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全家福印象

芙蓉笑叹

<p class="ql-block">  童年最早对春节的记忆可追述到1953年的春节,那年我刚好五周岁。</p><p class="ql-block"> 记得大年三十前后的许多天里,天气格外晴朗。各房间的烟筒炉子被大同煤块烧得通红。每天早上看着门窗上的玻璃被冻出形状各异的冰花,就跃跃欲试地在炉边烤热双手,然后弯曲着热热的小手指,在被冻成冰花纹的玻璃窗上融化出弯弯的手指形状,又把热的小手掌、指肚分别贴在冰花上去融化成不同的花型、小树、小狗……。啊,好好玩儿!</p><p class="ql-block"> 一进腊月,从腊八开始,年味越来越浓。大人孩子们都在盼过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在小年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开始为祭灶做准备。这个年爷爷第一次带我去宫北大亍的“娘娘宫”,请“灶神”、“财神”和“全神”并置办贡品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那时娘娘宫的香火很旺。尤其过腊八后,人们纷纷来到了宫北大亍,到娘娘宫去拜娘娘,给娘娘进香,许愿、还愿、为家人祈福。爷爷进庙里上香时会让我独自在大殿外等他(传说小姑娘是不能进娘娘神殿的,不然会被拴走的)。我站在大殿门外,好奇地探视着门内两侧高高矗立着威严的金刚神像,目送着爷爷迈上大殿高台阶去敬拜大殿中的娘娘。一切是那么庄重、神密,心想长大了,一定看看神仙娘娘长什么样子。陆陆续续来进香的大人们,見我站在大门外向里张望,都爱惜地摸着我的头,嘱咐我在门外等,千万别进去。盼到爷爷一脸轻松地从大殿出来之后,终于可带我沿宫前繁华的年货市场采购贡品和礼物了。</p><p class="ql-block"> 那年,家中己有三个孙辈。我是姐姐,还有小我三岁的弟弟和小我两岁的叔伯弟弟(三叔的儿子)。爷爷给孙辈们买了氢气球,并把气球拴在我的两条小辮子上,任其飘浮。一路走来,迎得不少回头率。</p><p class="ql-block"> 农历二十三“祭灶”的习俗由来己久,“祭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行好事的日子。早上把之前从娘娘宫请来的灶王爷神像供(贴)在神龛上,摆上贡品、点上香火和蜡烛,香火是不能灭的。一直到晚上送灶王神上天之前,这盯着点香火的事,就由我承担了。大人们忙着做好吃的,晚上把好吃的给灶神供上后,爷爷跪拜行大礼,接着取下灶神像,用香火点燃烧成灰,就是这样送灶神上天了。这一天也是过小年。一大家子,人人喜笑颜开地忙这忙那,全家人的新衣都己准备好了,年货也备齐了,都存放在厨房空置的大水缸里(当冰箱用)。那种一年一渡的充满喜悦的期待,让全家人享受着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终于盼到大年三十这天,一家人早早起来为除夕而忙碌着。爸爸天一亮就起床带领众叔叔们打扫整理着不小的宅院,最费力气的是把院子西侧墙下储存的近半人高的山西“大同煤块”码放整齐(用来取暖做饭用的冬煤);再把篮球场地般大小的院落打扫干净;五间正房的玻璃早己在过小年后擦干净了。接下来就是贴春联了。写春联是爸爸的专利,爸爸的书法很棒的,早在一周前就把春联和福字写好了。贴春联、贴吊钱是我最高兴的事了。我会缠着爸爸早点儿贴上它们,帮衬小姑姑贴窗花、吊钱。当时学龄前的我己初识文字,读字时经常会联想到其型、意相似的字,如見到“兄”字,脑海中马上有“弟”字出現;見到带有提首傍的“抬”字,会联想到“打、扎、披……,一不小心会把想到的相形字脱口而出。我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地念着贴在各处的吉祥符和对联。看着影壁墙上贴的“出门見喜”就高兴地读出来“出门見喜”啦!