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沁水来采风

闫海育

<p class="ql-block">  大冷天,突然接到去沁水采风的通知,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冷,竟然是风,望字生义想起了一篇小学课本里学过的课文《中条山的风》,想起作者的脸盆被风吹卷到山坡下,变成个瘪嘴瘪脸的丑八怪样子。 </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风字,当然不是一个意思,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完全是因为从小就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我是沁水人。沁水县境群山环抱,西南面耸立的就是中条山,而中条山系的最高峰则是流传着“舜耕历山”美丽传说的历山舜王坪。小的时候,我没有去过历山,只是从县委门口的宣传橱窗里仔细端详过历山的风景,当时的感觉用心驰神往四个字来形容绝不为过。《中条山的风》虽然讲的是中条山的风太大,但毕竟与家乡沾了一些边,尤其是文章结尾“中条山又飒飒起风了!中条山的风,你猛烈地吹吧,你怎么也挡不住革命战士前进的脚步!”在我青春年少远离故乡的时期常常能够想起,不仅仅是励志,更是对故乡一种特殊的感情和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树理敬德风 </b></p><p class="ql-block"> 山西作家采风,到了沁水,第一站必然要去祭拜赵树理。赵树理是沁水尉迟村人。蜿蜒的沁河就是从赵树理家门口流出沁水县,最终在河南武陟注入了黄河。 </p><p class="ql-block"> 尉迟村原名吕窑,本是吕姓人聚居的一个地方,后因唐朝名将尉迟恭在此隐居而更名。尉迟恭,字敬德,山西朔州人,忠厚勇武,屡立战功,并在玄武门之变时救得李世民的性命。民间传说李世民成就帝业后,常做恶梦,夜不能寐,左武卫大将军秦琼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恭主动请缨,每晚披甲持械守卫在宫门两侧,果然夜夜安宁。日子久了,李世民念及二位将军值夜劳累,便令宫中画师为他们画像,秦琼持锏,尉迟持鞭,左右悬于宫门,成为一对现实生活中的门神。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立凌烟阁,请画家阎立本作画,书法家褚遂良题额,自己亲题赞词,将24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供于阁内,尉迟恭位列第七。在吕窑隐居期间,尉迟恭采集沁河边的柳树枝编为簸箕,并将手艺传给了村民。直至离开,人们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尉迟大将军,村民感其忠勇、念其恩德,取其姓“尉迟”为村名,还在村中以其字命名建立敬德庙,也称尉迟庙,以为祭祀。 </p><p class="ql-block"> 改村名和建祠庙,相传都是唐朝的事,但均无历史考证。村中现存最早的碑刻《四十四家修饰正殿碑记》立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碑文记述:“尉迟村建庙,大功既已告竣,而润泽其神堂,修补其殿宇者?复有人焉。”可以表明,至少在康熙年间,吕窑已经改叫尉迟,村中已经盖起了敬德庙,44户人家共同捐资对其正殿进行了修饰。另有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社庙碑记》记述:“昔日神庙卑隘,未惬人心,先奉政公经临其地,聚乡邻量晴雨桑麻,闲谈及此,佥曰:‘限于地之狭小,所以不能扩大规模也。’先奉政公慨然以乐输为己任,凡庙宇之有需于地者,尽力捐施。众乡邻佥欣然醵金而无杂容。于是选时择日,鸠工庀材,始襄正殿三楹,为玉帝圣宇;关夫子居左,尉迟恭居右,次及钟鼓、舞楼,举凡神宇,无不贯饰焉。越明年工竣,庙貎增辉,几筵生色,非复昔日卑隘之规模,而煌之乎一大观也。先奉政公即欲刊碑,记其始末,奈因王事鞅掌,历歇中外,有志而未遂。”先奉政公是指邻村郭壁人韩范(1556-1625),明朝时曾任南京通政使右通政,正四品官员,路经尉迟,看到神庙空间局促,便将自己在村中的土地捐献出来,用于庙宇扩建,正殿三间供奉玉皇大帝,左为关帝庙,右为尉迟庙。当年扩建原本是要刻碑的,但因韩范不幸去世而未能如愿。此次重修,已历百年,才将此事予以记录。由此可见,敬德庙在明代已有,始建年代可能更早。历经岁月沧桑,至今依然如故,村民对尉迟恭的敬重之情可窥一斑。