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1933老场坊时代的足迹

风车

<p class="ql-block">【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611号</p><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交通】地铁4铁、10号线—-海伦路站,步行约15分钟</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9:00-22:00</p><p class="ql-block">【票价】免费</p> <p class="ql-block">犹豫了半天才决定去探访“血性”建筑—1933老场坊</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说走就走</p> <p class="ql-block">溧阳路上凃鸦墙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1933年老场坊原为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于1933年,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釆用英国进口混凝土,由上海工部局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出资兴建,于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p> <p class="ql-block">曾经被冷落这座废弃的宰牲场终于横空出世,从廉价仓库摇身一变成了文化创意园,成了上海一处时尚地标。</p> <p class="ql-block">有着古罗马巴西里卡风格老建筑,尤其是错综复杂内部空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建筑顶部空间原为“屠宰工艺车间”釆用无梁楼盖建筑结构。</p> <p class="ql-block">去之前查了1933屠宰场资料,感觉吓势势的后背发凉,据说以前这块地方阴气很重!再想起曾经发生在1933老场坊闹鬼事件,让我不寒而栗。</p> <p class="ql-block">想象当初,动物们从地面走至顶部,由地至天,由生至死,空间流线设计体现建筑师对生命极大尊重,即便是它们生命终点,也能感受到建筑师希望它们能去一个更好世界祈愿。</p> <p class="ql-block">其实对于动物临终关怀是一个可以去深究和探讨事情,相比之下,1933老场坊,更多是人的视角来思考如何给更多动物临终关怀。</p> <p class="ql-block">在十九世纪末巴尔弗斯设计有能这样设计指导理念,是相当值得敬佩的。</p> <p class="ql-block">有超过三百根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在建筑方形外围体量中,独立支撑起雄伟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整个建筑立面上能看到典型简洁对称的装饰图案以及机械式几何性空间构筑,明显属于十九世纪末艺术装饰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特征之一,其独具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神秘而富于变化空间。</p> <p class="ql-block">传说有员工在老场坊听到楼梯间有女声发出比较凄厉尖叫,连居住在老场坊附近老人都对老场坊避之不及。</p> <p class="ql-block">灵异事件频发,说是当时有两名保安乘电梯到8楼,到了8楼后有一个穿着很普通女人直勾勾看着二位,两保安以为眼花了,结果电梯应急灯一闪,那女人没了,吓人人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