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借用罗老师第3300天的60秒话语:</p><p class="ql-block">1.话说有人质疑,说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能学到什么呢?下面我看到一条神评论,说,孙悟空拜唐僧为师,能学到什么呢?但至少,从此江湖上再没人随便叫他泼猴。你看,世俗中对于师徒关系是有误解的。</p><p class="ql-block">2.师徒之间,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链条,更是一个认同链条。拜名家为师,更重要的意义是被整个共同体认可。因为人类的某些才能,往往来自于天分而不是学习。</p><p class="ql-block">3.就拿说相声来说,我就听老先生讲过,过去学相声,就是在相声园子里扫地擦桌子,顺便听上几耳朵,一两年后,师父就让你上去自己说,会说的,就直接开始说,不会的,师父就说你吃不了这一行的饭,请你另谋高就。</p><p class="ql-block">4.所以,站在师父的角度看,他的责任可不只是对徒弟负责,传道授业解惑,他是要对行业传统负责,识别好苗子,然后把他领进共同体。</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自己的感悟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没有人天生就会干某个工作,或者并不是准备好了再去干,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今天。既然已经入局,那就用心去做,而且要做的好,既然物质的需求已满足或者已无法满足,那就向心追求吧。昨日课上的感悟,理科学习:讲透,练透,悟透,学透。文科学习:通透,悟透,学透,练透,讲透。在乎一个“透”字。能把教师二字悟透,一切就了然于心了,自然就有了向上、向心和向行的内在驱动力。走过的路,才明白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做,应该怎么做,并不是将个人的价值观横加在青年教师的身上,只是寄希望于诸位。三年规划已过半,再坚持一年半,凡事有始有终吧。仅已此结束今年的工作。假期快乐!!!</b></p> <p class="ql-block">师徒新春茶话会</p> <p class="ql-block">师傅指导徒弟复习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