</p> <p class="ql-block">  1906年9月24日,赵树理出生于尉迟村。村中的赵树理故居,原有两进院落,前院早年毁塌,后院犹存。赵树理出生在后院的西屋楼上。1923年7月,从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榼山高小毕业的赵树理成为端氏镇野鹿村一名初小教员,坐在马车上,他满腹心事地想:“离家,本算不了什么事,这次,却觉得心头烦烦的。这么小的年纪,还应该做做学生的,现在却是做学生的老师。这尊称太有点威严,威严又有什么法子,父亲的愁容,母亲的眼泪,不得不把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幻想,掩藏在心底里,开步走,走向社会去。”尚不是教书的年纪,一年后,他被解聘离开了野鹿村。一年的时光也许太过匆匆,以致我在村里从未听人提起过此事。我在野鹿村出生时,赵树理刚刚含冤去世,人们避而不谈情有可原。可是在他平反之后,我已经在村里上小学,包括后来去县城上学又经常回到村里,也没有听大人们谈论过此事。赵树理在村里当教员,当时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成为全国知名的大作家时,是否曾有人想起这个大作家就是当年来村里当教师,甚至还给自己讲过课的那个年轻人呢?一年的时间,其实也不短暂。我想,一定会有的,只是我没有听到而已。</p> <p class="ql-block">  尉迟人敬尉迟,更敬树理。董大中在《赵树理评传》中记述:赵树理从小就养成一种作善恶之行记录的习惯,刚开始是划杠杠,做了好事划竖杠,做了不好的事划横杠。后来改成在罐子里放豆子,做了好事放白豆,做了不好的事放黑豆。不好的事包括不忠、不孝、损人利己、不洗手就在祖宗牌位上香之类。在他的罐子里,白豆总是比黑豆多得多。这种诚实、善良的品性,对他“固守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的实事求是精神产生了很大影响。1943年,《小二黑结婚》出版,彭德怀副总司令为其在扉页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这本原先不被文化人看好的故事书,很快受到老百姓热捧,几个月就印销三四万册,超出一般图书印量的10~20倍,赵树理也因此成为太行山区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1947年,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到晋冀鲁豫边区采访,在他的作品《中国震惊世界》中惊奇地认为赵树理“可能是共产党地区除了毛泽东、朱德之外最出名的人了。”1949年10月1日,赵树理作为文艺界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建国后,赵树理曾任北京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编委、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阳城县(当时与沁水合并)县委书记处书记、沁水县委副书记等职,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创始人。1965年,赵树理携全家从北京迁回太原,住在南华门15号,被任命为晋城县委副书记,分管文化工作。1970年9月23日,在即将迎来64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因受到“造反派”剧烈批斗致死。次年,赵树理的家属被勒令离开太原,赵树理的骨灰也随之抱回尉迟老家。1978年10月,赵树理终得平反昭雪,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79年2月,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关于被错误地在报上公开点名批评的赵树理同志的平反决定》:“一九六六年八月六日,中共山西省委139号文件,决定在《山西日报》公开批判作家赵树理同志。从一九六六年八月以后,在《山西日报》上曾多次公开点名批判了赵树理同志,给他戴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作家’、‘叛徒’等帽子,这些都是错误的。特决定予以平反,恢复名誉。对于赵树理同志的诬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p> <p class="ql-block">  1987年,由工人日报社发起,全国文艺界知名人士捐款,在尉迟村为赵树理塑像、建陵、立碑。