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的意义是什么?肖睿

肖睿

<p class="ql-block">双减的意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肖睿</p><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14日,我聆听了学校郑莎老师做的有关双减的讲座。之后又上网学习了许多有关双减的文件、新闻和知识。感到大开眼界,大长知识。</p><p class="ql-block">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p><p class="ql-block">其实,许多家长对于校外培训及其费用,并不认为是负担。因为在家长看来,学习书本、课本知识,花什么代价都值得。那么是否有必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p><p class="ql-block">我国自辛亥革命后就逐步以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1949年以后又以更新式的学校取而代之。许多辛亥革命以前创立的书院改制成新学校,私塾销声匿迹。但真正地建立科学的教育制度,是从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决定将应试教育制度改革为素质教育制度开始的。</p><p class="ql-block">应试教育是从旧式教育而来。封建时代,直至辛亥革命之前,私塾和书院的教学内容都是四书五经等儒家书目,讲的都是如何维护封建礼制、礼教,维护封建专制。那时读书的目的就是考科举,然后按朝廷的要求做官。因而产生了应试教育的理念。读书人凡学习和科举考试、学校教育无关的东西,被认为不务正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发展兴趣爱好,被认为玩物丧志。书院和私塾除了教四书五经,教写八股文,也不会教与科举考试无关的内容。</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考试的能力,很难有适应社会的能力。</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育,却在新中国的新式学校继续实行了几十年。学生的主要事情,就是每天去做大量内容重复的习题。布置作业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老师是否负责的重要标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成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聪明、优秀的唯一指标。学生除了学到课本知识,学不到任何适应社会的本领。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是高分低能,高学历、低水平的。这样的人才,也是不会适应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p><p class="ql-block">因此,从民族长远计,当年的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专家,相关部门做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是要改革教育模式,使学校教学的知识,是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p><p class="ql-block">郑莎老师在讲座中就谈到,为学生减负,不是简单地从量上减掉课堂教学内容和作业。而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学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减掉的,只是内容重复的作业和练习。让学生不是单纯靠题海战术巩固所学知识,而是以多种方式巩固知识。</p><p class="ql-block">郑莎老师谈到,双减模式下,教师的备课也要改进。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素质。</p><p class="ql-block">各级部门的双减文件中,都要求减掉不合理的校外培训,特别是学科类校外培训,郑莎老师也讲到这一点。</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减,就是要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学足了课本知识,业余时间还在忙于补课,培训如何读书、如何考试。让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走出来,去培养将来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本领。避免成为只会考试,不会做事的畸形人才。</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教育模式,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充实的,科学的。不要变成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学生课上不学课下学。</p><p class="ql-block">当年提出素质教育后,学校都减掉了大量内容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能抽出时间去学习生活实践技能。而当年的教辅材料商店,生意却异常火爆。因为许多家长认为,作业减少了,就无法巩固课本知识,无法备考。所以就要补足作业。而一些老师也认为,学生的素质中,首要的应该是学习的素质。现在提出双减,效应也是如此。许多家长认为,学校的作业和教学内容减少了,就要在业余时间补足。这些都面临着思想观念的变革。</p><p class="ql-block">前一段时间,一个叫魏永康的人的离世,使他的历史再次冲上热搜。</p><p class="ql-block">魏永康的父亲是退伍老兵,母亲是普通售货员,文化不高。</p><p class="ql-block">魏永康的母亲自他上学起,就认为只有拿到当今世界最高文凭才有意义,其它均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所以魏永康学会说话不久,魏母就教他识字、读诗。并使他通过跳级,十三岁就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这期间,魏永康高中时,魏母还在给他洗脸、穿衣,甚至喂饭,原因是怕他速度慢了,耽误学习时间。此外,魏母还不许任何朋友和他交往,认为这样会耽误学习,使学习分心。</p><p class="ql-block">魏永康考上大学,入校就读后,魏母还跟着陪读,包揽了他除吃饭和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务。</p><p class="ql-block">这样做的结果,是魏永康虽然考上了大学,被誉为神童,但是却没有一点自理能力,更不会与人打交道。而这,却是魏母所希望的。</p><p class="ql-block">从湘潭大学到中国科学院深造后,魏永康因为不会与别人交流,论文答辩无法通过,而被劝退。魏母起初却还认为他是因为成绩不好被劝退。感觉为了让魏永康一门心思只用来学习、考试,却换来“这样的成绩”。还对魏永康咆哮一通:“我恨不得你去死,你让我这么多年的付出都化成了灰!”</p><p class="ql-block">很长一段时间,魏母才开始反思,自己畸形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魏永康的影响是负面的。</p><p class="ql-block">魏永康也在工作后,并在干妈的帮助下,学会了一些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p><p class="ql-block">魏家的例子固然极端,但是,和魏母有着类似思想和看法的家长、老师却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只有学习考试需要考到的内容才有意义。去年,双减相关文件出台后,特别是要求减掉过重的作业负担后,就有家长反对之声迭起,文件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许组织书面的期末考试,就有家长表示不理解。好像不考试,读书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p><p class="ql-block">所以,要想真正做到双减,除了制度约束外,最根本的是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要改进。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双减,提质增效。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也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适应社会。</p>

双减

永康

学生

知识

魏母

学习

教育

学校

家长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