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教你用“艾灸”防治瘟疫

<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平静了近半年的生活因新冠病毒疫情反弹而被打乱。新冠德尔塔变异病毒株变本加厉,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受到威胁。</p><p class="ql-block">正所谓兵来将挡,中医药应对种种瘟、疫、疠有着丰富的经验,艾灸是其中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艾灸防控疫情。&nbsp;2021年8月,平静了近半年的生活因新冠病毒疫情反弹而被打乱。新冠德尔塔变异病毒株变本加厉,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受到威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所谓兵来将挡,中医药应对种种瘟、疫、疠有着丰富的经验,艾灸是其中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艾灸防控疫情。</p> <p class="ql-block">艾 叶</p><p class="ql-block">艾叶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由此可见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治病药物。</p><p class="ql-block">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艾叶也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前方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用其治吐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p><p class="ql-block">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p><p class="ql-block">宋代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复道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说明宋代时河南安阳汤阴县产的艾叶质量最好,艾叶普遍被用于灸疗。明代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蕲艾传》一卷,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方及验方 52 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闻名天下。[1]</p><p class="ql-block">据《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大辛,熟则微辛大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临床多用艾灸的艾柱为艾叶制成,其在燃烧的时候,艾叶内含的芳香之气就会缓缓释放出来。其疏散是有特点的:一是芳香疏散的力量非常柔和;二是艾叶的香气收藏得比较好,在燃烧的过程中是有收藏的力量的,微微的包藏着,缓缓向里渗透,并不是散去的。这就是艾灸治病的中医理论依据。艾 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艾叶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由此可见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治病药物。</p><p class="ql-block">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艾叶也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两个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前方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用其治吐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p><p class="ql-block">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p><p class="ql-block">宋代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复道即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说明宋代时河南安阳汤阴县产的艾叶质量最好,艾叶普遍被用于灸疗。明代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蕲艾传》一卷,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方及验方 52 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闻名天下。[1]</p><p class="ql-block">据《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大辛,熟则微辛大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临床多用艾灸的艾柱为艾叶制成,其在燃烧的时候,艾叶内含的芳香之气就会缓缓释放出来。其疏散是有特点的:一是芳香疏散的力量非常柔和;二是艾叶的香气收藏得比较好,在燃烧的过程中是有收藏的力量的,微微的包藏着,缓缓向里渗透,并不是散去的。这就是艾灸治病的中医理论依据。</p> <p class="ql-block">艾灸防疫,古来有之</p><p class="ql-block">在本次疫情期间,艾灸是治疗新冠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p><p class="ql-block">据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日新教授介绍,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毒疫病范畴,病因以湿邪为主,早期病机是湿遏热伏,后期病机是湿毒伤阳。热敏灸既能芳化湿浊、宣通三焦,又可扶阳益气、益卫固表、提高免疫力,因此热敏灸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中有很好的疗效。我们应用“一艾三用方”预防新冠肺炎感染,闻艾香、施艾灸、艾泡脚,一支艾条三种用法组合在一起,以温脾为中心、三焦同治、标本兼顾。通过闻艾香,宣通上焦;施艾灸,扶阳益气、温脾化湿;艾泡脚,温暖下焦。