2004年,考虑到原陵园位置过于狭窄,沁水县又在尉迟村西边的牛头山山腰选址,重新修建赵树理陵园。赵树理先生的二儿子赵二湖亲自参与设计新雕像。2006年,新陵园落成,正值赵树理百年诞辰,中央电视台还播出了一部电视剧《赵树理》,由李雪健饰演赵树理,赵二湖演赵树理的父亲、自己的爷爷赵和清。爷爷是在1943年日军扫荡村庄时被刺刀捅死的,那时赵二湖还没有出生。2021年4月,赵二湖也离开了人间。<br></p><p class="ql-block">  尉迟人为赵树理重修了陵园,修缮了故居,建起了纪念馆,并在村子北面直通敬德庙的路口,耸立起一座“树理门”,两侧门柱刻有楹联:“情绕沁水铁笔描出变迁史,心系尉迟圣手写成翻身篇”。一个是铁笔圣手,一个是忠武将军,树理与敬德,一文一武,一理一德,沁河选择在这里流出沁水,不仅是尉迟村的骄傲,也是沁水人的福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古堡民居风 </b></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长辈们说窦庄是个小北京。我只知道北京有座天安门,心想如果去不了北京,就近去窦庄看看也很满足。民间传说是这样的:窦庄有个张烈功,在京城做官,一次回乡时,母亲跟他说,你什么时候也带我去北京看看吧?张烈功心想,窦庄距离北京山高路远,母亲又是一双大脚,即使到了北京也多有不便,就告诉母亲,我按北京的样子,在窦庄给你建一座小北京吧。得到母亲许可后,他就开始规划在窦庄修城筑堡,改变了原来村庄的模样。相传当时建有内外两城,设立九门九关,城内建筑依照八卦图形而建,各处院落回环复绕,串门不出院,下雨不湿鞋,一门通百院,百门串遍村。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那个时期的乡里人,很少有去过北京的,你说它是小北京,大家就跟着你一起叫它小北京。如果非要较真它到底哪里长像北京,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传说。 <br></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不仅在沁河流域流传很广,而且被后来相继建起城堡的不少村子借用移植。就以临近著名的阳城皇城相府为例,也有陈廷敬为了满足母亲想去北京看一看皇城的愿望,而在家乡修建起一座宏大城堡的说法。当地老百姓称之“皇城”,于是就有奸臣诬告陈廷敬谋反,康熙皇帝准备派人实地察看。陈廷敬听到风声,赶紧给老家传话,把城堡内外的围墙全部刷成黄色,说我们叫“黄城”,不叫“皇城”,这才有惊无险躲过一劫。可是同样有这个传说的泽州巨商王泰来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在家乡秋木洼依照京城宫殿的样子为母亲修建了一座大宅院,号称“紫金城”,据说当时面积有差不多两个皇城相府那么大。又有人谗言王泰来蓄意谋反,雍正皇帝未查明真相,一怒之下就砍了王泰来的脑袋,事后派人了解实情,才知道冤枉了一个孝子,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命令匠人按照王泰来的模样制作了一颗金脑袋,赐给王家为其发葬。一个是官,一个是商,虽然结局不同,但都没有逃脱谋反的嫌疑。那么,张烈功在窦庄修建“小北京”显得平安无恙,难道是因为明朝的皇帝比清朝皇帝仁慈,不怕他谋反吗?</p> <h3>  查阅沁水史料,并没有找见张烈功这个名字。而窦庄在明朝历史中堪称英雄人物的当推张铨莫属,会不会他就是传说中的张烈功呢?张铨,字宇衡,号见平,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进士,先后在浙江、陕西、江西出任御史十余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攻破抚顺等地,张铨两次向朝廷上奏提出应对战策。明熹宗即位后,朝廷委派张铨到辽东首府辽阳出任监军。此时,受张铨举荐担任辽东经略,并使辽东局势渐趋稳定的熊廷弼,因为得罪朝中大臣已经被罢免。新任经略袁应泰下达纳降令,招抚大批蒙古降民在辽阳、沈阳居住。张铨据理阻止,而袁应泰一意孤行。不久,作为辽东重镇的沈阳,即在蒙古降民与后金军队理应外合之下被攻破。张铨赶紧请求辽东巡抚、蓟辽总督分别率兵从海州、广宁驰援辽阳,但两人拒不执行。求援无果,张铨刚刚上疏朝廷,后金重兵已经围困了辽阳。袁应泰劝说张铨“监军与经略不同,巡视与守卫有别”,让他突围至海州退守,以图再起,但张铨决意“一腔热血欲洒此地久矣”。三天后,辽阳破城,张铨被俘,宁死不屈,引颈待刃。回到官署,张铨整理好衣冠,先朝天礼拜,再遥拜父母,然后挥剑自刎。