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和母亲

青青一叶

<p class="ql-block">回乡见闻(一)</p><p class="ql-block"> 周新华与母亲</p><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我怀着五味杂陈,为我呕心沥血半生的教学生涯画上了句号。角色的转换,看小的照顾老的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今年回老家照顾96岁的老母亲。</p><p class="ql-block"> 2019春节过后,我就赶回了老家。回到家,我听说街对面老嫂子(新华的母亲)从县城回来了,多年没见,便去她家里看看。记忆中的老嫂子知书达礼,对人亲切和蔼,有大家风范。在老嫂子家,她儿子新华热情地招呼我就座,告诉我他母亲刚睡,已经分辨不清人了。我听后很心酸,但也很理解,毕竟老嫂子已是近百岁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老嫂子今年98岁,先前一直跟她老伴书田哥在县城生活。膝下有三个儿女,大女儿是教师,如今已退休,但身体不太好;小女儿远嫁他乡,无暇照顾母亲;妻子要照看刚出生的孙子,帮不上忙;十年前书田老哥去世,照顾老嫂子的任务就落在儿子新华身上。新华任劳任怨,不攀不比,默默无闻地照顾着年迈的母亲。新华年轻时当过教师,从事过木匠工作,在农田里耕作过……他长年的辛苦劳动,早年就累得腰间盘突出——虽有几十年的病痛,但对母亲的照顾仍然无微不至。</p><p class="ql-block"> 新华照顾老母亲从15年前开始。当时书田哥病卧在床,新华伺候着病重的父亲,兼顾着年迈的母亲。父亲病逝后,他就一直不离不弃地侍奉母亲。</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老嫂子得了皮肤癌,病口在脸上,做了手术。在这谈癌色变的年代,这么大年龄沾上癌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术后新华给母亲按时抹药吃药,做到均衡膳食,营养到位,让母亲休息好,心情好。新华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却是必做的事,从不半点马虎。他的悉心呵护,母亲皮肤癌奇迹般地康复了! </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老嫂子康复后和儿孙幸福地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岁月的无情让老嫂子坐上了轮椅,满嘴的牙也都光荣下岗了。新华的任务更重了。</p><p class="ql-block"> 新华每天早上把老母亲的衣服穿好抱到轮椅上,晚上从轮椅上抱到床上。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母亲大小便都要被新华抱到便椅上。他给母亲洗头洗澡,洗脚剪指甲,洗衣洗被……新华长期的用心照顾,他母亲现在很少把屎尿拉在床上或衣服上。一有太阳,新华就把母亲的被褥拿出来晒晒,让母亲晚上能睡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街道朝阳的地方有一根绳子,那是新华为母亲晒被褥的专用绳,是街道一道靓丽的风景。古稀之年加上腰间盘突出的病痛,还能照顾老妈,他感到很幸福!(母亲是家中一宝)</p><p class="ql-block"> 新华的爱人心疼他,多次劝说让新华找个保姆减轻一下负担,新华不同意。他懂得:真正的孝是陪伴与照顾,他不能让别人剥夺他和母亲的幸福陪伴,他也从没把照顾母亲当累赘,这是做儿子的最高境界!新华的行为颠覆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谬论。</p><p class="ql-block"> 新华为了让没牙的母亲吃好,特意准备个破壁机。早上荷包蛋面汤或米汤荷泡蛋都打成糊糊,一勺一勺地喂母亲;中午不管是饺子、米饭、面条,还是各种肉菜也都打碎一勺一勺喂;每天下午喂喝一次奶,或着把奶和点心一起打碎一勺一勺喂着喝;晚上稀饭和蛋糕打碎一勺一勺喂;平日的水果干果都打碎喂母亲吃。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贴心照顾,规矩的饮食起居,98高龄的卧床老人胃口好也不便秘。老嫂子虽然年老糊涂,但精神很好,看上去依然安然慈祥,这是幸福老年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新华脾气好,风趣幽默,有修养。他给母亲说话总是满怀温情,轻声细语,对年迈的糊涂老人做的糊涂事从来没有大声呵斥过,是名副其实的暖男,比所谓的小棉袄还要暖。平日里,母亲时不时呼喊:“新华……新华……”这是老人对儿子的依赖,儿子是老人潜意识里最暖心的是依靠。</p><p class="ql-block"> 每天新华都推着母亲出门走走,晒晒太阳,把母亲推到人多的地方,让母亲感受热闹,感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看,暖暖的春阳下,新华推着母亲出来了,母子俩享受着春阳的温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此情此景,真可谓: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有妈在真好!</p><p class="ql-block"> 新华,你是我的榜样!是所有做子女的榜 样!我要跟你在侍奉老母亲的路上一路前行,让我们的妈妈享受百岁老人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周清舟写于2019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