</p><p class="ql-block">医院热敏灸团队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共计 42 人,272 人次,共计时长约为 12240 分钟,并在“定点医院”取得了三个 100%成效,即热敏灸治疗覆盖率 100%、艾灸有效率 100%、患者认可度与接受度 100%。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中增加了热敏灸预防三用方。[2]</p><p class="ql-block">艾叶及其艾柱在民间的应用也行广泛,以新浪博客、微博知名的单桂敏在其博客上发表艾灸相关文章70篇,出版的艾灸书籍获得当当网顾客10万余次好评。</p><p class="ql-block">翻阅古代典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艾草有四种,分别是北艾、海艾、蕲艾、祁艾。</p><p class="ql-block">北艾: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中曾记载道:“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两地的艾最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汤阴者谓之北艾。”</p><p class="ql-block">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镇,所以这种艾草又称为伏道艾。一代名医扁鹊就葬在伏道镇,而伏道艾就种植在扁鹊庙的周围。伏道艾和其他的艾相比,长得高大又茂盛,出绒率极高,药用价值也高。</p><p class="ql-block">对伏道艾最高的赞誉出现在明代。据《汤阴县志》载:“伏道为名医扁鹊的墓地之一,并有著名的艾园……明代官员作词咏艾,立碑记事,称汤阴艾园之艾为药用第一,尊为仙艾。”明代,伏道艾作为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因而被尊称为仙艾,也称“九头仙艾”。</p><p class="ql-block">海艾,与北艾齐名,即产自今天的浙江宁波,只是目前海艾存量不多,品牌还不够响。</p><p class="ql-block">蕲艾,因李时珍的推崇知名。</p><p class="ql-block">祁艾,祁艾与蕲艾读音相同,产自于今天河北省保定安国市。安国古称祁州,所以这种艾草也叫祁艾。</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红脚艾,又被称为“鲍姑艾”,产自广东越秀;河南南阳艾,产量较大;甘肃榆中县产的“陇原艾”,陕西大荔等地均有种植。</p><p class="ql-block">药理研究也证明艾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凝、止血,抗哮喘、抗过敏、镇咳、祛痰,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诱变、抗肿瘤等作用。艾烟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p><p class="ql-block">■艾叶烟熏法:点燃艾条放置于安全的地方,使其自然燃烧释放出艾烟于空气中;一般可持续熏灸30-60分钟,继续密闭1小时,再打开窗通风。建议隔天一次。</p><p class="ql-block">■艾灸法:强身健体,扶正祛邪。艾灸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其中,免疫力下降,防御疾病能力减弱,易于感染,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p><p class="ql-block">图片艾灸防疫,古来有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本次疫情期间,艾灸是治疗新冠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日新教授介绍,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毒疫病范畴,病因以湿邪为主,早期病机是湿遏热伏,后期病机是湿毒伤阳。热敏灸既能芳化湿浊、宣通三焦,又可扶阳益气、益卫固表、提高免疫力,因此热敏灸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中有很好的疗效。我们应用“一艾三用方”预防新冠肺炎感染,闻艾香、施艾灸、艾泡脚,一支艾条三种用法组合在一起,以温脾为中心、三焦同治、标本兼顾。通过闻艾香,宣通上焦;施艾灸,扶阳益气、温脾化湿;艾泡脚,温暖下焦。</p><p class="ql-block">医院热敏灸团队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共计 42 人,272 人次,共计时长约为 12240 分钟,并在“定点医院”取得了三个 100%成效,即热敏灸治疗覆盖率 100%、艾灸有效率 100%、患者认可度与接受度 100%。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中增加了热敏灸预防三用方。[2]</p><p class="ql-block">艾叶及其艾柱在民间的应用也行广泛,以新浪博客、微博知名的单桂敏在其博客上发表艾灸相关文章70篇,出版的艾灸书籍获得当当网顾客10万余次好评。</p><p class="ql-block">翻阅古代典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艾草有四种,分别是北艾、海艾、蕲艾、祁艾。</p><p class="ql-block">北艾: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中曾记载道:“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两地的艾最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汤阴者谓之北艾。”</p><p class="ql-block">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镇,所以这种艾草又称为伏道艾。一代名医扁鹊就葬在伏道镇,而伏道艾就种植在扁鹊庙的周围。伏道艾和其他的艾相比,长得高大又茂盛,出绒率极高,药用价值也高。</p><p class="ql-block">对伏道艾最高的赞誉出现在明代。据《汤阴县志》载:“伏道为名医扁鹊的墓地之一,并有著名的艾园……明代官员作词咏艾,立碑记事,称汤阴艾园之艾为药用第一,尊为仙艾。”明代,伏道艾作为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因而被尊称为仙艾,也称“九头仙艾”。</p><p class="ql-block">海艾,与北艾齐名,即产自今天的浙江宁波,只是目前海艾存量不多,品牌还不够响。</p><p class="ql-block">蕲艾,因李时珍的推崇知名。</p><p class="ql-block">祁艾,祁艾与蕲艾读音相同,产自于今天河北省保定安国市。安国古称祁州,所以这种艾草也叫祁艾。</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红脚艾,又被称为“鲍姑艾”,产自广东越秀;河南南阳艾,产量较大;甘肃榆中县产的“陇原艾”,陕西大荔等地均有种植。