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长江 解放南昌

陈晓洪

<p class="ql-block"><b> 陈康</b></p> 淮海战役结束后,部队还没来得及恢复疲劳,我军百万雄师即挥戈南下,开始了又一个新的伟大战略行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1949年2月,遵照全军统一编制的号令和野战军司令部的部署,部队在河南的郾城县黄阁村进行整编,我原4纵10旅、13旅和豫西军区一部整编为陆军第13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下辖37、38、39师。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我是副军长。军编后,根据兵团团以上干部会议精神,各部按照军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干部战士学习毛主席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关于时局的声明》以及新区城市政策等。部队纷纷表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各师团还召开了出师誓师大会,血书、请战书、决心书犹如雪片似地飞向军部。在一个月的整训期间,部队还对南进的路线、江河、水田作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训练。<br> 根据兵团的统一部署,3月10日,我和赵华青副师长率37师109团先遣队,从漯河出发,沿上蔡、汝南、息县、潢川南下,向预定集结地域安徽宿松开进。军主力在周军长、刘政委率领下后续跟进。<br> 漯河距离宿松两千余里,按兵团指令,须于4月10日前到达。时值阴雨连绵,部队踏着泥泞,以平均每天70余里的速度向南驰进。各部开进途中的宣传鼓动工作十分活跃,行军鼓动组、宣传站,广播站等,采用快板、诗歌和“戴光荣花”、“插红旗”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鼓动。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些浑身溅遍了泥水,挽着袖子和裤腿的宣传队员们,高昂乐观地演说:“天上下雨地下流,不过长江誓不休,行军不怕下大雨,打到南京捉老蒋。”这犹如战斗的号角,激励着指战员和随部民工浩浩荡荡地向南挺进。<br> 3月底4月初,我们进入老革命根据地大别山腹地。这里是我们这支队伍诞生和战斗过的地方,部队中的大部分中高层领导干部都是这里转战出去的,如今胜利地打回老家来了,大家心情十分激动。指战员个个精神抖擞,人人军容严整,雄赳赳地进行在熟悉的大地上。“大军来了!大军来了!”沿途的群众奔走相告。群众对我们关怀备至,问寒问暖,送茶送饭,主动为部队腾房让铺,还筹集了大批的粮草支援部队。人民的关怀,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斗志。<br> 4月5日,我们先遣队抵达宿松县境后,即着手在宿松和黄梅两县筹集船只、动员船工、筹粮和肃清江北残敌等工作。黄梅之敌188师的一个营及保安团千余人见势不妙,仓皇南逃。10日,我军各师按原定部署陆续进抵宿松地域,以临战的姿态,展开了紧张的准备。<br> 13日,宿松召开了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学习毛主席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传达总前委渡江作战计划,明确作战任务,提出渡江准备工作要求。当晚,我和周军长又到兵团参加作战会议。我 深夜返回军部,交代作战处处长和侦察处处长对渡江作战组织、训练、侦察和供应等各作腹案准备,以待次日研究。14日,周军长由兵团接受渡江命令回部后,即召集我们进行研究。翌日,又召开各师团及师直、军直的科以上干部会议,周军长传达了兵团的渡江作战命令和军的具体部署。按照军领导的分工,我即和赵华青副师长率109团出发,抵江边侦察渡江地点、地形、水情和敌情。周军长也同37师周学义师长到坝头等江边渡口侦察敌情、地形。<br> 由于我军10日才到达宿松地域,渡江作战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搞得十分紧张。如船只问题,国民党军队撤退时,为阻止我军渡江,将江北的船只大都劫持到南岸,或将其破坏。