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三章 下篇)

Lancet430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三章 石头城下(下篇)</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div>书接上文,刘瑞恒开始落实蒋介石整理军医教育的想法。</div><div><br></div>记得我们曾说过,中国当时的军医界,是“德日派”西医的一个重要堡垒——从袁世凯创建的北洋军医学堂、到各省开办的一些军医学校(代表性的有四川陆军军医学堂、湖北陆军军医学堂,多为昙花一现,且规模小、不成系统)、速成班等,教员基本上是日派西医。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到部队工作后,也相互援引,结成派系。<div><br></div><div>历史上虽然有伍连德这样的专家试图对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英美化”,但势单力孤,并没有带来什么明显的改变。<br><br>刘瑞恒到了军医学校以后,学校里浓郁的德日气味自然是大大不合他的胃口。在他看来,军医学校的人素质很低,教育和培训既不正规又不严谨。<br><br>学校师生这头,也早就对刘瑞恒的“英美协和系”用人倾向有所耳闻,然而,新任刘校长的手段之果决,还是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德国的指导帮助下实行整军。但在军医领域,任用英美系出身的刘瑞恒来进行大规模建设。</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刘瑞恒到军医学校上任的当天,就宣布:所有的教职员工一律解聘!等待重新选拔聘用;所有的学生必须参加甄别考试,重新进行入学登记。<div><br></div><div>他甚至还宣布了一条令人极度难堪的规定:今后军医学校的男生一律剃光头。<br><br>接下来,刘瑞恒开始给军医学校改教材、换教授、变革教学方法,也拨款增添了不少的仪器设备,一系列措施出台后,学校面貌大变。</div><div><br></div><div>他把中央医院院长沈克非请来,兼任军医学校的教务长;宣布中央医院作为军医学校的实习医院;又从协和医学院和湘雅医学院(皆为美系医学院)请来许多专家,担任各系的教官。</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沈克非(1898~1972)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医学家,学成于美国,工作于协和。1936年曾任南京中央医院院长,抗战期间从事军医管理工作,后任教于国立上海医学院。</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30年代,沈克非曾在陆军军医学校担任教务长,大力推行英美式教学理念,遭遇巨大反弹。</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然而,自晚清时代以来,就深深浸泡在德日医学传统中的军医学校,长期沿用的都是德日系的教学模式,与英美流派在教学体制、教育模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div><br></div><div>刘瑞恒的这种”休克式“教改,让在校学生遭受了重大的心理冲击,引发了强烈的不满、甚至是愤怒。至于刘瑞恒的那个莫名其妙的“男生一律剃光头”的命令,更是让学生感到了人格侮辱。<br><br>1935年的元旦刚过,陆军军医学校就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学潮。学员们走出校门,广泛散发题为《陆军军医学校护校运动宣言》的传单,要求撤换刘瑞恒。</div><div><br></div><div>学员们抨击刘瑞恒并非专业军医出身,对军队实际情况和问题症结缺乏了解,且一人身兼数职,不能专心抓好军医学校的教育。刘瑞恒所聘请的那些讲师(主要指的是沈克非等人),也是满口英语,却根本不懂军医业务。<br><br>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控诉的背后,依然还是医学理念和派系的碰撞冲突。</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军医学校学潮期间,参谋总长朱培德数次派兵,弹压军医师生,两年后,他自己却死在了医疗事故中,真是造化弄人。</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军医学校的学潮,震动了首都朝野,更是直接惊动了蒋介石。蒋是刘瑞恒的最大靠山,立刻致电朱培德与何应钦,要他们协助刘瑞恒整顿军医学校的纪律,给闹事学生们一些颜色瞧瞧。刘瑞恒则直接要求何应钦派宪兵进学校,维持校园秩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处理,无异于火上浇油,年轻气盛的军医学员们更加怒不可遏。从1月4日开始,学生们、以及军医学校同学会(成员们都是军中各级卫生骨干)一连四次发电报给蒋介石,坚持要求撤换刘瑞恒;而蒋也四次致电首都的那些军头们,下令坚决弹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潮期间,有八名学员代表被关禁闭,多名参与学潮的教职员工被辞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闹到后来,高层的将领们都看不下去了,蒋介石也开始对刘瑞恒产生了嫌隙,认为刘缺乏管理能力,以致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陆军军医学校的学潮最后虽然平息了,但是刘瑞恒在学校的威信一落千丈。</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应刘瑞恒之要求,派宪兵进校园弹压军医师生的军政部长何应钦,自己就是留日的,对德日派军医其实较为亲近。次年,军医学校在北平的老邻居——陆军兽医学校——也迁到了南京,何应钦以军政部长之尊,亲自兼任兽医学校的校长,也是当时一奇。</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35至1936年,刘瑞恒继续坚持用“英美系”人员清洗“德日系”的方针,以“整顿军医,提升军医素质和医疗水平”为由,大批撤换军中的“德日系”军医,代之以协和毕业生。<div><br></div><div>各主要部队的军医部门,如航空委员会军医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医处、庐山训练团军医处等,都由刘瑞恒派自己的协和学生担任处长。</div><div><br></div><div>在这两年中,刘瑞恒在军医界完成了对“德日系”的最后扫荡——全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英美系”已几乎无孔不入。<br><br>1936年5月开始,刘瑞恒终于开始走背运了。他曾经得罪的“德日系”医生、军医界人士、中医界人士走到了一起,对刘瑞恒发起了最后一击。