</p><p class="ql-block">  药理研究也证明艾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凝、止血,抗哮喘、抗过敏、镇咳、祛痰,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诱变、抗肿瘤等作用。艾烟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p><p class="ql-block">  ■艾叶烟熏法:点燃艾条放置于安全的地方,使其自然燃烧释放出艾烟于空气中;一般可持续熏灸30-60分钟,继续密闭1小时,再打开窗通风。建议隔天一次。</p><p class="ql-block">  ■艾灸法:强身健体,扶正祛邪。艾灸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其中,免疫力下降,防御疾病能力减弱,易于感染,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目的。</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艾灸防疫</p><p class="ql-block">①疑似病例的艾灸方法</p><p class="ql-block">目的:调节免疫力,改善症状</p><p class="ql-block">穴位:足三里(双侧)、气海、中脘</p><p class="ql-block">方法: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每个穴位);气海、中脘:每次选择一个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p><p class="ql-block">频次:每天午后或晚餐前灸一次。艾灸防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疑似病例的艾灸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的:调节免疫力,改善症状</p><p class="ql-block">穴位:足三里(双侧)、气海、中脘</p><p class="ql-block">方法: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每个穴位);气海、中脘:每次选择一个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p><p class="ql-block">频次:每天午后或晚餐前灸一次。</p> <p class="ql-block">②轻型、普通型患者的艾灸方法</p><p class="ql-block">目的: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舒缓情绪</p><p class="ql-block">穴位:合谷、太冲(均双侧)、足三里(双侧);神阙(肚脐)</p><p class="ql-block">方法:合谷、太冲:用艾条温和灸各15分钟;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每个穴位);神阙:用温灸盒灸15分钟。</p><p class="ql-block">频次:上午、下午各一次&nbsp;②轻型、普通型患者的艾灸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的: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舒缓情绪</p><p class="ql-block">穴位:合谷、太冲(均双侧)、足三里(双侧);神阙(肚脐)</p><p class="ql-block">方法:合谷、太冲:用艾条温和灸各15分钟;足三里: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每个穴位);神阙:用温灸盒灸15分钟。</p><p class="ql-block">频次:上午、下午各一次</p> <p class="ql-block">③恢复期患者的艾灸方法</p><p class="ql-block">目的:帮助恢复肺脾功能,增强人体正气</p><p class="ql-block">穴位:大椎、肺俞、膈俞、足三里、孔最&nbsp;</p><p class="ql-block">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p><p class="ql-block">频次:每日一次。&nbsp;③恢复期患者的艾灸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的:帮助恢复肺脾功能,增强人体正气</p><p class="ql-block">穴位:大椎、肺俞、膈俞、足三里、孔最 </p><p class="ql-block">方法:大椎、肺俞与膈俞(或中脘与上脘):用温灸盒灸30分钟;足三里或孔最: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p><p class="ql-block">频次:每日一次。</p> <p class="ql-block">操作方法</p><p class="ql-block">(一)工具和方法</p><p class="ql-block">1.温和灸: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2~3cm),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上述定位。</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2.温灸器灸:选用艾灸盒、灸筒等艾灸工具,在穴位处进行施灸。</p><p class="ql-block">3.穴位熨烫/穴位贴敷(如果艾灸实施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此法代替):在以上穴位处,选用暖水袋、暖宝宝、自发热贴、热盐包等作为工具,在以上穴位上进行穴位熨烫/穴位贴敷。</p><p class="ql-block">(二)体位</p><p class="ql-block">身体平直而不倾斜,点定腧穴后不可移动体位。“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p><p class="ql-block">(三)灸量</p><p class="ql-block">一般每次选取3~5穴,每个穴位持续操作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艾灸总时长30~60分钟,所用艾条1/2~1根。</p><p class="ql-block">(四)灸感</p><p class="ql-block">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皮肤红晕为度。</p><p class="ql-block">(五)操作顺序</p><p class="ql-block">先上后下,先左后右。