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共度时光

依姌

<p class="ql-block"> 封城禁足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也一直忙忙碌碌的进行着每天的线上学习。通过听孩子们读书和讲故事,我发现了这么几个小问题:第一,有的学生读书时,仍就在“指读”,指读适合幼儿园阶段,识字量很少,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通过指读识字的情况下使用,而我们的孩子目前正处在建构自主阅读和识字的敏感期,如果强调指读,孩子会读得断断续续,影响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第二,学生过度依赖拼音阅读,拼音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工具,但是,他并不是唯一的认字识字的途径,而我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我们在一年级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已经教给孩子一些认字方法,我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没有必要一定读拼音,注意力在拼音,自然而然就会忽视对生字的认识,而且,通过拼音阅读,孩子磕磕绊绊,难以对阅读课外读物产生兴趣,反而让孩子觉得读书很头疼。第三,识字量太少,没有家人陪伴,完全是为了完成而完成的阅读,根本无法实现自主阅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讲故事,什么是亲子共读。说到讲故事,您一定想,我给孩子讲故事,一个接一个的讲,有时候是绘声绘色地讲,这怎么就不算是亲子共读呢?讲故事,读故事是你在讲,孩子在听,你们双方缺少了互动,缺少了思想的交集,思维的碰撞以及语言的交流。当你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只是在听,听明白了吗?听懂了什么,没有听懂的又是什么呢?可能问题,感受都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没有来得及提问,没有及时讨论,故事已经讲完了。</p><p class="ql-block"> 而亲子共读则需要双方互动,一起读一本书,碰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停下来交流讨论,碰到疑惑,不懂的地方,我们家长朋友需要答疑解惑,或者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再或者我们认为需要通过书里的内容指导孩子的行为时,也可以适时的停下来,聊聊天;如果孩子对某个字产生了兴趣,链接了生活,那么就要事实的抓住机会,指导孩子认识生字,这就是亲子共读。亲子共读就是通过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建立起孩子阅读的第一兴趣,引导孩子深入的思考,逐步形成自主阅读。</p><p class="ql-block"> 共读一本书,我们要舍得停下来,跟孩子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聊一聊。在哪些地方需要停下来交流呢?可以是孩子感兴趣的地方,记得有一次跟家长聊天,说到孩子读书,他说孩子好像经常在看插图,我觉得孩子很会读书,看插图就是在帮助孩子理解文章内容,这时候感兴趣的可能就是插画,需那我们就停下来一起看看图画;还可以在哪里停留呢?可能是不理解的词语, 或是某一处有趣的描写;或者是能使孩子产生联想或想象的地方,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契机,应该停下来,跟孩子进行交流,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孩子的语言输出。</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样的智慧,何尝不是给我们成人,引发我们成人深思呢,《大卫,不可以》即便大卫闯了祸妈妈惩戒了他,但是,妈妈人就张开双臂,给了大卫温暖的怀抱,并且告诉“大卫,妈妈爱你!”最后,也提醒我们作为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没有条件的爱!《羊群里的依依》离开羊群来到城市,深感寂寞,又回到羊国,在这些经历过后,得到羊国的认可,也告诉我们“要做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因此,在亲子共读时,不仅是读书,还需要停下来,需要思考,需要讨论。我也希望今天分享给家长朋友的内容,能在你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开启你们真正的亲子共读时光,享受这温馨的共读时光吧!</p>

孩子

共读

亲子

讲故事

停下来

我们

拼音

读书

指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