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这位文学界大佬,钱钟书、胡适都读过他的文章

莆田刘氏文化传媒2.0

<p class="ql-block">“莆,文献之邦也”。莆田,自古就山川秀美,风俗醇厚。从地区流行的“三家两书堂”一句话中就可看出,莆田是一个具有良好文化、学习与教育的氛围的地方。在历史上,莆田一共出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辅,可谓是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莆田刘氏,英才辈出,四代先后出了8名进士、10多名诗人和理学家。刘克庄乃是刘氏家族中彪炳史册的大文豪,在宋代的大诗人中,“根”在莆田的屈指可数,刘克庄便占领了一席之地。他也是南宋继陆游、辛弃疾之后的著名爱国诗词名家,有“文坛宗主”之称。</p> <p class="ql-block">莆田刘氏宗亲参观名人故居</p><p class="ql-block">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p><p class="ql-block">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陈列馆位于绶溪公园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别有韵味。大家茶余饭后之时,倒是可以经常去逛逛。</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的作品广为流传,深受后代不少文人的赏识。胡适曾评论刘克庄的作品,有悲壮的感情,高尚的见解,伟大的才气,不失为好词。钱钟书也曾说过刘克庄是江湖派里最大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咏物的上乘之作《落梅》,通篇无一“梅”字,梅花何在?</p><p class="ql-block">《落梅》</p><p class="ql-block"> 刘克庄(宋代)</p><p class="ql-block">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p><p class="ql-block">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p><p class="ql-block">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p><p class="ql-block">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的一生历经五朝,仕途坎坷,但是出生在壶兰大地的他,素来品性坚毅,刚而耿直。他不仅是莆田人的骄傲,是莆田的文化丰碑,更是闻名全国的著名人物,载誉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其实在生活中,只要稍稍留意,便会发现悠久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大家。在莆阳悠悠历史中,真是文才辈出,令人称叹啊!</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虽然宦游一生,但是在他八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有将近五十年是在家乡莆田度过的。这是一片养育他的土地,因而他的作品也就天然地打上了莆田的印记。在刘克庄留下的诗词作品中,当然也有不少内容与莆田文化息息相关。比如有些诗词中详细生动地描述了莆仙戏,莆田习俗,这些不但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后人研究莆田古代民俗的重要史料和依据。</p> <p class="ql-block">位于绶溪公园内的刘克庄陈列馆,环境清雅,布置整齐,收藏展示刘克庄的诗词遗作,展示其生平一些活动,以图片、文字和场景进行布置,皆可供观赏。当闲余的时候,漫步在公园里,走进陈列馆了解下这位大文人,也是很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成长在莆田,莆田的人文气息和环境也赋予了他独特的气质,塑造了他的品格,对他的文学之影响尤为深刻。</p> <p class="ql-block">文豪刘克庄,作品风格充满爱国主义与忧国情怀,而且一生十分多产,作诗约四千五百首,在宋代仅次于陆游,是南宋江湖诗派中最著名的。</p> <p class="ql-block">刘克庄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据考证,其先祖自唐代就世居在延寿村西刘。在古代,一般来说,读书人想要不通过科举考试时而进入仕途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时年二十三岁的刘克庄,依赖着父亲的恩泽“以荫补官”进入仕途,从而开始了他长达六十年的仕途生涯,当然这也离不开他杰出的文学才能和辛勤耕耘。</p> <p class="ql-block">卜算子·咏梅</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 ]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p><p class="ql-block">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p><p class="ql-block">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p><p class="ql-block">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章来源:莆仙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审核:刘玉祥</p><p class="ql-block">总编:刘文庆</p><p class="ql-block">汇编:刘金榜</p><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