当仰头见到院墙高处贴有“抬头见喜”的符贴时,便大声念到“打头见喜”!刚读出声,就招来哈哈……笑声,知道又张冠李戴了。于是这一年春节我遭遇了叔叔们多次的“打头”,边“打头”边恭喜我:见喜了!见喜了!</p><p class="ql-block"> 爷爷、奶奶有六儿三女,除了三叔《辅仁大学》毕业后和妻子留在北京工作,二女儿随解放大军南下定居上海外,其余均生活在爷爷、奶奶的膝下,是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爷爷奶奶的长子、次子(我父亲)、两房儿媳、四个正在读书的子女及孙辈们同在一个屋檐下,是那个时代典型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扬溢着尊老爱幼、相互谦让、抢着分担家务、和睦共处、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这天,孩子们盼着下午六点快些到来,大人们忙着准备晚宴。菜肴很丰盛,什么七个碟子八个碗的把两张八仙桌子摆得满满的。爷爷奶奶、大伯父大妈妈(天津习惯称大伯母为大妈妈)和孙辈们围坐一张桌子,其余大人围坐另一张八仙桌。当晚上六点钟,墙上挂钟敲响的那一刻,爷爷一声令下:放鞭炮!于是候在院子里的叔叔们点燃鞭炮,顿时亍上各家各户的鞭炮烟花齐鸣争放,揭开春节全家宴的序幕。喜笑颜开的人们,首先起身为爷爷奶奶敬酒,每人都奉上一句吉庆祝福语。这还不是正式的拜年仪式,真正的全家团拜是在除夕十二点的时刻。那种拜年仪式满满的庄严、孝敬、亲情、热烈的情景,只有在今天的影视作品中才可见到。现在的人们是体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天津人在除夕是要恭送财神全神、祭拜祖先的。大人们早早包好饺子,有肉的、素的两种。除夕夜吃素饺子。寓意这新的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大年初一早上六点才吃肉饺子。</p><p class="ql-block"> 除夕的钟声刚刚敲响,奶奶高声吩咐:下饺子!那先出锅的素饺子要摆到供桌上来供奉神仙和祖先(供上太奶奶的照片)。供桌上摆有糕点、水果、年糕、花糕、素饺子,烛台上点着红蜡烛,香炉内燃着香火,非常庄重。</p><p class="ql-block"> 只见爷爷跪在供桌前的红垫子上点起一柱香叩头并上香,然后把供奉的财神、全神榜取下,跪着把其点燃,口中默默地念着全家人的心愿,求神和祖先保佑幸福平安。</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中式的家庭团拜开始了。身着皮袍马掛的爷爷和同是身着皮袍的奶奶坐在堂屋中央的太师椅上,最先是大伯夫妻二人跪在红垫子上给父母大人叩头拜年。接下来我父母、三叔……直到孙辈,作为孙辈是可以不磕头的,但要分别给长辈鞠躬拜年(还会得到长辈的红包),这是规矩。家中的女人们磕头时各具情态,都选择自己认定的最正统的姿势。除夕夜每个人都换上了新衣裳,男人主打中山装;女人身着中式大襟缎子棉袄。我呢自然是任她们打扮了,反正自我感觉很漂亮哦!最美丽的是我那上 “天津女二中”的小姑,碎花玫瑰红棉袄恰倒好处的裹着她妖娆的身材,一头自然卷的长发束起一条长长的大辫子,并把它放在胸前,衬托着苹果般脸庞,让贴在墙上年画中的佳人自愧不如,绝对的电影明星。她为长辈磕头拜年时,磕一下甩一下大辫子。之后我也学她让奶奶把她的黑绑腿带子系在我的小辫子上,学着小姑姑样子甩来甩去,很是臭美。我妈妈磕头更有特点,她双手握拳并逻起,头磕在双拳上,她解释这样有双重敬意。男人们磕头姿势大径相同。</p><p class="ql-block"> 团拜后夜宵开始,第一锅热腾腾的素饺子要先摆放在供桌,然后再端给爷爷奶奶和我们小孩儿。其实大家都不饿,但也要象征性的吃几个,图个吉利。</p><p class="ql-block"> 大年 “三十”的守岁,绝对是一个不眠之夜。小弟弟们年岁尚小,瞌睡袭来,就早早合衣而睡了。