</p><p class="ql-block">施灸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一) 高热、烦渴等实热炽盛患者不宜自行施灸;</p><p class="ql-block">(二) 艾灸时应选择舒适体位,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施灸部位;</p><p class="ql-block">(三) 保持房间温暖,谨防受凉;</p><p class="ql-block">(四) 艾灸时,取穴要精少、火力要均匀;艾灸过程中,应当专心、细心,通常施灸正确,患者会感觉到病灶或穴位的生理反应,如吸入感、排寒气感等,属于正常治疗反应;</p><p class="ql-block">(五) 年老等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减退的病人,切勿施灸过量,避免烫伤;</p><p class="ql-block">(六)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灸治结束,必须将艾条彻底熄灭,防止死灰复燃,发生火灾;</p><p class="ql-block">(七) 用发热贴热敷时,切勿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须隔层衣服在对应腧穴贴敷;</p><p class="ql-block">(八) 年头越长的艾叶,温通的作用越柔和,作用越持久,通破的力量越大。当年的新艾叶,气比较足,比较冲,但不容易通破淤结。</p><p class="ql-block">(九) 艾灸15分钟,一般的病症通的就差不多了,个别重症可以灸半小时以上。如果来不及煎药的时候,艾灸的作用有时候是可以代替附子的。原因在于,第一艾灸药力缓和,非常持续,能灸很长时间。再就是其气比较芳香清透,可以入脏腑,这一点与附子比较接近。“温阳之药,艾火第一,硫磺第二,附子第三”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十) 艾灸毕竟为一股火气,如果用的多了,也是会上火的。所以,凡阴虚者,不要单纯去灸,而且不要大面积全身用,要局部使用,间断使用,不可连续,以免伤阴。且艾灸后要用滋养的药来调理,养养阴气。</p><p class="ql-block">(十一) 孕妇下腹部穴位避免艾灸。操作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工具和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温和灸: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2~3cm),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上述定位。</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2.温灸器灸:选用艾灸盒、灸筒等艾灸工具,在穴位处进行施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穴位熨烫/穴位贴敷(如果艾灸实施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此法代替):在以上穴位处,选用暖水袋、暖宝宝、自发热贴、热盐包等作为工具,在以上穴位上进行穴位熨烫/穴位贴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体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体平直而不倾斜,点定腧穴后不可移动体位。“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灸量</p><p class="ql-block">一般每次选取3~5穴,每个穴位持续操作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艾灸总时长30~60分钟,所用艾条1/2~1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灸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局部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皮肤红晕为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操作顺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上后下,先左后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施灸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 高热、烦渴等实热炽盛患者不宜自行施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艾灸时应选择舒适体位,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施灸部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 保持房间温暖,谨防受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 艾灸时,取穴要精少、火力要均匀;艾灸过程中,应当专心、细心,通常施灸正确,患者会感觉到病灶或穴位的生理反应,如吸入感、排寒气感等,属于正常治疗反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 年老等反应迟钝或局部感觉减退的病人,切勿施灸过量,避免烫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火烧伤衣物、被褥;灸治结束,必须将艾条彻底熄灭,防止死灰复燃,发生火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 用发热贴热敷时,切勿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须隔层衣服在对应腧穴贴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 年头越长的艾叶,温通的作用越柔和,作用越持久,通破的力量越大。当年的新艾叶,气比较足,比较冲,但不容易通破淤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 艾灸15分钟,一般的病症通的就差不多了,个别重症可以灸半小时以上。如果来不及煎药的时候,艾灸的作用有时候是可以代替附子的。原因在于,第一艾灸药力缓和,非常持续,能灸很长时间。再就是其气比较芳香清透,可以入脏腑,这一点与附子比较接近。“温阳之药,艾火第一,硫磺第二,附子第三”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 艾灸毕竟为一股火气,如果用的多了,也是会上火的。所以,凡阴虚者,不要单纯去灸,而且不要大面积全身用,要局部使用,间断使用,不可连续,以免伤阴。且艾灸后要用滋养的药来调理,养养阴气。</p><p class="ql-block">(十一) 孕妇下腹部穴位避免艾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