此事传到京城,朝廷先赠授其为大理寺卿,又赠授兵部尚书,谥号“忠烈”,后人因此称其“张忠烈公”。张烈功,或许就是由“张忠烈公”口口相传简化演变而来。</h3> <p class="ql-block">  窦庄古堡到底始建于何时?有人说窦庄最早是汉明帝刘庄册封其五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时,在其封地沁水岸边赐建的陪嫁庄园,史称“沁水公主田园”,简称“沁园”,此说实为误传。沁河在春秋时称为少水,西汉时改称沁水,也叫洎水,先后流经山西、河南多地,最终注入黄河。历史上的确有过沁水公主,也有过沁园,但东汉时的沁水县并不是当今的沁水县,而是沁水流出山西、进入河南的济源县。东汉时的沁园,自然不会建在当今的沁水。那时,窦庄的地界还属于端氏县。直到500年后的隋朝才将北齐时设在现今沁水境内的永宁县改称沁水县,而且那时沁水、端氏两县分设,作为河流的沁水只流经端氏县,并不流经沁水县,沁水县境内的河流都是以支流姿态注入到沁水河中。窦庄有村,据考证应该是北宋时期的事情,起源于端氏窦氏。窦氏望族的根在陕西扶风,其中一支迁居端氏。端氏窦璘的女儿被宋哲宗纳为妃子,尊封“肃穆夫人”。窦璘死后,皇帝就将端氏以南沁河西岸榼山脚下卧牛山的一块土地赐为窦家墓地。子孙在这里为先祖守墓,筑庐而居,由此形成了窦庄。张氏由阳城而来,本是窦家的守墓人,发展至明代,张家的兴旺已经远远超过窦家。沁水窦姓,皆出窦庄。我的母亲姓窦,理应也是窦庄祖先的后人。  </p><p class="ql-block"> 光绪《沁水县志•营建•砦堡》记载:“窦庄堡,张宫保天启年间筑。”张宫保即张铨的父亲张五典,世称宫保公。因此可见,窦庄村演变为窦庄堡,出于张五典。张五典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进士,为官三十余年,调迁江西、天津、山东、河南等地近十次,颇具吏治才干,曾经选拔徐光启为乡试魁首,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科学测量泰山高度的人。张铨殉国后,张五典告诫张铨的儿子张道濬,辽阳丢失,天下就会陷入战乱,让他开始在窦庄监造城堡。三年后,已经升任大理寺正卿的张五典告老回乡,一心营建城堡,以保家族平安。又隔三年,张五典病故,由张道濬继续主持营建,至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九年竣工。两年后,陕西农民军王嘉胤的队伍进入沁水,三次攻打窦庄均告失败。当时,张道濬正戍守雁门,前两次指挥窦庄保卫战的是其母亲霍夫人。霍夫人是窦庄对岸东曲村(今曲堤村)人,相传是西汉霍光后裔。面对强贼来犯,族人大多想弃堡逃离,但霍夫人说:“若辈不见大,避贼而出,家既不保;出而遇贼,身复不免,徒为人笑!惟凭城坚守,邀天下之幸,贼必不得志。万一有他,死于家尚愈于野。”弃城而出,家肯定保不住了,如果出城再遇到贼寇,就连人也难免一死。现在我们已经建好坚固的城堡,只要坚守,贼寇就很难攻克。假如真的被攻克,死于家中总比死在外面更好吧?她亲率僮仆亲族固守防御,以弓箭石块并发,先后击退农民军两次围城,被冀南兵备副使王肇生上书朝廷褒扬“夫人城”,与东晋时朱序的母亲韩氏协守襄阳相提并论,名垂青史。为此,崇祯皇帝还御赐牌匾“燕桂传芳”。一年后,3万农民军三打窦庄城,张道濬已经回到家乡亲自指挥防务,再次以凌厉之势击退来犯之敌,确保了窦庄安宁。</p><p class="ql-block">  窦庄胜利的根基在于城堡之坚。在张道濬倡导下,周边各村纷纷仿效,沁河流域一时堡楼林立、鳞次栉比,构成一道非常独特的人文风光。据记载,当年共有各类堡寨54处之多,仅沁水县境内就有26处。可惜这些堡寨如今大多断壁残垣,或者索性荡然无存,就连窦庄古堡本身,也在保存完好300余年后开始变得颓落,难见当年“天下庄、数窦庄”的气势,只能从一些留存的建筑结构依稀看到历史深处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距离窦庄东南十余公里的湘峪古堡,应是沁水当前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堡。到达湘峪村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余晖金黄地铺满了整座狭长而高耸的城堡,在一泓碧蓝河水的护佑下,尤显恢宏壮观、固若金汤。湘峪原名相谷,大约是远观山势“十山九回头”,注定这道山谷会出宰相的意思。后人觉得这里山水灵秀,想让村名有山有水,就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在相前添水、谷前加山,变成了现在的湘峪。