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如歌漫卷 故乡游云传情

大耳东

<p class="ql-block">故乡,对于作家来说是写作的起点。</p><p class="ql-block">迟子建的文学就是从故乡黑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这块极寒而肥沃的土地拥有两条血脉——黑龙江和松花江,迟子建把生活的故乡变成文学的故乡。</p><p class="ql-block">作家苏童眼中的迟子建是这样的:“我们在她的笔下总能看到,北国满世界的大雪,冰冻或奔涌的河流,自由自在的鱼,生生不息的树,飞鸟与野兽,鲜花或云朵,风的声音,星空的低语,清凛的月色,虽然人在烟火和红尘之中,但迟子建的笔下,自然一直作为永恒的背景承载着一切,注视着一切,当然也抚慰着一切。”</p> <p class="ql-block">迟子建,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她的父亲希望她像曹植(字子建)一样文采飞扬,取名子建。出生时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取乳名迎灯。在黑龙江畔她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p><p class="ql-block">从出生到工作的前几年,漠河、塔河、加格达奇自北向南,生活的轨迹遍布大兴安岭,曾经的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底色,正如迟子建所说:“因为我写作是写这片土地,是生命和这片土地滋养赋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雪根芽。”</p> <p class="ql-block">迟子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p><p class="ql-block">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p><p class="ql-block">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1985.01 发表短篇小说《那丢失的……》</p><p class="ql-block">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p><p class="ql-block">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p><p class="ql-block">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p><p class="ql-block">同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p><p class="ql-block">1993年,《雾月牛栏》获得“庄重文文学奖”。</p><p class="ql-block">1996年,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0年,《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span></p><p class="ql-block">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伪满洲国》。</p><p class="ql-block">2004年,出版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p><p class="ql-block">岸》。</p><p class="ql-block">2005年,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p><p class="ql-block">2009年,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p><p class="ql-block">2010年,长篇小说《白雪乌鸦》获人民文学奖。</p><p class="ql-block">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群山之巅》。</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23日,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0年9月,长篇小说《烟火漫卷》出版。(篇末附迟子建详细书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迟子建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中国首位作家获此殊荣)、第三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2003年获得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学奖等大奖。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和散文奖等等。她的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她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作协第六、七、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协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从《北极村童话》到《烟火漫卷》,迟子建的脚步从未停歇。35年的写作,迟子建用超过600万字、出版80多部单行本的体量建立起一个美丽与苍凉并存的文学世界,在作家群体中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正如作家阿来的评价:“是迟子建一系列文字的书写,让黑龙江岸上这片广大的黑土地,成为中国人意识中真实可触的、血肉丰满的真实存在。”</p><p class="ql-block">而写作对于迟子建而言,是生命当中最不离不弃的伴侣。迟子建:“尤其我经历过个人的创痛以后,我觉得命运可以让两个特别相爱的人离散,可是命运不会让你和你的笔分离,只要我有呼吸,这支笔会陪伴我一直走下去,是它滋养了我。我希望有一天,这支笔陪伴着我,和我的白发一样,能让我的作品,真正经过岁月的洗礼以后,能够闪光。”</p> <p class="ql-block">“谁来署名的早晨”,“谁来落幕的夜晚”,是迟子建202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上部与下部的标题,标题蕴含着神秘的禅机和沉郁的叹息,颇能引发读者探索的兴味。“谁来署名的早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谁来落幕的夜晚”,</span>既是《烟火漫卷》对哈尔滨城市身份的发问,也是对哈尔滨人的身份发问。《烟火漫卷》带有城市传记的意味,是迟子建对哈尔滨的历史文化、身世之谜和身份体认的一次大规模发问和作答。</p> <p class="ql-block">作品以刘建国、黄娥、于大卫等为主角,以刘骄华、谢楚薇、翁子安、杂拌儿等为衬托,以寻找40多年前丢失的婴儿(铜锤)和离家出走的卢木头为主线,通过现实事件与历史故事的互相交织,以及自然风貌与人文风物的相互融汇,结构成一部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现实主义小说。