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正红——壬寅年小涧知青年夜饭

本家秋白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春节前夕,1月16日,壬寅年小涧知青的年夜饭安排在多伦路8号336饭店。</p> <p class="ql-block">  在小涧公社知青群,由于共同的经历,潜意识里都认为,不管是曾经的公务员,曾经的人民教师,曾经的医生,曾经的个体户,曾经的工农兵,曾经是,现在依然是小涧知青共同体的一员,都是有着深情厚谊的兄弟姐妹。因此我们一体同心,约定提前共度佳节,辞旧迎新,一起欢庆小涧知青家庭的大团圆。</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年夜饭,除了有知青群的通知,更有口口相传,互相邀请,就连身在广州,家在蒙城的知青朋友,还有的失联已久,都应讯而来。是友情,是彼此间的关爱和牵挂,是当年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毕竟是近三年没有这样团聚了,我们都想见!想聊!想忆往昔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见见老朋友,聊聊老故事,想想当年的心志,虽有过短暂的徬徨和迷茫,但还是用自己的行动表明,小涧知青是一群自食其力,挣工分吃饭的新农民,经风见雨,冷暖自知,许多知青坚守农村八年多。相信一代知青的奉献不会也不应该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而泯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范幸平,多年不见,你还好吧?当年你接公社通知去县知青办,瞿端哥陪你同去,在你进知青办时,就在茶摊边等待。当你出来时满脸喜色,说因为是蒙城县知青里唯一的老红军之子,已经被省公安厅录取。高兴之余,瞿端哥拿出仅有的一支春秋烟,一揪两半,各人点燃半支烟,以示庆贺。无意之中,春秋之中少了夏,这也是始料未及的。</p> <p class="ql-block">  想当年,那是71年中秋节,在王梅西队,几个人下塘摸鱼,收效不大,卓新忠干脆撒网逮鱼,满满一脚盆,配上其他菜,八个人七斤红干酒,从下午二点多,喝到晚上十点多,喝得痛快,谈得尽兴,酒酣耳热之际,却有多人眼泪汪汪,情不自禁,游子倍思亲啊!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举杯消愁愁更愁!是我们至今难忘的第一次酒会。转眼50年过去, 敢问诸兄还能喝否?敢问卓兄还记得否?卓兄回话真是叫绝:怎能忘。</p> <p class="ql-block">  此刻,我们更加怀念王华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交往的点点滴滴,萦绕于心。</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深切怀念刘铭,汪中柱,李建国和长眠小涧五十余年的刘福度同学,你们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范成妮,郑洁,徐伟利等上海女知青,多年来一直管理着几十亩棉田,暴烈的太阳,酷热的气温,极易中暑,中毒,还要认真的按比例配药和喷雾打药,还要除草、拿杈、捉虫等等,在她们精心养护下,持续双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p> <p class="ql-block">  陈彭林知青时就是个能人,写得一手好字,墙报编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特别拉得一手好二胡和小提琴,后来是坛城区知青文艺宣传队的角。同在一队时我们曾在一起讲理想,讲人生,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莲步轻启,缓缓而来,真有大家闺秀样。谁能看出,她就是当年的女生产队长崔秀凤,一年四季的生产计划要靠她定夺,各种农活都要合理安排,身先士卒,冬季挑沟也是奋勇当先,一副铁姑娘的架势!</p> <p class="ql-block">  青葱岁月,我们小涧知青毅然用理想信念为动力,用青春之火做鼓槌,用广阔天地当战鼓,演奏出一曲曲激昂悲壮的时代之音。平凡而伟大,无声胜有声!</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刚到小涧公社,正是建设濉阜铁路的关健时刻,我们沾山的知青一出工就学习掌钎打眼,放炮炸石,从石塘里蹒跚着,一步一挪,不停的背出石料,供狼山上数不清的砸石人砸成石碴。有的知青在码头担任量方员,保质保量,更多的知青随队参战,人手一把小锤,不停的击碎顽石。去小涧码头的路上是数不清的运石车,涡河里是数不清的大木船,一旦装满石碴,即刻扬帆起航,送往濉阜铁路工地,给铁轨构筑基础,保证了十一按时通车。</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我们替代牛马,拉着犁刀破开泥土千重浪,洒下希望的种子;曾记否,为了抗旱保苗,我们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一担担清水,浇在枯萎的幼苗上,给了它生存的机会;曾记否,午季天气多变,为抢收小麦,我们挥舞镰刀,弯腰猛割,置伤痛劳累于无视,争取尽快颗粒归仓;曾记否,天公肆虐,连降暴雨,我们积极参加抗洪抢险,知青宋正富险些被急流吞没,死里逃生;曾记否,黄豆生长期间,我们顶着烈日,一遍又一遍锄草保墒;曾记否,八月的骄阳似火,我们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打秫叶,掰棒子,蚊叮虫咬,大汗淋漓,整个人形同虚脱,仍然坚持劳作。