村里的大族是孙家,才俊颇多,尤以孙居相、孙可相、孙鼎相三兄弟在明代同朝为官而扬名,巧合的是三兄弟名字中各有一个相字,其中老大孙居相官至户部尚书,老二孙可相在礼部担任儒官,老三孙鼎相出任湖广巡抚,唯有老四孙立相未取功名、未离故土,但其八个儿子中也有三人在朝廷担任知县、训导等官职。湘峪古堡依山势而建,北面是陡坡,南面有护城河,东、西、南各修筑一座城门。跨越三拱桥,我们从南门进入,方知城墙之内还包裹着一排宽大的藏兵洞,洞与洞以砖券拱门相连,每洞又各有一个拱形窗户,兼具采光、瞭望、射击功能,既可各自为战,也能相互协防,还以“兵洞连城”的方式,快速直达城内指挥所“帅府院”。城内三街九巷、五纵三横,形成了上有过街楼、中有暗门、下有地道三层防御体系,堪称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顶峰之作。“三都堂”是孙鼎相故居,门楼题额“四部首司”,下面刻有其先后在吏部、礼部、兵部、工部担任的官职。院内可见一座约25米高的五层建筑,每层三间,门窗皆在拱形顶部装饰垂花,若中西合璧。“双插花院”主楼中间三层、两侧四层,如同古代新科状元插有两朵红花的官帽,寓意科举题名、官运亨通,但院子的主人孙述祖、孙率祖兄弟一生都未考取功名,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心愿而已。</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保存较好的村落是位于历山脚下西文兴村的柳氏民居,南眺行屋拱翠,北望鹿台挺秀,东有三台左抱,西有九冈右环,依山而建,西高东低,虽无城墙垛口,但有高墙防护,自成一座城堡。沿一道大坡而上,正门入口是一座高高的魁星阁。穿过阁下券门,左侧建有关帝庙、柳氏宗祠。再往前走是两层建筑文昌阁,阁下设有三个拱形券门。从南券门进入,往西的牌坊街上耸立着两座皇帝御赐的石牌坊,分别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赐给庚子科柳騄的“丹桂传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赐给丙午科柳遇春的“青云接武”,两座牌坊立柱内外侧的夹杆石上,分别蹲守着四尊形象生动、富有寓意的石狮,依次命名满腹经纶狮、克己复礼狮、胸有城府狮、出人头地狮、金榜题名狮、泰山相助狮、宦海沉浮狮、功成名就狮,堪为柳家传世经典。梁思成在考察山西古建筑时,曾经收获一册将人生分为12个阶段,以12只造型各异的狮子形象来表达训诫的“教化狮”手绘本,但苦苦追寻实物,终未圆梦。柳氏民居现存这八尊明代“教化狮”在国内仅有,另外四尊到底存于何处,是否已被损毁,至今无法定论。从文昌阁下的券门往北走,或者从两座牌坊之间穿过永庆门,便可进入到柳家的内府。“永庆”二字上端刻有“河东世家”,明代户部尚书、阳城人王国光曾为此处题写楹联“屏障插文峰百世书香飞骥足,楼台围带水九天春暖出龙头。”两侧刻有朱熹笔体“忠”、“孝”两个大字,再两侧还刻有明代书法家方元焕题写的文天祥忠孝两全的故事。内府区现存司马第、中宪第、行邀天宠、堂构攸昭、河东世泽等府邸,各院木雕、砖雕、石雕都很值得品味,而且过道、门庭的墙壁还有诸多书画名家的碑刻,如父子箴、朋友箴、兄弟箴、夫妇箴等,既是教益传家,又得艺术传承。其中堂构攸昭,是专门用来存放皇帝亲赐“攸昭”宝剑的院子,空中布有铁丝网,门口木板下方挖有陷阱,所谓天罗地陷、处处机关;河东世泽的院门背面共设12道门栓,六硬六软,硬栓之中又有一道明暗栓、一道暗暗栓,如果窃贼进来,没有内线指点,很难再出得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山水生态风 </b></p><p class="ql-block"> 目光暂且回到沁水县城。随父亲母亲在县城生活的近十年时光里,我一直以为县城是被四山围护、两水合抱,近期查阅相关史料方知环绕县城的山峦竟然多达六座:北山称碧峰、南山称石楼,峰楼对峙;东山为龙冈、西山为凤原冈,龙凤呈祥;而凤原冈背后高耸的玉岭,石楼山之侧的玉屏山,皆因山势相连而被我忽略了。两水合抱是指旧县邑城墙之外的两条护城河,北面的河流叫梅河,南面的河流叫杏河,她们都有一个花的名字,就像亲亲两姐妹,雅称“梅溪左绕,杏水右环”。梅河与杏河分别发源于县域西界东坞岭的东麓和南麓,又在旧县邑的东面汇流,称为县河,或者沁水河。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如今的县城建设沿着山谷河岸,朝东西两个方向不断扩展,龙冈与凤原皆已进入县城的怀抱,伴随着日夜不息的河水,曾经生活过的古朴小城,正日益冲刷出时尚潮流的容颜。 </p><p class="ql-block"> 梅河与杏河汇流的县河,一鼓作气在郑庄镇河头村注入沁河。河头村的西城古称端氏聚,东临沁河、南临县河,西北背靠紫金山。