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西递古村

凡夫

西递村,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南侧。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br> 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西递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 2000年,以西递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1月,西递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厉史文化名村。2011年5月5日,西递村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2年12月17日,西递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8月26日,西递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1年12月,入选联合国首批“最佳旅游乡村”名单。<div> 西递村存有明清民居300余幢,保存完好的有124幢。这些古民居风格独特,造型优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徽派建筑典范,西递村享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誉。<br></div><div><div> 三句话看懂徽派建筑:<br> 一、青砖黛瓦马头墙:青色的砖、小片的瓦, 配上形状酷似马头的马头墙,这是徽派建筑最大的特点。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封火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古时用来防火防盗。<br> 二、高墙深院小窗户:古时徽商在13岁成年就被“赶”出家门外出经商,家里只有女人、孩子和财产,所以筑起高墙深院、小阁窗,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男主人不在的时候起到防盗的作用。<br> 三、肥梁瘦柱内天井:肥梁是指堂屋中的梁,它的中间又粗又肥,两端略细,形似一条条大大的冬瓜,因此被称为冬瓜梁。瘦柱是指大梁下面,起到支撑作用的柱子。内天井指室内天井,因民居外墙高大而窗户较小,为了解决通风、除湿、采光的问题,每户民居内均建有大小、数量不同的天井,天井上方四边的屋顶都是向里倾斜,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八方流入天井,称为“四水归堂” 意寓“肥水不流外人田”,正是徽州商业文化的体现。<br><br><br><div><br></div></div></div> ▼人杰地灵<br> 公元2000年11月30日,皖南黟县西递村,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区区华夏古村落、一举名扬天下,列于世界文化之林,成为中华民族之骄傲。此乃政府,村民及各界有识之士,热爱文化遗产、珍惜文化遗存、众人聚力之结果。<br> 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值此二十周年之际,特立此雕塑,将695位与世界文化遗产地命名同时出生,现为二十周岁,黪县本地青年的亲笔签名刻于其上,体现“保护遗产、传承文脉、世世代代、人人为之”的重要理念。<br> 黟县人民政府立<br>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