</p><p class="ql-block">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城市街道开出的每一种鲜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器物,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礼堂里的二人转,风味小吃、服装、交通……哈尔滨的丰富生活包含其中,温婉细致,意味深长。这部小说呈现给读者的与其说是城市众生的悲情故事,不如说是一幅悲欢交织的社会画卷,只是这幅画卷被涂抹上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烟火色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哈尔滨道外老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nbsp;无论春夏,为哈尔滨这座城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灵。穿行在《烟火漫卷》中的每个凡人,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刘建国驾驶的爱心救护车,仿佛人性的犁铧,犀利地剖开现实的种种负累,满怀忧患地钩沉历史深藏的风云。</p><p class="ql-block"> ——上部篇头</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无论寒暑,伴着哈尔滨这座城入眠的,不是月亮,而是凡尘中唱着夜曲的人们。不管是生于斯,还是来自异乡,他们在来来往往中所呈现的生命的经纬,是大地的月影,斑驳飘摇,温柔动人,为长夜中爱痛交织的人们,送去微光。</p><p class="ql-block"> ——下部篇头</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哈尔滨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在后辈的写作者眼里,可以是一只血脚印,也可以是一颗露珠……哈尔滨这座自开埠起就体现出鲜明包容性的城市,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城外人,他们的碰撞和融合,他们在彼此寻找中所呈现的生命经纬,是文学的织锦,会吸引我与他们再续缘分。</p><p class="ql-block"> ——后记《我们时代的塑胶跑道》</p> <p class="ql-block">2020年初迟子建写完《烟火漫卷》后,曾到父亲的坟前诉说:“我完成了一部关于哈尔滨的长篇小说”。这表明书写哈尔滨是她的一个夙愿。在这之前,迟子建在小说《伪满洲国》《黄鸡白酒》《起舞》《白雪乌鸦》《晚安玫瑰》中,就已把笔触伸向哈尔滨这座城市。不过,这些小说绘制的是哈尔滨城的片段历史和局部地图。直到创作《烟火漫卷》,迟子建才以几代人的际遇呈现哈尔滨城的完整历史,哈尔滨才以“强悍的主题风貌”,在小说中得到了“独立呈现”,因此有学者认为“哈尔滨是《烟火漫卷》真正的中心”。《烟火漫卷》把哈尔滨前生今世的沧桑历史作为人与城的身份建构背景,牵连起哈尔滨人的身世之谜和命运变数。</p><p class="ql-block">迟子建说:“有一种烟火,可能是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间的。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写到我小说当中,但是我不经意这样走过的时候,感染了这种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对迟子建而言,哈尔滨是她的第二精神家园,《烟火漫卷》也是一曲献给她生活了三十年的哈尔滨城的绝色交响。</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市图书馆和哈尔滨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35期“一书•一城”之“烟火如歌漫卷 故乡游云传情”分上、下两集播出。评论嘉宾郭力、金钢,助力嘉宾胡泓、赵文铭、张春媚做客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演播间,解读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烟火漫卷》。</p><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日、3日(春节初二、初三)下午14:00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次日上午10:10重播。</p><p class="ql-block">6日、7日(初六、初七)日下午14:00播出,次日上午10:10再次重播。同时通过今日头条、百家号和微信小程序冰橙V 手机端进行视频同步播出。</p><p class="ql-block">品书香阅尽人间烟火,过大年享受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评论嘉宾郭力,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专家。</p><p class="ql-block"> 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北极光的遥想者——张抗抗论》《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沃土繁花》,主编《龙江大系·小说卷》《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罗荪集》《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金剑啸集》。近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南方文坛》《江海学刊》《北方论丛》《学习与探索》等核心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获得多次省部级以上奖励。</p><p class="ql-block">郭力老师曾是“一书•一城”十四期和三十三期评论嘉宾。</p> <p class="ql-block">评论嘉宾金钢,1997年至2007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8月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副研究员,硕士导师。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做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东北地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研究。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2013年入选龙江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青年人才。