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载:“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并在《史记•赵世家》中更加详细地记载:“(敬侯)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成侯)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到端氏。”“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公元前377年,晋静公俱酒在屯留即位,成为晋国的第四十代国君。第二年,即晋静公二年,也是赵敬侯十一年,晋静公被废为庶人,晋国宣告灭亡。然后在赵成侯十六年(前359年),晋静公被以平民身份从屯留迁往端氏聚,在这里居住了近10年。前349年,赵肃侯即位,夺取端氏,又将晋静公迁回屯留而杀死,晋国由此入土为安。正是有了这一段经历,沁水才因端氏开始载入中国历史的册籍。 </p><p class="ql-block"> 沁水古为端氏地,择水而居的祖先不知何时选择了端氏。可以肯定的是晋静公来沁水之前,已经有了端氏这个 地名。现在的研究,一般将端氏的来历溯源至孔子的高足子贡。子贡是其字,复姓端木,本名端木赐,春秋时期卫国人,先后在鲁国、卫国担任丞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商之一,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即可以担当大任的人。司马迁也很喜欢子贡,不仅将其写入《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还在《货殖列传》中专门记述了他的经商活动,称誉“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使子贡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之一,后世还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称为“端木遗风”。无论作为一名有学识的商人,还是一名有财富的学者,子贡无疑都是孔子周游列国最有力的支持者。那时,晋国是大国,子贡远道而来晋国,也许曾经路居此地,乡亲们仰慕他的声名,以此为荣耀,就将这里取其姓叫作端氏。另一种可能,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一支端木家族从卫国迁居这里,因此称为端氏聚。但后来这个村子的端姓人,或者贡姓人,怎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这一段历史,也许只有川流不息的河水才能够说得清楚。</p> <p class="ql-block">  西汉年间,河东郡下设端氏县,以端氏聚为县治。汉武帝刘彻将湿成侯刘忠封到端氏,建立端氏侯国。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又封刘遵为端氏侯。如今居住在这里的人,仍以刘姓的后代为主。北魏时,沁水分为城西的东永安和城西的端氏两县。北齐时,东永安改名为永宁县。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583年),端氏县治顺沁河而下,移到了现在的端氏镇。专家分析,或许是因为河流冲刷、地脉变迁,当年的端氏聚被分割为西城、河头两块弹丸之地,地盘逐渐缩小,已经不足以成为一座县治,并且推测应该在这个时期,原来的端氏聚改名为西城。所谓西城,就是位于县治西北故城的意思。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仍然只有河水能够说得清楚。</p><p class="ql-block">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永宁县改为沁水县,将县治迁往现在的县城,在背靠凤原冈的地域开建城池,“周二里一百步,池深一丈,东、西、北三门,门各有楼”,门楼分别悬挂匾额“迎晖”、“拱宸”、“纳爽”。此时,沁水、端氏两县分设,一个在沁河以西,一个在沁河以东。直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县才并入沁水县。前文述及的窦庄人张道濬,有一个堂弟叫张道湜,曾写诗《沁水道中》:“孤城西扼河东吭,宿莽深林道路艰。双涧合流梅杏水,两峰俱峙北南山。田夫荷锸锄云去,馌妇提筐汲月还。公税早完秋社罢,绕篱鸡犬夕阳间。”既写沁水襟带山河、山高林密之势,又写乡民辛苦劳作、喜乐安居之情。