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809]——定格宋代瓦肆勾栏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宋墓浮雕石刻</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史,有宋一代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但当时宋代民众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娱乐活动等是什么样子的呢?走进四川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有一组宋墓浮雕石刻,可以一寻答案。<div><br></div> 在皇泽寺馆藏文物中,这组宋墓浮雕石刻共24块,无疑是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于1974—1980年间从广元城四周坝子宋墓中出土。每块长2米,宽0.8米,均系由当地黄砂岩石刻成。根据墓内清理出来的买地卷记载:制作年代当为南宋时期,最晚的一座宋墓距今已近八百年历史。<div><br></div> 《戏剧演出图》和《大曲演奏图》共七幅,定格在时空里的大宋乐队,一众乐伎一字排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演奏,宋代的金石丝竹之声,仿佛穿越时空间扑面而来。<div><br></div> 男伎身着圆领长衫系腰带,头戴软帽或硬翅冠。正手舞足蹈表演着;女伎或挽发髻或扎小辫,或罩长披或着短衫,手执擅板,横笛、竖箫、芦笙、唢呐、三弦、手鼓,腰鼓、扁鼓,马锣、桶鼓等站立演奏着。个个形态各异,生动风趣。<div><br></div> 三弦起源于元代,广元宋墓石刻的出土,把三弦的历史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最初流传地区可能就是古代的广元。<div><br></div> 杂剧和大曲,是宋代较为流行的艺术形式,集歌曲、说白、舞蹈于一体,这与简省后的“大曲”,是瓦肆和勾栏内演出的重头戏,也是官商富贾宴饮的一大娱乐项目。宋墓石刻这组杂剧和大曲的雕像,说明当时广元境内墓主人生活的时代,富庶人家流行看杂剧和大曲。<div><br></div> 《墓主生活图》、《庖厨图》和《侍宴图》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写照,与石刻一起出土的还有买地券,记载了墓主人的部分信息,揭开了墓主人当时的生活面纱。<div><br></div> 《墓主生活图》中,有抬轿图,椅轿图,牵马图,庖厨图,夜梦图,念佛图,焚香图等,其中《庖厨图》有两幅,一图有女仆二人,一女挑水,一女坐灶前用竹筒吹火,灶边有柴禾,锅上放蒸笼六格,生动传神。<div><br></div> 那幅《飞壶酌酒侍宴图》尤其生动传神,一张饭桌有罩有桌幔,桌上有酒盏果盘,侍女立侍左右,屋内陈设、房屋装饰,以及雕刻的花卉和瑞兽,可以看出主人生前富裕的生活,高雅、廉洁的精神追求。辅有桌围的桌子上,置执壶、瓜果、食盒等,但无侍者,酒壶悬空,似有“隐身人”在酌酒于杯。构思奇巧,引人妙思。<div><br></div> 《孝行故事图》共有五幅,均取材于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孟忠哭笋”,“乔庄打柴”,“董永别妻“,“扼虎救父”等孝行故事,展现了古代“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意在宣扬孝道,弘扬传统。 《男女武士图》中,人像高约1.45—1。51米,男武士戴头盔,穿虎头铠,手执长钺,浓眉亮目,威武而怒。女武士头戴女冠,身着软甲战袍,手执长钺,眉目传神,肃穆端庄。<div><br></div> 《四宿神兽图》中,有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四兽。相传为威镇四方,避邪荣昌之神兽。<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谢谢浏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