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促进礼文化与各学科的融合教学,促进特色学校发展,我校进行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礼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讨会</span>,在学科课程中科学规划、有机渗透、系统推进礼文化内容的落地,让学生浸润于礼文化丰沃的土壤中,吸收礼文化精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月17日,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召开第二次《“礼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重点课题推进会。</p> <p class="ql-block"> 贾郁文副校长在会议上指出: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将我校“礼”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途径融入到师生的思想及行为规范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 礼文化和道法的融合 <p class="ql-block">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向老师说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小学品德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p> 礼文化与语文的融合 <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开展礼文化的重要途径。利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生不仅学习语文知识,更多的是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做一个有礼仪素养的人。杨老师谈到可以通过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有意识地渗透礼文化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p> 礼文化与数学的融合 <p class="ql-block">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小学生必须要完成的科目之一,把礼带入课堂教学中肯定会来带明显的效果。于是舒老师指出数学老师可以从这些途径入手: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渗透文明礼仪在实践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渗透;课堂常规中进行文明礼仪渗透。</p> 礼文化与英语相融合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提出建议可以将中国礼文化融入英语课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西方各国文化的同时,守好祖国的文化之根,树立文化自信。并能在英语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 礼文化与科学的融合 <p class="ql-block"> 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是一种<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表达行礼人对人对己敬意的</span>程式或仪式,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就科学课而言,黄老师指出可以从环境保护、废品回收利用、珍惜粮食等方面出发,实现礼文化与科学学科的融合。</p> 礼文化与音乐的融合 <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随着学科的发展,小学音乐的教学范围和知识内容也在不断增多,将中国礼乐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戴老师建议我校可通过礼与舞蹈、<span style="font-size: 18px;">礼与声乐、礼与器乐这三方面实现</span>礼文化与音乐学科的融合。</p> 礼文化与美术的融合 <p class="ql-block">美术教育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美术学科的分享中,李老师对各年级的美术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指出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丰富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 礼文化与体育的融合 <p class="ql-block"> 体育礼仪是礼仪在体育领域的广泛扩展与渗透,又是体育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体育课是传播体育礼仪最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一个传统礼文化特色校园,体育礼仪教育纳入体育教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陈老师指出体育课时首先要抓好教学常规,课堂常规处处都能体现礼文化教育。</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李冬书记总结道,学校是传承与完善礼文化教育主阵地。礼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学校开展“礼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参与研讨的除了市级课题组成员外,又迎来了20名来自各个学科的教师,她们主动承担了校级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她们将通过对礼文化的学习,打造统一规范的礼文化课堂,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礼文化教育,实现育人目标。学校“礼文化”品牌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团队的力量,正心教人是个长期的过程,期待有更多的老师走进来,成为科研的引领者和助推者,为学校的礼文化品牌建设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课题推进会讨论交流,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明确课题实施的意义和操作方法,纷纷表示今后要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投入到科研中去,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特色学校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刘璇</p><p class="ql-block">图片:李赟哲 戴慧</p><p class="ql-block">审核:贾郁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