国大地,尤其是在中原,更是名噪一时。这段时间,“川釜” 锅炉厂对国家的贡献巨大,五通桥某大型企一年仅向国家上缴十来万税收,而“川釜”上缴税收,竟达八十万之多。</p><p class="ql-block"> 从桥滩铁器社到“川釜”锅炉厂,国家也从各个方面伸出了扶持之手。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先后共派出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二十多人充实企业力量。 </p><p class="ql-block">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五通桥桥滩铁器社将广大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在当时有着非常特殊的社会意义。一方面,他们是劳动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私有者。况且,手工业生产是分散的、落后的、保守的、盲目的。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改变它的生产关系,就不能把它的生产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就不能把落后的生产方式改变为近代的生产方式。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提高其生产力,才能把手工业者由穷困的状况引到富裕的境地。手工业改造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一样,都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和平改造的实现,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