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首歌,心中永呤唱(4)

陈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珠海相聚起涟漪,杨州西安再叙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47军六一小学6169班旅游团活动记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第三天、镇江金山寺,焦山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9年10月16日,是6169班小同学相聚第四天,组团游第三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点30分,我们准时在宾馆门口乘车前往镇江。车窗外,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一览无余。是个登高望远的好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车内,王继延班长(根据大多数同学们的记忆,王继延同学曾经是我们6169班的班长)将补充后的名单交给我,并告之在我打的名单基础上,他和王伟、徐莉萍、周小小又补充了十几个人,班级总人数已达到50多人,并嘱咐我在打印排版时,将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编辑排列,但班主任吴芝兰老师要放在名单的首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吴芝兰老师,曾任我们6169班的班主任。从同学们开始相聚时,就想方设法的寻找她。可惜天下之大,人海茫茫,虽有心愿也难随人意,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她的准确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杨州到镇江金山寺,要经过润杨长江公路大桥,车行需一个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旅行车很快就到了大桥上。润杨长江公路大桥,2000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4月建成通车,跨经长江上的世业州小岛,全长35.66千米,设计行车时速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58.1亿元人民币,是江苏省四横、四纵、四联高速公路网中的主骨架和跨长江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座江桥建成后,彻底改变杨州和镇江之间的交通现状。目前两市之间已经互通公交,在镇江的焦山公园有公交车直通杨州瘦西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想没有江桥时,镇江和杨州之间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们家85年来到杨州,那时从镇江码头到杨州六圩,要乘过江的小轮船。后来有了汽渡,可坐在车上,直接乘汽渡船过江。但车多船少,有时要排长队等候很长时间。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汽渡船不能开,也只能在镇江住下,望江兴叹了!</span></p> <p class="ql-block">9点30分左右,我们到达镇江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金山高44米。古代的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为南北来往要道,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现在的金山,已成为公园,是镇江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而民间流传的白蛇传,又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从大门进入后,直接来到金山寺的“江天禅寺”。寺门口上“江天禅寺”四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亲笔题写。但当地百姓却不认账,他们还称此寺为“金山寺”,而不按皇帝的题词叫“江天禅寺”,看来皇帝也无法改变民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游览了金山寺的天王殿后,开始攀爬小小的金山。山上的慈寿塔,因年代久远,已经禁止人们登塔。我们只能在塔下眺望长江。西北面的润杨长江大桥如彩虹一样飞跨在大江上,江北面的杨州城也隐约可见,真是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金山后,因为在杨州看了“天下第五泉”,大家也很想看看镇江金山的“天下第一泉”。但俞导告诉我,通往天下第一泉的游船目前停开了,如果走过去,要多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问了同学们的意见后,决定放弃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午12点钟左右,我们去镇江守望阁吃午饭。饭后,乘车赶往焦山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组队游中的摄影大师和录像师—彭庆凯同学。非常辛苦的为所有同学摄影和录像。</p> <p class="ql-block">焦山渡口码头,彭庆凯同学演起了小品,装起了瘸腿人,吓得王继延妻刘悦赶紧去扶。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焦山不同于金山,目前还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但已偏离长江主航道,而靠近镇江一侧。也许不久,它也会像金山一样,同镇江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半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焦山。焦山位于镇江市的东北部,山高70.7米。因东汉时期焦光隐居此处而得名。焦山是镇江三山之一,另两座山分别是金山和北固山。原计划是想让同学们游三山的,后考虑连续爬三个山可能太劳累,时间也来不及,故去掉了一山—北固山,只剩两个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俞导介绍说,镇江金山是寺裹山,而焦山是山裹寺。这是指金山的江天禅寺高大,雄伟,依山而建在金山上,人们远远望去,只见金山寺而不见金山;而焦山的定慧寺,却建在山凹里,远远望去,只见焦山不见定慧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焦山的万佛塔,位于焦山顶峰,高42米。从塔顶可以俯瞰定慧寺和长江。很可惜,同学们上午爬了金山后,对爬焦山已无兴趣。无人想去峰顶,去探此塔的神秘。我后来查一下资料,金山和焦山的两座塔中,只有焦山的万佛塔是可以免费登塔顶的。真的很可惜,失去了一次俯瞰定慧寺和晀望长江的好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离开焦山岛返回到焦山公园门口已是下午5点30分。上车后,我算了一下时间,给陈鸣发了一条短信:“我们已游完镇江,正在返回杨州,预计6点30分,到达金聚德饭店,你可到此和我们汇合。”</span></p> <p class="ql-block">旅游车上,戚黎歌和彭庆凯同学正在观看拍摄的像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点30分左右我们到达杨州金聚德饭店。大家入座后,王继延班长向大家表示歉意,来杨之前他们夫妇已和战友约好,明天去南京参加活动,要提前离开。王班长表示,他很高兴参加这次杨州行,和大家玩得也很开心。希望今后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班级活动,丰富大家的晚年退休生活,他一定积极参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还建议如有可能最好每年能组织2—3次这样的活动。王班长的话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赞同,但也有同学表示,考虑到每个同学的经济和家庭情况,每年2—3次活动是不是多了些?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最少每年组织一次这样的班级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而湖南省的衡阳市和长沙市,是我们这个班级同学的知识启蒙和青春友谊的发源地,特别是衡阳市六一小学,使我们成为同学,才产生同窗之谊。虽然已过去了50多年,但大多数同学还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回到母校所在地去看看。因此参加此次旅行的同学一致决定,明年秋天,大家一起回衡阳组团游湖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王班长表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明年的湖南行活动中,看到更多小同学的面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7点30分左右,陈汉民的小儿子陈鸣来到金聚德饭店,和王继延夫妇见面,他家和王班长家曾在湖南洞庭湖是邻居。然后大家一起共进晚餐。</span></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人是陈汉民付部长的小儿子—陈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9年10月初稿于杨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2年1月修改稿于杨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