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期新冠疫情在陕西卷土重来,加之温度骤降,这样的情况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发病可能性。1月17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岳黎明主任、导管室李敏护士长率领团队打赢了一场疫情下的心梗抢救战,将一位大面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心梗发作 命悬一线</span></p><p class="ql-block"> 20:23分畅涛部长急诊来电“情况紧急,西安120,即将送来一名西安周至的发热患者,体温37.3,绿码红字!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现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李敏护士长第一时间通知何玉梅、赵春花护士即刻到岗。由于患者核酸报告未出,岳黎明主任、房瑛主治医师及导管室3名护士着二级防护,单独开辟手术间,术前准备就绪。</p> <p class="ql-block"> 20:56患者到达导管室,发热门诊护士与导管室护士进行患者信息交接与核对。</p> <p class="ql-block"> 21:00患者入室开始手术,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中段100%闭塞,未见前向血流。</p> <p class="ql-block"> 岳主任立即疏通闭塞血管,前降支植入支架3枚,血流恢复III级。</p> <p class="ql-block"> 经过56分钟黄金时速抢救,我们打赢了这场冠状动脉畅通的硬仗,患者转危为安,22:10核酸检测报告显示阴性,术后患者转入发热门诊。</p> <p class="ql-block"> 手术结束导管室做着最后的消杀,不放过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在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大战场中,医护人员有的盘旋在病房的病床前,有的战斗在诊室的各种检查检验中,有的日夜与手术刀、无影灯相伴,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团队,他(她)们身着30多斤重的铅衣在与生命赛跑。他(她)就是介入导管室的白衣天使。</p> <p class="ql-block"> 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创医学;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此次疫情以来,我们导管室已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十余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战袍”在身,职责所在,我们绝不放过每一次可能的救治机会,这是对生命的负责,也是我们从医的初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