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3选择”,探索“双赢”之路——读《第3选择》有感

孟庆焕

<p class="ql-block">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影响美国历史进程25位人物之一的史蒂芬·柯维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这部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这本《第3选择》,史蒂芬·柯维致力于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寻求协同,去寻找第3选择,而解决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邻里以及更广泛领域中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冲突都是两方面的,第1选择是“我的方法”,第2选择是“你的方法”,通过协同,我们可以得到第3选择——“我们的方法”。一种视角更高,更好地解决冲突的方法。我们不是采用“你的方法”或“我的方法”,而是采用协同方法来达到更好,更有成效的结果。你和我在一起的力量远大于我们单个人的力量。而能否放下彼此的方法去寻求第三选择,取决于我们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影响我们行为的思维形式或类型,支配着我们的行为。行为决定着我们得到的结果,得到的结果建立在我们行为的基础之上,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的认知模式。</p> <p class="ql-block">  如何找到第3选择,分为四步:第一步,我看到自己,将自己视为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第二步,我看到你,视他人为人而非物。第三步,我找到你,找出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第四步,我和你协同,找出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p> <p class="ql-block">  为了有效达到协同,史蒂芬·柯维提出了“发言权杖沟通法”,只要发言者手持“发言权杖”就不会被人打断,直至发言者认为自己的话已经被充分听取和理解为止。“发言权杖”关乎的不是赢得争论的胜利,而是倾听和理解。在全球文化中,没有任何东西比理解他人更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发言权仗沟通”的本质是用同理心倾听。在冲突中,当别人发言的时候,我们通常想的是自己如何回应和反驳。我们无法透过我们之间的“墙”倾听彼此。相反,用同理心倾听寻求的是理解彼此的想法与感受。同理心发生在当我们在他人内心找到自我的时候,我们透过对方的眼睛观察现实,我们感受对方的情感,分享对方的痛苦。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别人的观点。他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别人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以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人类最大的心理需求便是被理解与被重视。</p> <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可能都来自于沟通障碍。缺乏有效的沟通,彼此不理解就会导致矛盾越来越深,小到家庭琐事,大到国际关系。我们不愿意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总是觉得自己很委屈。丈夫在单位忙了一整天,项目不顺利,被上司大骂,下班回到家后发现妻子没做晚饭,房间里也杂乱不堪。丈夫当时就火冒三丈,妻子也大发雷霆。丈夫没有意识到妻子独自在家照看两个孩子,操持家务的辛苦,妻子也没有体谅到老公工作的不易,彼此只看到自己都不容易,没有感知到对方内心的无助。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需要对方的一个拥抱、一句安慰、一句“我懂你的苦”的理解,正如电影《阿凡达》中的经典台词“I see you”真的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追求“我赢你输”的终极目标,往往耗尽心力,换来的却是两败俱伤。第3选择是让彼此协同,探寻双赢之路,既不是“我赢你输”也不是“我输你赢”,而是“双赢”。探寻第3选择看似很难,但只要你我愿意,在良好沟通的前提下,一定可以找到“双赢”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