现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黑龙江流域文明”后备带头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政协哈尔滨市道里区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助力嘉宾胡泓1951年出生于哈尔滨市,父亲是中国人,1957年哈工大毕业由国家派往苏联东欧留学,水电工程师。母亲是出生在哈尔滨的俄国侨民,四岁时随母亲外婆舅舅们回苏联被放逐西伯利亚,两年后辗转返回哈尔滨。自幼学习音乐,下过乡,当过部队文工团演奏员。在文工团期间1973年开始写作,1980年代初在国内刊物发表小说。后到国外做建筑师十几年。再回国做建筑设计,2010年重操写作旧业,主要写近三十万俄国侨民在1917年沙皇政府被推翻后逃亡到哈尔滨的题材。并以写作作为生命最终工作。</p><p class="ql-block">胡泓老师曾是“一书•一城”第六期《恋上你的忧伤》主嘉宾。</p> <p class="ql-block">助力嘉宾赵文铭,笔名山泉,哈尔滨人,机关退休干部,文学艺术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冰城文学艺术交流社社长,山泉策划工作室负责人,“冰城文艺交流”微信公众号创建者、执行编辑、策划人。热爱生活,崇尚自然,喜欢写散文、小小说、人物专访等。作品有长篇小说《带尖顶的洋房》《半个月亮》和散文随笔集《江中月色》。</p> <p class="ql-block">朗诵嘉宾张春媚,留俄博士,国家汉办委派的孔子学院对外汉语老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选出的2017年全市阅读推广人。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国学学会理事。</p> <p class="ql-block">朗诵嘉宾宿晶波 ,黑龙江春之声朗诵吟唱艺术团团长,2021年“中国梦 燕山情”全国朗诵大赛金奖,2022年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宣传部举办“不忘百年路 奋斗新征程”演讲比赛十强。</p> <p class="ql-block">现场读者刘一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二年级学生。</p> <p class="ql-block">现场读者曲悦尔,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11)班学生。</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王瑞,在哈尔滨电视台担任《问医》执行制片人、主持人,《律师帮帮忙》主持人。</p><p class="ql-block">2010年以来曾策划、主持《追梦主持人》大赛 、《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多个电视节目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秋寄相思》等多场次文艺演出。创作、编导和主持的作品及个人曾多次获大奖。</p> <p class="ql-block">附:迟子建作品</p><p class="ql-block">长篇小说</p><p class="ql-block">1997《树下》 江苏文艺出版社</p><p class="ql-block">1997 《晨钟响彻黄昏》 江苏文艺出版社</p><p class="ql-block">1998 《热鸟》 明天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0 《伪满洲国》 作家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3.04 《越过云层的晴朗》 上海文艺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05 《伪满洲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5.12 《额尔古纳河右岸》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9.09 《越过云层的晴朗》 作家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10.08 《白雪乌鸦》 人民文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15.01 《群山之巅》 人民文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20.09 《烟火漫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中篇小说</p><p class="ql-block">1986.02 《北极村童话》载于《人民文学》</p><p class="ql-block">1986.09 《初春大迁徙》载于《中国》</p><p class="ql-block">1988.03 《海市》载于《东北作家》</p><p class="ql-block">1988.04 《没有夏天了》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1988.05 《左面是篱笆,右面是玫瑰》载于《中外文学》</p><p class="ql-block">1989.03 《奇寒》载于《小说家》</p><p class="ql-block">1989.03 《小酒店初恋》载于《莽原》</p><p class="ql-block">1989.04 《遥渡相思》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1990.02 《原始风景》载于《人民文学》</p><p class="ql-block">1990.04 《怀想时节》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1990.05 《炉火依然》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1990.06 《麦穗》载于《青年文学》</p><p class="ql-block">1991.04 《旧时代的磨房》载于《小说家》</p><p class="ql-block">1992.01 《秧歌》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1993.01 《无边水色》载于《漓江》</p><p class="ql-block">1993.02 《东窗》载于《芙蓉》</p><p class="ql-block">1993.03 《香坊》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1993.03 《格局》载于《鸭绿江》</p><p class="ql-block">1994.01 《向着白夜旅行》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1994.03 《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载于《花城》</p><p class="ql-block">1994.05 《洋铁铺叮当响》载于《青年文学》</p><p class="ql-block">1995.02 《岸上的美奴》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1995.02 《原野上的羊群》载于《大家》</p><p class="ql-block">1996.03 《白银那》载于《大家》</p><p class="ql-block">1996.03 