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外传

艾庐居士156423556

<p class="ql-block">读书外传</p><p class="ql-block">作者:艾庐居士</p><p class="ql-block">十八岁前,懵懵懂懂的我被两个爱情故事感动的鼻子一把,泪一把。一个是保尔和冬妮娅,另一个就是马克思和燕妮。好像那个年代能看到的爱情故事也就这两个。</p><p class="ql-block">十八岁整,我被上山下乡的大浪卷到了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正是求知的年代,我知道在农村等待我们最大的考验不是劳累,而是寂寞。于是想找一些书带到农村。一是增长知识,二是打发寂寞。</p><p class="ql-block">翻遍父亲的书架,除了马列主义,毛泽东选集,再也没有其他书了。</p><p class="ql-block">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是变成铅字的书通通打包。</p><p class="ql-block">来到农村,虽然没有我想象中的艰苦。可是对于我这个蜜罐里长大的公子哥来说无异于天上掉地下,地下掉井里!井还是机井!</p><p class="ql-block">劳累了一天,晚上,对着一个拖着长长黑烟的小煤油灯发呆。怎样打发这漫漫长夜。突然想起来那个沉重的书包。打开看看。马克思的【资本论】首先映入眼帘。就看它了。里边说不定还有燕妮!</p><p class="ql-block">翻了几页,没有找到燕妮,看到的只有枯燥的文字和公式。又没有其它书看。毛选四卷都快会背了!就他了。慢慢磨吧。</p><p class="ql-block">一开始怎么也看不下去。后来看看,觉得还有点意思。接着看下去,就像下棋的在打谱,搞数学的在算题。一发不可收拾。看不懂的,多看几遍,真看不懂得就隔过去。</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三年的时间里,昏暗的油灯虽然熏黑了鼻孔,看坏了眼睛,烧着了衣服。三卷五大本【资本论】被我硬生生的啃了四本。</p><p class="ql-block">76年底当兵,还有一卷没看完。就把它塞进背包带到部队。军营每天晚上九点准时熄灯。连一个煤油灯也没有了!</p><p class="ql-block">天不负我。连队在远离营房的弹药库有一个哨位。一般的人都不到哪里去。每次站岗我就把书揣在怀里。一个人躲在岗楼了,慢慢的品味着马克思老人家的那些枯燥的文字。</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正看的入迷。连长突然来查岗。猝不及防的我顿时手足无措。连长一把把书夺走,正要发火。当他看到封面上红色的大字——【资本论】马克思。默默地将书递给我,扭身走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p><p class="ql-block">谢谢老连长,在你的默许下,使我成为马克思的弟子中为数不多的通读【资本论】之人。哈哈,加上“自诩”俩字!</p><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鲁豫采访张贤亮。张贤亮在劳改农场的几年里,手中也是只有一套【资本论】他竟然读了四遍。同门弟子,读了一遍的我一事无成,挣扎在酒海肉林中。读了四遍的张贤亮成了第一个腰缠万贯的文学人。看样拜师还要学精才行!</p><p class="ql-block">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读的【资本论】渐渐的被酒肉消化了!这两天想想【资本论】还给我留下点什么。思来想去,突然发现他的核心思想和毛泽东一生实践的九个字异曲同工。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200多年了!真正忠实的实践这九个字的能有几人!</p><p class="ql-block">劝一声年轻的朋友们,不管是从政的,经商的,作学问的,静下心来,读一遍【资本论】。比吃几盘大虾,几袋核桃都补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