诗歌古意蔓延至今,山河还是那些山河,洋溢在人们脸上闲适的笑容也还是那时的笑容。  </p><p class="ql-block"> 田夫扛着铁锸去高高的山上锄云,送饭的妇人回来时篮筐里提着月光,多么具有诗意的画面。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想起在更高的历山之巅舜王坪上躬耕的舜帝。</p> <p class="ql-block">  历山位于沁水西南与垣曲、翼城两县交界之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海拔2300余米的高山之巅,竟然会是一片面积广阔可达5000余亩的草场。相传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曾在这里耕种粟类谷物。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在人生初期遭遇了很多不幸,生母去世之后,父亲、继母、弟弟都想害死他,但舜始终没让他们的阴谋得逞,还一如既往地恭顺他们,做事周全谨慎。尧帝想找一位贤才接替帝位,四方诸侯都觉得自己德才鄙陋,不敢对帝位有所玷污,一致推荐虞舜。为了进一步从细微处考察舜的德才,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女儿不敢因为出身高贵而傲慢;并且有意安排九个儿子和舜共处,儿子都因此变得更加忠诚厚笃。舜在历山耕田,历山人不再逾越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人不再争夺水域;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那里再没有出现粗糙劣质的产品。无论舜走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跟随他,一年而成村落,两年而成城镇,三年而成都市。于是,尧放心地将帝位禅让给了舜。许多人熟知的《孟子》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首句即为“舜发于畎亩之中”,也是讲述舜在历山耕田的故事。民间传说,舜在历山躬耕时,曾有大象帮他刨地,小鸟帮他除草,因此留下了“象耕鸟耘”的故事。舜套上黄、黑两头牛犁地,黄牛走得快,黑牛走得慢,他没有鞭打黑牛,而是在黑牛屁股上拴了一个簸箕,将鞭子抽打在簸箕上,既促使牛努力耕地,又不让牛受到痛苦。  </p><p class="ql-block"> 舜王坪上有一座古老的石砌舜王庙,创建年代不详。舜王庙前有一道长约千米的“舜王犁沟”,两侧平地植物茂密,唯独沟内草本不兴,自然形成沁水、垣曲、翼城三县地界,可是三县千百年来常因地界产生纷争,似乎早已忘了“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的德训。庙前曾有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所立《三县重修舜帝庙碑记》,记载了三县知县各带本县士民,齐聚舜王坪会商,分明地界、分摊费用,共同出资重修舜王庙的一段历史。为了平息此次山界纠纷,太原知县代理垣曲知县,垣曲知县改任沁水知县,看你还为谁而争。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一任知县干几年,这种办法又能管得了多久呢?结果到现在连石碑也让人给挖走了。</p> <h3>  几年前,沁水籍作家葛水平走沁河,将沿途文章结集出版《河水带走两岸》。在《隆升起的季节和花朵》一文中,她以沁源的花坡和沁水的历山相媲美,记述登临舜王坪时“我看见了牛羊成群,看见了蓝天白云,是的,温润而丰厚的坪上,我闻到了一种很朴素的农业味道,农妇在坪上晒出她们的丰收,她们的山货,她们的如果子熟透后的笑脸,一道被划开的光影映照在她们身上,她们像盛开的鲜花一样容光焕发且性欲旺盛”。这样的场景我也曾看在眼里,却无力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绘得如此令人心动。她在文中也写到历山的地界之争,很巧妙引用了放牛老者讲述的历山牛的故事:白天的时候牛分散在草坪上吃草,见了外县的牛就会热情地奔跑,不一会儿就混迹一起;夜晚的时候则各自回到自己的县界之内,卧在草坪上看星星、打瞌睡。有一天夜里,山上来了一只豹子,三个县的牛合力对抗,使豹子落荒而逃。从此,每到夜里,三个县的牛就一起卧在草坪上,一直等到主家来山上赶它们回家,才甩着尾巴依依不舍地离开。因此感慨:“我想象月光下,牛的集体呼吸声,浮在花草上,风一动,一定能听到荡碎月光的声音。牛啊,抬头不见低头见,对人类这种失礼的事情,你们是断然不会做出来的。”