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要下大工夫

王辉

<p class="ql-block">  读《红楼梦》是要下大工夫的。</p><p class="ql-block"> 先说小说叙事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第三十七回书说贾政点了学差。书中说贾政“八月二十日动身”,以此推算:“二十一日”探春发起海棠诗社;“二十二日”接湘云来贾府;“二十三日”赏桂花,吃螃蟹,作菊花诗;“二十四日”宝玉令茗烟出去找刘姥姥所说的美女;“二十五日”贾母带刘姥姥等人畅游大观园,栊翠庵喝茶,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二十六日”刘姥姥给巧姐儿起名儿;“二十七日”王太医来给贾母看病,刘姥姥带着一笔数目可观(108两)的银子和一车各样物品回去。</p><p class="ql-block"> 数日之间,诸事相接相连相衬,叙事疏落有致,又左右逢源,滴水不漏。但在阅读中我发现:把原文中的“八月二十日”改为“七月二十日”似乎更为准确。因为书中曾讲“自贾政走后,宝玉更加任意游荡园中,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样的话才能过渡到三十七回以后到四十二回诸事上去,才都能连接起来。当然,这极可能是抄本有误。</p><p class="ql-block"> 乾隆年间,《红楼梦》刊行于世之后,社会反响很厉害。可是官方是不让看的,列为禁书,不准书商刊印。可是这样的好书如何禁得住?越是禁止反而是传播的越厉害!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喜欢《红楼梦》,上至皇室王公,下至贩夫走卒。这样一来,每个阶层的人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层次的差别也很大,对《红楼梦》内容主旨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甚至有的人还很偏执,自己读书的时候,琢磨着该给书中人物一个自己臆想的结局,全然不顾整部书的大旨。那么在阅读、传抄《红楼梦》的过程中,各种错误便以百般的情形出现,类似这样时间问题衔接不到位的,也是不奇怪的。但是,我们今天在研读《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时,就要公允,就要理性,就要客观。不能仅凭好恶心境,过于主观和跟着感觉都不是可取的读书态度,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许多研究者得出的既有结论,客观的,用鉴赏的眼光去阅读《红楼梦》。</p><p class="ql-block"> 读《红楼梦》,需要有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一个悲天悯人的情怀;需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需要有一双勤于记录的巧手;需要持之以恒,反复探查的决心;需要有不急不躁,久久为功的耐心。非如此,是读不懂这部千古奇书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