这给我军船只的征集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部队自己动手制作了不少渡江器材,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兵团知道这一情况后,4月17日,从执行先遣任务的15军调给我们130条船。19日,渡江的突破点最后确定,于是,我们即令37师连夜推进至江边坝头、巢墩地区。38师亦于20日向江边起渡地域开进。<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 这次渡江作战,我军为兵团第一梯队,在小孤山至八宝洲东段,正面宽约六十余里得地段上实施强渡。<br> 根据兵团通报和我们实地侦察的情况判定,我军渡江正面之敌为68军119师和143师各一部及一个保安团,采取一线配置,依托马挡、彭郎矶、小孤山和江心八宝洲构筑工事。八宝洲有敌143师一个加强营与望江保安团防守。小孤山有119师356团的两个排警戒。敌军在沿江南岸构筑与断续堑壕与低层火力点,马档要塞至彭郎矶高地配置有重火炮。敌空军未见活动,军舰也很少出现,仅有两三艘炮艇巡江游弋。<br> 依照兵团得作战部署和我军当面敌情、地形,我军决以37师为第一梯队,由小孤山突破首先占领八宝洲,以保障15军右翼安全;以38师、39师为第二梯队,渡江后围歼彭泽守敌,尔后与15军协同歼灭马路口、溪港之敌;配属我之14军41师担任右翼掩护。<br> 敌占江心之八宝洲,系由八块小洲组成。正面宽三十里,纵深15里,洲与洲之间有浅水相隔。洲南是长江主航道,水流湍急,旋涡翻滚。对岸就是有名的马挡要塞。洲北边至江岸相距约120米。北岸与江水平行有一道2——4米高的江堤,便于我军隐蔽行动。洲西5000米的临江北岸,矗立着一座峥嵘陡峭的小孤山,与南岸彭郎矶夹江对峙,这里便是我军主力渡江的起渡点。对小孤山守敌和八宝洲的望江保安团,我们曾派关系去争取,但该两敌拒绝和我军来往。19日晚,兵团令我军务于20日晚攻占八宝洲。<br> 为打好这一仗,我随37师行动,以便于了解掌握和临机处置情况。20日下午,我即赶到37师担任主攻八宝洲任务的109团,和赵华青副师长一起检查了部队渡江作战的准备情况。我们准备的船只大都隐蔽在龙虎和内河里,距起渡点有600多米,中间隔着一道高大宽阔的江堤。在此之前,部队已挖开一道引河,直抵江堤,只是为了隐蔽我军的企图,暂未劈开江堤。炮兵阵地上的火炮和重机枪组成火力网,严阵以待,将炮口(枪口)瞄准了敌人。<br> 入夜,指战员挥舞着铁锹,劈开了江堤,挖通了引河,将隐蔽在江堤后的船只迅速秘密地拉入长江。赵华青副师长给突击队员做了最后的动员。21日子夜,指战员们借着朦胧的月色,英姿焕发地登上了战船。1时40分,几十只船犹如离弦之箭,直射八宝洲,约10分钟光景,就航渡千余米。八宝洲隐隐约约地展现在眼帘。<br> 当突击队的船离滩头约二三百米时,敌人得各种火器突然一起向我船队开火。我北岸严阵以待的火炮和重机枪以猛烈的火力予以反击。同时,突击队也向敌人开火。顿时江面上子弹呼啸,炮声隆隆,火光映红了江面与河滩。不一会功夫,敌人滩头阵地上的主要火力点成了哑巴,只剩下几个隐蔽的地堡及几个单人掩体在断断续续的发出“叹息”。经10分钟激战,部队就抢占敌人滩头阵地,登上了八宝洲,继而向纵深猛插。我用报话机向周军长、刘政委报告了战斗情况。<br>第一批登上八宝洲滩头阵地的是二连,二、三排及三连三排。二连登岸后,遇到敌隐蔽火力扫射,他们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迅速消灭了顽抗之敌。三连三排为了扩大滩头阵地,保证后续部队安全登陆,除了留下一个班接应后续部队外,其余飞快地绕过被我炮火摧垮的地堡,越过一片白茫茫的沙滩。,涉过一段杂草丛生的沼泽地,直扑向敌人纵深。约2时30分,一连也登上八宝洲,投入战斗。半个小时过后,复往洲完全被三连占领了。二连和一连的部分同志也插向左翼新洲水里沉地带,占领了敌人的主阵地。接着,三连又越过一条江汊,前进到沙凸洲。这时,天已朦朦亮,三连悄悄地绕过一个小村,越过一条小河,爬上河堤,发现前方不远的一道江堤上聚集着一百多敌人,他们当机立断,一排手榴弹,几梭子弹。喊杀声冲上江堤。已成惊弓之鸟的敌人,草草地抵挡一阵便丢下许多枪炮逃跑了。<br> 在我一营占领八宝洲主阵地的同时,二营向复往洲右前方的张升洲发展。三营也很快地推进到鳞字号洲上。至中午12时,这个被敌人称为“永远炸不沉的军舰”的八宝洲,全部被我占领,敌大部被歼,余敌逃到江南。<br> 八宝洲战斗结束后,我即根据作战方案令部队控制住江面,做好掩护左右两翼部队渡江的工作,并准备应付敌人的反扑,将携带之船只拉到白鹅颈湾隐蔽,待命渡江南进。此时,38师亦进至江边吉水沟地区,徐其孝师长率领营团干部到江边勘查渡口。