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放木的人们

徐敬民

我母亲曾经的工作单位,叫“宜都材场”。宜都材场虽冠名“宜都”二字,却属于恩施州。<br> 由恩施——宜都这个组合,人们马上就能联想到800里清江。是的,清江。宜都材场就是通过这条湖北省第二大长江支流,在长达40年里,把恩施昔日的原始森林,搬到了长江中下游,支援了当地的经济建设。<br>把木材从恩施水运到宜都,起坡码放,再按调拨单进行检尺,装上通江达海的驳船,是宜都材场承担的工作。<br>这些被称为“清江放木”的工作,主要有“流送”和“放排”两大工种。<br> “流送” ,是把林场运来的圆木,在恩施送入清江;从恩施至宜都的清江沿线,工人们把困在回水区、溶洞中以及浅滩上的圆木,推入激流,以保证圆木自行漂流完成清江的行程。<br>流送工作是十分艰苦的。他们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即使在寒冷天气,也浸泡在水中,多数都患上风湿疾病。如果洪水突然来袭,撤离不及,则会付出生命代价。我8岁在长阳县,就看到身边的7个叔叔,被68年那场特大洪水夺取了年轻的生命。<br>  “放排”则是把条木捆扎成木排,木排上面还要携带容重比大、浸水后下沉的圆木。工人们驾着木排从恩施到宜都,沿途需经过无数的跌坎险滩,有的跌坎落差达到10米,过坎时排尾竖立,头部则插入水下,几分钟后才能浮出水面。险滩的通道狭窄,稍有偏差,则会撞上巨石,排毁人亡。我第一次体会濒临死亡的感觉,就是4岁左右,由奶奶带着搭乘木排从巴东县南谭河搬家至长阳县城,经过一个跌坎时,木排在水下穿行,就在憋不住气之时,木排恰好浮出了水面。<br> 图片1 清江放排 根据作家贺孝贵写的《按时交货》,画家廖连贵绘成的连环画册《险滩飞渡》,就记录了放排工人们的一路艰辛(见下图)。<br>还有一首歌曲,叫“清江放排”。<br> 图片2 排过险滩 图片3 水下穿行 80年代末,长阳隔河岩修建水电站,河道被堵,“清江放木”成为了一段记忆。<br>  2004年,宜都材场(后更名为恩施州清江林产品公司),被转让给了宜都。<br> 图片4 转让协议 图片5 转让协议 图片6 转让协议 图片7 宜都材场宿舍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