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

晴川

<p class="ql-block">疫情所致,我们迎来了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次寒假。按理说我本该高兴,但最近晚上又开始做噩梦了。虽然假期也才刚刚开始,开学似乎还遥遥无期;虽然不用每天一大早被闹钟吵醒,然后匆忙起床赶班车,但心里还是不踏实地,忧心忡忡地每天七点多不用定表就准时醒来。</p> <p class="ql-block">我又何尝不知,这一切都是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惧使然。这种焦虑不仅源于下学期要代的一门全新的课,源于一开学就要上交的课题结项报告,还源于看到的《瓦尔登湖》里的一段话:“假如我们不是被自己的天赋唤醒,而是被仆从的手臂机械地推醒;假如我们不是被内心的新生力量和内心的渴望唤醒,而是被工厂的钟声唤醒,不是伴随着天堂的悠扬音乐,不觉得芬芳弥漫空气——假如我们醒来时生命并不比睡眠时崇高,那么这样的一天,如果这可以被称作一天的话,又有什么希望可言?而这样一来,黑暗也就结出了果实,证明自己是善良的,完全可以和光明相媲美。一个人如果不期望每一天都有一个更早、更神圣、未被他亵渎的黎明,那么他就已经绝望了,而走上一条堕落的、黑暗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段话让我深深地惶恐不安,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每一个人要在天赋的引领下,让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和收获,从而比昨日进步。这让我想起了《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商汤王让人刻在洗澡盆上的话,作为座右铭,随时提醒并告诫自己,做到日新又新的境界。至今,我仍未清晰地知晓我的天赋,如果写作勉强算的话,但也是断断续续。真正有意识地当回事用心写,也是从去年暑假开始。偶然翻出七年前写的一篇教育随笔,叙述详尽、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让曾经那一幕清晰而又真实地展现在面前。我很是庆幸,如果不是这些文字,或许那件事早已只剩下一个骨架、甚至大致的轮廓了!我甚是遗憾,不仅怅然,如果从那时起就开始养成写作的习惯,怕是如今应该是另一副样子了吧!</p> <p class="ql-block">好在,我已然开始,所以要坚持下去。寒假至今,每天发文不断。看到同事发来信息“佩服你,笔耕不辍!”老同学朋友圈评论“看了你每天的分享,每天过得都很精彩。虽然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厚度。”其实,我知道,我只是想以这种方式告诉自己,我的每一天都没有白过,我没有走上一条堕落、黑暗的道路。虽然,提升和填充的空间仍然有很大。</p> <p class="ql-block">其实,就算没有天赋的引领,每天如果都能充实有获,便也算是“今非昔比”了吧!于是,除了写作之外,我每天还坚持做的事情是踢腿和看书。踢腿是自己定下的自律行为,它可以让我的身体没有止于昨日;而看书是内在的提升,如果说写作是输出,那么看书便是输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内在和思想的提升,文章便也会显得单薄而无味。所以,我每天都要保证自己看书,一篇短篇小说,抑或一本书的几页,多少总归要看的,不然睡觉都会不踏实,觉得这一天白过了。</p> <p class="ql-block">说来惭愧,长期以来,我欠下了读书太多的债。于是,我很是内疚,好多名家名作,或者中外经典名著,我至今才得以拜读。虽然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但我还是想从现在开始每天多读点书,以弥补那许多未曾读书的年月的空度。</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赶紧联系班长,让他统计一下班里同学寒假每天主要干的事情,并同时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够提醒每一位同学,每天至少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日子才不会白白流过,年华便也不曾虚度了!</p><p class="ql-block">不过转而想起张爱玲《不得不走的弯路》,“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觉莞尔,或许我的提醒也是多余的吧!可我还是要提醒,因为除了做好表率,提醒也是我的职责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共勉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晴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1.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