《日落碗窑》载于《中国作家》</p><p class="ql-block">1997.03 《逆行精灵》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1997.06 《九朵蝴蝶花》载于《大家》</p><p class="ql-block">1998.01 《观彗记》载于《花城》</p><p class="ql-block">1999.02 《青草如歌的正午》载于《十月》</p><p class="ql-block">2000.03 《五丈寺庙会》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01.02 《鸭如花》载于《人民文学》</p><p class="ql-block">2001.04 《疯人院的小磨盘》载于《大家》</p><p class="ql-block">2002.01 《芳草在沼泽中》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2002.05 《酒鬼的鱼鹰》载于《天涯》</p><p class="ql-block">2003.07 《零作坊》载于《北京文学》</p><p class="ql-block">2003.05 《相约怡潇阁》载于《小说月报.原创版》</p><p class="ql-block">2003.06 《踏着月光的行板》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05.03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载于《钟山》</p><p class="ql-block">2006.04 《西街魂儿》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06.05 《第三地晚餐》载于《小说月报》</p><p class="ql-block">2007.06 《起舞》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08.09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载于《小说月报》</p><p class="ql-block">2009.04 《鬼魅丹青》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10.06 《泥霞池》载于《北京文学》</p><p class="ql-block">2011 《黄鸡白酒》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12 《别雅山谷的父子》载于《收获》</p><p class="ql-block">2013.03 《晚安玫瑰 载于《人民文学》</p><p class="ql-block">2018《候鸟的勇敢》载于《人民文学》</p> <p class="ql-block">短篇小说</p><p class="ql-block">1985.01 《那丢失的……》发表于《北方文学》</p><p class="ql-block">1985.03 《沉睡的大固其固》发表于《北方文学》</p><p class="ql-block">1986.01 《旧土地》发表于《北方文学》</p><p class="ql-block">1986.02 《没有月亮的抱月湾》发表于《小说林》</p><p class="ql-block">1986.04 《在低洼处》发表于《小说林》</p><p class="ql-block">1987.03 《白雪国里的香枕》发表于《作家》</p><p class="ql-block">1987.08 《北国一片苍茫 》发表于《青年文学》</p><p class="ql-block">1988.03 《星期天》发表于《小说林》</p><p class="ql-block">1991.04 《烟霞生卒年表》发表于《春风》</p><p class="ql-block">2010.02 《五羊岭的万花筒》发表于《钟山》</p><p class="ql-block">2011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发表于《上海文学》</p><p class="ql-block">2012 《他们的指甲》发表于《作家》</p><p class="ql-block">2021 .09《喝汤的声音》发表于《小说月报》</p> <p class="ql-block">文集作品</p><p class="ql-block">1997 《迟子建文集》收录篇目《原野上的羊群》《秧歌》《亲亲土豆》《树下》 </p><p class="ql-block">江苏文艺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8.01 《迟子建散文》收录篇目《西栅的梆声》《鲁镇的黑夜与白天》《我对黑暗的柔情》《伤怀之美》《鹤之舞》《萨尔图落日》《水墨丹青哈尔滨》《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8.05 《迟子建中篇小说集》收录篇目《逆行精灵》《零作坊》《原始风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秧歌》 上海人民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9.04 《迟子建散文》收录篇目《水袖烟波》《雪山的长夜》《最是沧桑起风情》《哑巴与春天》《蚊烟中的往事》《故乡的吃食》《女人与花朵》《时远时近的光》《狗春秋》《我的梦开始的地方》《从山峦到海洋》《一个人和三个时代》 浙江文艺出版</p> <p class="ql-block">翻译作品</p><p class="ql-block">1998 年小说集《秧歌》被译为法文Bleu De Chine 出版社 </p><p class="ql-block">2002 年《磨坊》被译为法文 Bleu De Chine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2 年《向着白夜旅行》被译为意大利文 Pisani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3 年《伪满洲国》(上、下卷) 被译为日文 日本河出书房新社</p><p class="ql-block">2004 年《香坊》被译为法文Bleu De Chine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 年《秧歌》被译为意大利文 Pisani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2004 年《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 被译为英文 澳大利亚乔伊斯基金会出版</p><p class="ql-block">2005 年《原野上的羊群》 被译为英文 </p><p class="ql-block">2007 年《踏着月光的行板》 被译为意大利文 pisani 出版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市图书馆“一书•一城”项目组</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0451—86690624</p><p class="ql-block">QQ邮箱:gbydtg123@163.com</p><p class="ql-block">通信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49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