这次沁水采风,我原本想到舜王坪上看看那些崇礼尚德的牛以及马,可惜由于山高风大,主办方未作行程安排。转念一想,其实是自己无知,每年春耕过后,牛马在山上自由放牧,到了秋耕,牛马又回到山下劳作,现在已经进入冬天,想到山上看牛马,还真不是时候。我们走到历山脚下的洪谷,已经感受到风的凛冽,山上应该更是寒风呼号吧。</h3> <p class="ql-block">  历山的历史远比舜更加遥远。专家考证,历山的下川古人类遗址处于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时期,距今已有约24000年至16000年,并在这里发掘出三个一万多年前的火塘和一些植物种子。学术界认为,中国先民驯化狗尾巴草的起始时代,可以确定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川文化时期。全世界人类所享用的粟类谷物,是由中国在黄河流域发现、驯化并培育的,而中国黄河流域的粟类谷物,则可能最早是生活在沁水历山的下川古人类用漫山遍野的狗尾巴草驯化培育而成。历山脚下的西峡河水中,至今生活着由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两栖类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历山丰饶,不仅绿草如茵、山花烂漫,而且生长着上百种中草药材;不仅有舜,有旧石器遗址,有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国家森林公园,更是被生态专家高度赞誉的“华北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p><p class="ql-block"> 那年第一次登顶历山,是在夏天,我写过一首小诗《历山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舜在上,故乡在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仅仅是一座有历史的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那么简单,一道犁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即是一条宿在山顶的苍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能再行往高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穹隆已经覆盖住呼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漫山葱郁的草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再努努劲,向上窜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就能一头雾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顶破天花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些被我遗忘了名字的花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以及药材,都是遗落在老屋的乡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自由生长,适时衰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高傲地活着,也卑微地活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只是素衣还乡,依然受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列队的礼遇,云雾移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忆念起,身侧时聚时散的儿童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情不分季节,诗歌也可以不分。 </p><p class="ql-block"> 相信吧,这次留下的遗憾,都是为下次再回去所做的储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片大多选自网络,向拍照人致谢)</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