</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阜阳地区推广集体养猪采用秸秆发酵饲料,我们有知青被选派去利辛县学习收资,回来后试验成功,秸秆粉碎发酵后有种淡淡的酒香,猪也爱吃,节省了部分精饲料,还能养的膘肥体壮;曾记否,秋收季节,我们把分得的红芋推成片,就地撒开,靠着风吹日晒,干后立即收拾起来,拉回知青点作为口粮;曾记否,寒冬腊月,我们挑沟挖渠,整天一身泥,一身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曾记否,开挖茨淮新河的百万民工中,也有我们小涧知青的身影,在这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长的人工运河工地上,披星戴月,顶风冒雪,艰苦奋战,经受严峻考验,其中瞿端哥火线入党,当上了地区劳模。</p> <p class="ql-block">  年复一年又一年,务农的十八般武艺,都干了个七七八八,桩桩件件,举不胜举,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知青到农村去,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是另一方面,小涧知青们也给农村带来了城市文明。曾记否,我们利用田间地头的休息时间,给村民朗读报纸,讲解时事新闻;曾记否,我们利用村头墙面,编写墙报,定期更新,让村民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通知;曾记否,针对当时村民采火普遍使用最原始的火石火镰打火和一千四百多年前传承下来的火折子,我们每次回上海都尽量多带火柴和煤油打火机,送给村民使用;曾记否,我们初到时的刷牙洗漱,招来众多村民的关注和好奇;曾记否,农忙季节我们组织起青年突击队,利用晚上,不计报酬义务劳动,颇似现时的志愿者队伍,以树立大我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总之,小涧知青们如同暗夜中的螢火之光,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潜移黙化的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是当时文明的传播者,也是城乡交流的践行者。</p> <p class="ql-block">  这些曾经是我们小涧知青的磨难和历练,却成了引以为傲的精神力量,丰富的阅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能力,足以让我们小涧知青面对未来游刃有余,永远充满朝气,笑傲江湖。并且通过知青路上的一路求索,取到了真经,那就是对人生的领悟:</p> <p class="ql-block">  面对逆境我们斗志昂扬,勇于拼搏,坚定积极向上的信念,不怕山高路远,急流险滩,敢于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乐于付出超常的努力,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必然会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路在脚下,唯有奋力前行!</p> <p class="ql-block">  小涧知青的平均年龄已在古稀之年,生命的历程中我们和共和国共同成长,虽然一生路途坎坷,几经风雨,却见证和参与了共和国的崛起,有憾无悔,亦无从悔。</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年夜饭后,年龄会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七十自称小弟弟,超过八十不稀奇,九十最怕百年后,改成百岁逍遥游,百岁老人自行走,“古稀双庆”也还有,长寿不只梦中有。让我们珍惜晚年,热爱晚年,安享晚年,敬畏生命,让晚年生活绽放光彩,“暮色苍茫夕阳好,半老不逊年来少”。</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的餐桌上,小涧知青们那充满阳光的笑脸,能看到对生活的热爱;能看到老有所乐的健康心态;能看到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心;能看到老知青们精气神的良好状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延年益寿。</p> <p class="ql-block">  祝 兄弟姐妹们新春快乐虎年吉祥!</p> <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小涧知青的精神风貌,就似那久久嫣红的夕阳光辉。</p> <p class="ql-block">  夕阳红图片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