<br> 八宝洲阵地被我占领后,敌人异常惊慌,为了守住江南岸的阵地,迅速从九江方向开来三艘炮艇,企图阻止我13军主力从小孤山至八宝洲一线渡江和阻止我15军主力从花园镇地段渡江,遭到我军炮火和登上八宝洲的109团各种炮火和轻重机枪的阻击。不一会儿,三艘炮艇放着浓烟,喘着粗气,怪鸣数声,向西逃去。<br> 21日晚,我右邻15军势如破竹地突破了敌人的江防。22日拂晓,江南守敌开始撤退。同日,我军主力开始渡江。6时,38师112团以两个排在三江口强渡成功。下午2时,109团也从八宝洲起渡,至黄昏时分占领了马档要塞。彭泽县城也为我攻克。23日天明时分,我随周军长,刘政委一起由小孤山渡过长江,在江南的茅店设立了指挥所。37师、38师和军直也于23日全部到达江南。24日。39师渡江后集结于香口待命,41师从华阳镇渡江后归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按原定计划,渡江后,我军有攻占南京的任务,尔后出击浙赣线,截断国民党汤恩伯与白崇禧两集团之间的联系。我百万雄师胜利突破敌人的江防后。22日,敌开始全线撤退,南京国民党统治机构顷刻土崩瓦解。23日,南京为三野部队解放。根据敌情发展,24日,兵团指示:由于我们突破长江,敌全线崩溃,各军应不辞劳苦,不怕雨淋,穷追残敌,直至浙赣线,截断汤恩伯和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br> 根据情报,我军当面之敌向景德镇、石门街方向逃跑。军即令37师为先头,经郭家桥向石门街方向追击,如距敌只有半日行程,就不能轻易放走敌人。<br> 我军进入江南正值梅雨季节,雨一下起来就没完没了,路烂如泥。在江北,本来就准备不足的一些雨具,也因为渡江而大部丢弃。大家始终情绪高昂地冒着大雨,踏着泥泞。一扭一滑地向前疾驰。同志们身上的汗水、雨水和泥水干了湿,湿了又干。但指战员看到沿途群众遭受溃退国民党军的蹂躏情景,连日来的疲劳便烟消云散,前进的速度更快了。<br> 经一昼夜翻山涉水的强行军,25日拂晓,37师在石门街与南逃之敌68军143师后尾接触,俘敌二百余人,缴战防炮一门及汽车13辆。接着37师紧追不舍,26日,在童子渡又歼敌一个连。从俘获的敌人口供中得悉,敌68军计划在景德镇稍事休息后,于28日经石镇街、万年向东逃窜,企图与白崇禧集团靠拢。同时,兵团亦来电通报,敌68军由浮梁向乐平西北溃退,令我军迅速直出弋阳,截击乐平之敌。<br> 为追歼该敌,我军指战员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山地、水网稻田地行军的困难,边追边打,追至石镇街以南关王庙、马鞍山,歼敌四百余人。29日晚,37师乘胜冒雨出击,一举突入乐平东南方向的朱仙桥村。敌猝不及防,溃不成军,营找不见团,团找不见师,惊惶如同丧家犬,纷纷向东南逃窜。我军英勇顽强,穷追不舍。5月1日拂晓,37师占领乐平东南之东港、高桥:39师占领陈营街,对敌人形成合围。此时,敌人已成惊弓之鸟,被我各部分割歼灭。成千成百得敌人束手就擒,当了俘虏。当时,在我们的部队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现在不能打枪,一打枪就抓不到俘虏了。37师有个连队,晚上埋伏在敌人逃跑的路旁,没打一枪,一口气就捉了120多个俘虏。此战,我军共歼敌两千七百余人,缴获山炮一门、机关炮两门。余敌向弋阳逃窜。<br> 弋阳城不大,但是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城池北高南低,地处浙赣铁路江西南昌与上饶之间,信江从城南边穿过,跨过信江上的公路木桥就是南关,有一条可通福建的公路,是一个有利于军队机动的要道。敌68军全是美式装备,其119师、143师的主力已被我歼灭,剩下的残部和一个完整的81师及所属炮兵,企图在弋阳集结待命。<br> 5月1日,军令37师两个团在东港地区清剿残匪,以一个团直出贵溪,切断浙赣线,并向西警戒;38、39师合围弋阳。3日拂晓,38师112团一举突入弋阳。被我军打得丢魂落魄的敌人,一窝蜂似地向信江南岸撤退,并纵火焚烧江上木桥,以阻止我军追击。我112团团长郭志伟果断地指挥部队冲过正在燃烧的木桥,向敌军猛扑过去,将拥挤在城南关的敌68军一个炮团和直属队近千人包围起来。这时,我39师先头部队亦抵进到弋阳城南,对敌形成合围。老奸巨猾的敌68军军长刘汝珍,见势不妙,将部队交给副军长王振声,自己溜之大吉。王见大势已去,逃窜无望,也不愿当替死鬼,便率81师三千余人向我投降。 <b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 我军胜利完成追歼敌68军、切断浙赣线的任务后,为策应四野 作战,兵团令我军西出赣江,进击曲工镇敌48军175师和谢埠敌46军188师,并相机占领南昌。