午夜后我随大人们度过那极欢乐有趣的不眠之夜。</p><p class="ql-block"> 在大伯父宽敞的房间里,就着屋顶通梁上的幕帘锁道,爸爸拉了一条绳子挂起写着灯谜的彩旗,他事先对谜底的保密程度很高,只要你猜对了就有奖励,猜错了罚表演节目。午夜团拜后,大家坐在沙发上喝茶,吃青萝卜消食。稍坐休息,但都按捺不住膨出的激情。猜迷语开始了,大人们轮流举起我看花花绿绿的谜语,我跟随着大人们念着一条条谜语,大家就抢着来猜。正在石油学校读书的四叔、五叔洋相百出。五叔猜错了就学鸡叫,四叔猜错了则学狗叫。大家罚他们学鸡叫、学狗叫同时要做出鸡和狗的动作方可罢休。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这个笑得在沙发上打滚儿,那个蹲在地上用手啪啪……地拍着地面。个个笑出了眼泪,我笑得直呼肚子痛。下一个节目是女生独唱,长我八岁的小姑姑用那甜美的嗓音唱到:“清凌凌的水来,蓝格盈盈的天……”,歌声委婉、轻盈。唱了一首大家不饶她,四叔五叔带头喊:再来一个,要不要!大家扯开嗓子喊:要!要!要!一曲当时流行的苏联歌曲:“喀秋莎”飘然而至。随之,叔叔们也放开喉咙唱了起来。激情把“春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再接下来是才艺表演,大我四岁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叔叔用墨汁画上两撇八字胡并戴上我爷爷的帽刺(是当时配长袍马褂穿著的一种小帽子),套上爷爷的马褂外罩,拄着爷爷的文明棍扮演话剧“白毛女”中的穆仁智一瘸一拐地登场了。小姑姑扮演的喜儿仍穿着她的新衣,于是“白毛女”话剧片段上演了。这时连我那不苟言笑的大伯父脸上都笑开了花。</p><p class="ql-block"> 猜灯谜文艺演出结束后,自由活动开始了。爷爷奶奶仍在祖先牌位前守夜,大人们打起麻将牌。说到打麻将牌,我妈妈可是把好手。她胜不骄败不馁,最终不慌不忙地收获全盘,大人们就属她文化底子薄,可她总是盈家。</p><p class="ql-block"> 年夜各家各户的孩子们会跑到个自的院子里、或大亍上放小鞭炮和小呲花,打着灯笼追着跑。每个孩子打着自己喜爱的灯笼,口中唱到:打灯笼、烤手了,你不出来、我走了!玩儿累了,跑到供桌前挑些自己喜欢吃的供品来品尝。实在困极了,随便合身睡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年初一清晨六点的钟声敲响,各家各户的鞭炮同时四起。初一的肉饺子下锅了。</p><p class="ql-block"> 刚用过早饭,邻居、亲朋就纷纷捷足先登,亲朋间的大拜年开始了!拜年一直会延续到正月十五前。</p><p class="ql-block"> 留恋儿时的春节情结,怀念早已故去的亲人们,眷恋至爱亲情,感叹绝无仅有的全家福印象。</p> <p class="ql-block"> 后序</p> <p class="ql-block">  此全家福照片拍摄于1954年春节。也是家族成员最多的一张合影。照片中差随大军南下的二姑姑和姑夫,还差大姑父,还有在北京的三婶婶没到津。</p><p class="ql-block"> 前排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五叔、小弟弟、我、大弟弟(三叔的儿子)、四叔。</p><p class="ql-block"> 中间左坐位是奶奶、站着的是小叔叔(六叔)、右坐位是爷爷。</p><p class="ql-block"> 后排从左依次是小姑姑、妈妈、三叔叔、大伯父、爸爸、大妈妈、最右侧的大姑母。</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能保存至今,是件幸事。让后人们永远记住那美好的家事,把好家风世代相传下去,幸福美满与家人们永相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