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向美而行 ——参观清华艺术博物馆

燕麓

<p class="ql-block">快中午时分,从学校东北门出来,途经清华艺术博物馆,看到有人进出,说明艺博馆开放了。而之前每次来因为疫情是关闭状态。迅速在网上购了票,下午两点来到大门口。</p><p class="ql-block">用了两个半小时,重点观摩了三个展览,分别是王怀庆先生的《纵横说》展览、祝大同先生的钢笔画和工笔重彩,以及“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系列作品。</p> 展览之一——王怀庆先生作品 <p class="ql-block">在一楼,首先观摩了王怀庆先生的作品。王怀庆先生1944年出生于北京,曾用名王怀。是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p><p class="ql-block">以下的话语是他的创作自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纵横是空间也是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 2021年创作自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作品可分为三类:人、物、无人无物。</span></p><p class="ql-block">—— 2010年创作自述</p> <p class="ql-block">《伯乐像》 王怀庆代表作 1980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76×197cm</p><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话说这个伯乐太瘦了。</p> <p class="ql-block">王怀庆从美术学院附中、大学,到研究生,受过严格科班锻炼,早年的具象油画《伯乐相马》及《搏》等赢得了他在美术界的实力派威望。后去美国两年,他说他是带着我的两句话上飞机的:“只有中国的巨人才能同外国的巨人较量,中国的巨人只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他长期驰骋于油画彩色缤纷的疆场,后来却钟情于黑白视野了。这个切入口起先很窄,别人担心他只在桌椅间讨生活,前景堪优。这个切入口像一个山谷的入口,进入之后也许是绝壁死谷,将大哭而回,或柳暗花明,将发现新大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吴冠中《拆与结——说王怀庆的油画艺术》节选</span></p> <p class="ql-block">王怀庆先生早期的几幅画作。</p> <p class="ql-block">他的创作从早期的科班画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思维能够跳脱出传统。现在的创作更注重纵横的结构,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应该是很不容易吧。想想我们普通人,很多的观点和做法一辈子都难以改变,甚至是越老越固执。</p> <p class="ql-block">《行》 王怀庆 1999-2003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12×145cm</p> <p class="ql-block">《出山》 王怀庆 2012-2014年</p><p class="ql-block">综合材料-绘画与装置</p><p class="ql-block">垂直面 600×350cm 水平面 500×900cm</p> <p class="ql-block">《红》 王怀庆 2005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 140×200cm</p> <p class="ql-block">这是关于纵横的一些解读。</p> 展览二——祝大年先生作品 <p class="ql-block">到了三楼,刚好遇到艺博馆的志愿者在给两名学生讲解,我也跟着一同了解了画家祝大年先生的作品。祝先生不仅是位画家,也是我国致力于实用美术——陶瓷的一名教育家。他和吴冠中、黄永玉、袁运甫等先生是一个时期的画家,1973年四人曾一起沿长江写生。</p> <p class="ql-block">祝大年(1916年-1995年)是我国现代陶艺、现代壁画、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授。</p><p class="ql-block">先生15岁就读于国立杭州艺专,18岁转入国立北平艺专后,经蔡元培先生推荐赴日本学习陶艺,师从日本人间国宝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其60年艺术生涯,在他从事的所有艺术门类中,几乎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他主持设计的建国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座高峰;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森林之歌》是中国壁画艺术史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工笔重彩直追古人笑傲西方;他的钢笔画堪称教科书般的经典。</p><p class="ql-block">他在文革期间曾被列为右派,被下放到河北李庄这个地方,相当于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在这期间,他经常是搬个小板凳,坐在村子高处,画了很多反映当时农居生活的钢笔画和工笔重彩。在那个阶段,他的作品依然能看出他的生命力,很多作品将绿色和枣红色运用的很舒服。</p><p class="ql-block">他去世之后,家人将他的作品捐献给了清华,所以他的作品在艺博馆会长久的展出。</p> <p class="ql-block">崂山小景,钢笔画,作于1972年。</p> <p class="ql-block">《崂山小景》 祝大年 20世纪70年代</p><p class="ql-block">工笔重彩 83.5×118cm</p> <p class="ql-block">李村大枣树,钢笔画,作于1972年。</p> <p class="ql-block">《李村大枣树》 祝大年 20世纪70年代</p><p class="ql-block"> 工笔重彩 82.5×118.5cm</p> <p class="ql-block">李村秋实,钢笔画,作于1972年。</p> <p class="ql-block">《李村秋实》 祝大年 20世纪70年代</p><p class="ql-block">工笔重彩 82.5×125.5cm</p> <p class="ql-block">看了祝先生的作品后,我个人感觉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细腻的画家,作品整体感觉传统规整,结构布局很棒,能够把繁杂的树根和杂乱的场景梳理出脉络,比例和谐的共生于作品当中。他的作品也在很符合当时的大环境和审美,例如游轮上的红旗飘飘、标语口号,还有在作品当中增加一些符合少数民族特色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祝大年自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生动”是自由和秩序的辩证统一,有序的运动才是生命力的表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什么是理想的画作呢?我认为应该是远看有气势,近看一花一草,真实可信,抒广大,叙精微,这才是我绘画所追求的。</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一个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还是比较中肯精准的。</p> 展览三——梁思成先生文献 <p class="ql-block">在四楼,观摩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span>系列。这个展览是2021年8月10日开幕的,之前准备了近十个月时间。这个展览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展品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共计362件。所以,机会非常难得。</p><p class="ql-block">梁思成(1901-1972)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他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此展是学界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若丘山的学者,所筹划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展览场景。</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天坛祈年殿屋顶</p><p class="ql-block">1935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期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他的手稿。</p> <p class="ql-block">走出艺博馆,有尽兴而归之感。在艺博馆院子继续转转,拍下这几幅美景,再过一把艺术的瘾。</p> <p class="ql-block">2022,要向美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