听说要去解放南昌,全军上下群情振奋,半个月来追歼敌人的疲惫和劳累为之一扫,各师团纷纷请求担任主攻任务。军党委决定分两路西进,37师为一路,牵制南昌之敌,并相机占领南昌;军率38师、39师和配属我军之43师为一路,在市义至丰城之线渡赣江,歼灭赣江西岸之敌,向浙赣线西段发展。<br> 按照兵团得的部署,5月17日我军各部由弋阳乘火车出发。陈赓司令员亲自到车站检查送行。由于敌人撤退时对沿途道路和桥梁进行了破坏,我军不得不时而乘车时而徒步,时而涉水,不分昼夜地向南疾进。19日,38师、39师在李家渡渡过抚河,向丰城以北挺进;43师进至李家渡。21日,38师越过浙赣线,解放了丰城县城,接着,又推进至丰城东北得小港口;43师进至三江口西北的天王渡地区,策应37师。<br> 20日傍晚,37师先头部队逼近到南昌城下抚河东岸的河里绿村,遥望着抚河对岸稀疏的灯光,指战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南征北战二十二年了,谁不想抢先进入这座英雄的城市。21日拂晓,110团出敌不意地渡过抚河,迫使驻守在谢埠的南昌县保安团四百余人向我投降。37师领导见战斗发展较顺利,决定乘胜前进,一鼓作气解放南昌,令部队推进到王段岗、王村、南北安冲一线。黎明时分,退集在南昌之敌发现我军渡过抚河、逼近城下,即以其在城东南地带的188师和175师投入战斗,近万人分三路向我发起疯狂地攻击,企图乘我军立足未稳、大部队尚未过河之际,压我退回抚河东岸。当时,37师的过江部队只有前卫110团,而且其三营已被敌人分割开了,情况十分危急。面对十倍于我的敌人,指战员毫无畏惧,他们在“为解放南昌人民而战”的口号下。背水而战,与敌人展开反复多次的拼杀,歼敌千余人。10时许,37师师长周学义率111团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强渡抚河,增援110团,迅速占领了板桥、大塘李村一线。但110团仍未摆脱三面受敌的困境。14时许,37师政委雷起云率109团冒着敌人的炮火渡过抚河,向十华观迂回侧记,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迫其丢下一片尸体,缩回南昌城。敌遭我打击后,又见我四野先遣兵团南下,其面临南北夹击,遂于22日拂晓弃城西逃。我37师趁势占领南昌。满怀激情的南昌人民纷纷走上街头,燃起鞭炮,欢迎南昌解放。<br> 南昌是我军的诞生地,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委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经过二十二年艰难曲折的斗争,我们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胜利地打回来了,并且即将在全国取得彻底得胜利。<br> 23日,37师举行入城式,受到南昌人民的热情欢迎。随后,37师转入警备南昌的任务。<br> 以此同时,我38、39、43师于5月23日在小港口渡过赣江,38师占领鸡龙山、爵堂、周家。39师攻占龙头山、仙姑岭;43师攻占南塘岭、斧口岭,各军歼敌一部。在向英岗岭、石头街、灰埠追击途中,接到兵团指示,于28日返回丰城,集结待命。43师由此归建。<br> 我军在渡江战役中,发扬了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突破长江天险,疾进千里追击,切断浙赣线,共歼敌一万多,解放了彭泽、弋阳、丰城、南昌等数十座城镇,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br> 在突破长江和解放南昌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和烈士永垂不朽!<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1990年8月1日<br></div> <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北京再相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起后排:赵华青、陈康、刘有光、何云峰、张钧</p><p class="ql-block">前排:张佩绪、张道荣、王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