一时间,举报他舞弊、贪污的印刷品贴满了整个南京城,各种大小报刊也都以夺人眼球的标题进行跟踪报道,将反刘情绪渲染到了高潮。</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倒刘运动的高潮——1936年南京报纸上要求“彻查刘瑞恒中央医院贪腐”的文章。</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刘瑞恒一介书生,身涉政坛,最后闹出这么多、这么大的动静,是他10年前离开北平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的。</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事情闹了整整半年,才因为“西安事变”的爆发,人们的关注开始转移到别处,才告风平浪静。刘瑞恒已是身心疲惫,对政治彻底失去信心。终于在次年的4月,他陆续辞去了军医学校和卫生部的各项职务,此后的人生渐渐趋于平淡。<br><br>而此时的军医学校,已经在1936年经历了又一次的更名——现在叫“中央军医学校”了——原因是每年的毕业生已经不光是分配到陆军部队了,还广泛地走向了海军和空军。<br><br>另一个变化,则是军医学校由蒋委员长亲自兼任校长(蒋当时有个癖好,喜欢兼任各种军校的校长),刘瑞恒则改为教务长。不过蒋介石从来不来学校,实际上还是由教务长决定各种日常事务。<div><br></div><div>刘瑞恒辞官后,蒋介石召来了当时的广东军医学校校长张建,担任军医学校的新掌门人。<br><br>张建留学德国多年,由他执掌军医学校,是“德日系”在中国军医史上的最后荣光。<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左:军医学校教育长张建(校长由蒋介石兼任,教育长是实际负责人)。</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右:军医署委员严智钟。</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军医学校前后两任掌门人的同框照。1936年至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军医学校始终由张建统领。</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长江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随着刘瑞恒的多年经营,“英美系”在此时已经完全走到了中国西医界、军医界的舞台中央,并抢到了主角的殊荣。<div><br></div><div>英美理念的全面登台,对后半个世纪中国海峡两岸的医学发展,是起到了巨大的正面意义的——这一点,我们确实应当承认。<br><br>至于“德日系”军医与“英美系”的最后一搏,那将是在抗战结束后的上海江湾,而且是八年以后的事了。<br><br>刘瑞恒在1936年之后的行迹,低调却不平凡。总的来说,他回到了自己的原本角色——医学和公共卫生专家——这也是他最游刃有余、最能活出真我的一个空间。</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晚年刘瑞恒</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前往香港组建了“协和药品有限公司”,制造了大量药品运往抗日后方。1942年,刘瑞恒担任国民政府驻美物资采购团代表,利用自己的人脉,为抗战争取到美国援助的数千万美元医药物资。<br><br>1943年2月,宋美龄以治疗荨麻疹名义赴美,希望开展一下“夫人外交”。刘瑞恒为此不遗余力,通过自己与小洛克菲勒等人的关系,成功地帮宋美龄实现了美国国会演讲,并把她送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div><br></div><div>这一切,表面上像是中美两国的官方外交事件,其实背后的关键推手,却是这位医生刘瑞恒。<br><br>1949年刘瑞恒去了台湾,致力于台湾医学教育,推动公共卫生、疫苗接种、流行病防治等基础性工作。1961年8月,他在美国纽约去世。</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43年宋美龄访美,在国会发表演讲,宣传中国抗日,并访问洛杉矶等城市,刮起了“夫人外交”的旋风,在这个背后,是刘瑞恒的默默推动。</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蒋介石在台北为刘瑞恒举办了隆重葬礼;而在大陆这头,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他、或是敢于提到他。倒是有一个人,始终没有忘记刘瑞恒——他就是周恩来总理。<br><br>刘瑞恒和周总理都是天津同乡,刘的大妹刘淑蓉、二妹刘淑英和邓颖超是非常要好的中学同学,相互之间以姐妹相称。邓颖超和周恩来恋爱以后,两人经常到刘家做客,因此周恩来和刘瑞恒也很熟悉。<br><br>周恩来总理与刘瑞恒家人的友情终生不渝,直到1976年总理过世,刘家子弟与周总理、邓颖超的往来都很频繁。建国后不久,周总理就托人给刘瑞恒带话,劝他回大陆。<div><br></div><div>1959年,中央一度计划将北京协和医学院改建为新的“中国医科大学”,希望找一位有国际影响的医学专家来担任校长。周总理又一次想起了刘瑞恒,并给他写了封信,托外交部辗转送到了在美国的刘瑞恒手中。最终,刘瑞恒还是以个人健康理由,加以婉拒了。</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59年,刘瑞恒于哈佛大学中国同学碑前。</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一年,他最后婉拒了周恩来总理邀请其回国的美意。两年后,这位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病逝于纽约。</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张建来到军医学校后不久,“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就爆发了,学校短暂的安宁被再一次打破。<br><br>出身“德日系”的张健校长,即将带领军医学校跋涉千山万水,远赴西南。<div><br></div><div>而“英美系”的刘瑞恒则密召协和医学院的爱国师生离开北平,由林可胜教授接受衣钵,为中国的战地救护殚精竭力、培育人才。<br><br>曾经争斗不止的这两派医学精英,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在贵州扎下营盘,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鲜血,为中国的军医教育保留住星星火种,并孕育出国共双方的众多医学名家来。</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敬请期待下一章:关山万重</b></font></h1><div><font color="#9b9b9b"><b><br></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