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翰林修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化的定义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最近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杨爱民教授《中华文化》文集,关于什么叫文化?他在书中这样论述 : “文化有两种定义: 广义的文化: 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我倾向于狭义文化的定义,认为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杨爱民教授已经回答了这个议题!我非常满意他对“文化的定义”的结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对于文化的定义许多人答不上来,一次在由太原开住北京的列车上,坐在我对面的俩位在校研究生争论儒家与道家,还有佛家对于文化的定义。争论中不断出现,儒家正面人格理想中的 “君子” ,道家人格理想中的 “至人” ,佛家人格理想中的 “觉者” 。我接了他们的话题,问清楚是老乡,并且都在北京读研究生,我说那你们先从 “君子” 开始研究,因为三者有个共性 “就是大道” ,天地之间有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使人们活得更真实,更自在,更善良,更友爱。于是我加入他们的讨论中了,讨论到中国文化对高深学理比较淡漠,我说也就是你们在校学生注重这些高深理论,到社会谁还注意,除非是做研究的。最后統一认识,是民众的直觉经验与大道人心,集体人格融合在一起了,孔子在《论语》中对于这个问题的两度概括。笫一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二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讲的是通过修身的方式获得人格享受。后来讨论转向历史中的元朝,为什么戏曲从元朝开始辉煌?因为出了个关汉卿,王实甫,马志远,纪君祥所以元杂剧兴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到了要先下车,他们说老先生和您讨论很愉快,下车慢点儿!我挥手道别。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其后这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为此我曾试探性的向所谓的研究生,中文语言文学已经头顶博士头衔的白领讨教过,他们拿出手机百度一下,笑眯眯的说 : “中国当代词典中对文化的定义是,“物质能力和精神能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得意的拿手机给我看。其实我是在拷问他们所学功底是否扎实,这样的研究生,博士白领我不敢苟同,我看他们的水平,写诗词可能他们不懂格律,写一篇好文章也是难为他们了,范围小得可怜。铁饭碗拿到手了,不求上进了。比起火车上那俩位老乡差距很大!当了官就做不了文学家,科学家,官滋生惰性,学朮上就缺少了动力,所以就把文化的定义也忘掉了。靠手机百度回答我的问题,真丢人。如果他是一般平民百姓我是不会提出高深学朮问题的。</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前几年我曾经从余秋雨教授的文章中找到他对文化的定义,读后感觉中国当代词典中对文化的定义有点过时,他对 “文化的定义”是 :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质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 “集体人格”。中国人至少要把中华文化弄懂,记住。查阅资料谁都会,克服惰性,对于定义性质的问题最好不要查询资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当前 “集体人格”是属于文化研究的最高等级。鲁迅先生把集体人格说成是 “国民性”,他是在《阿Q正传》,《孔乙己》,《药》探究的就是集体人格。今天要“改造国民性”,努力把人们引向正面的集体人格。需要学界高精尖人才著书立说,全力伸张正义,推动大学,研究人员,向广大民众传播正能量。从弄懂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定义,延伸到集体人格正确方向,形成集体自信向上的风气,展示中国人的无私爱国魅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国学在21世纪有著名学者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人提出国学,确有救亡,爱国的动机,但是有些国学班在爱国的旗帜下办了起来。我要说的不是如何办国学班的问题,而是国学与爱国不能画等号,抗日战争爆发时,一些文化不高的人积极参加了抗战,军阀,土匪都积极投入抗战,懂得宁愿舍弃自已生命不做亡国奴的大事大非问题。反而是一批 “国学专家”做了汉奸,如罗振玉,郑孝胥,粱鸿志,胡兰成等等。五四新文学里的 “国学专家” 周作人也成了汉奸。他们接受批判时身穿长衫,马褂之类的 “国服” ,证明自已是中国人,却投靠了日本人,衣服不能代表人格。相反,身穿 “西服革履,数典忘祖”的 “西派人物” 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捍卫着民族尊严,有顾维钧,倪征燠等等。穿上国服就是国学专家吗?穿西服就不爱国吗?汉服在唐朝就没什么人穿了。现在有些人穿着汉服,吹牛,什么国医!什么国学大师,茶道也穿着汉服,推销茶叶,穿着汉服手带串珠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汉服盈利模式化。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有些文学家的作品,我看不进去,我努力了,想进入作品中,但越读越麻烦,如xxx的著作婆婆妈妈的絮叨。许多当代作家出的书使人厌烦,只好丢弃。我喜欢张蔓菱的作品,余秋雨的文章,台湾作家林清玄等作家。前辈季羡林,胡适等学朮性论著非常不一般,读一读使人聪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赵本山,小沈阳小品,属于戏谑性质艺术。是对 “枯燥文本"的讥讽,因占领统治地住的是枯燥文本,所以戏谑性质的小品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欢迎。但是这种做法,在艺术,学朮上隐蔽着一些问题,在传播上也隐藏着许多丑陋俗气多方面的问题。在这种戏谑性影响下,有年青人,把正能量的歌曲改成污言秽语的段子,把孔子叫 “赶路老爷”,把司马迁叫 “可怜叔”,把李清照叫 “赵姨”。这对学术是致命的伤害。艺术上是 “有魅力的曲解”。负面影响不小。课堂上不断论述着恶的深刻,善的浅薄,恶的痛快,善的窝囊。课堂变成教坏的课了。这是对大道的玷污。弘扬正气,在前进中扬弃不健康的东西。把全国人民正面的集体人格展示出来!站在世界文化顶峰,让伍千年中华文化扬眉吐气。需要的是爱国,爱国就要有本事,本事是靠努力掌握知识才有的,没有文化,科技如何发展?学习掌握知识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国家做出贡献,为了吃饭很容易,用不着学到博士。许多大学生为了找个工作,而宏图大道没有去想,我告诉我的孙子,如果为了吃饭就上个中专就行了,如果要为国家做事,就要学一个真博士,为国家发展去忘我。到了那时你就忘了吃饭了!</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现在看出点忘我的苗头了,一个个优秀!一个个要学理科,想做栋梁之才,我很看好他们,鼓励他们,做就做高精尖人才,国内学完出国学,学好了赶快回来为国做出成绩。看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要努力多活几岁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