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德國歷史輝煌的遺跡-德國波茨坦忘憂宮

Lily King

<p class="ql-block"><b>題記——</b></p><p class="ql-block">18世紀末以前,德國既不是帝國,也不是主權統一的國家,而是一個由350個諸侯國和上千個小領地構成的地帶。</p><p class="ql-block">當時境內有兩個較有實力的政權,一個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另一個是普魯士的布蘭登堡王朝。</p><p class="ql-block">普魯士的布蘭登堡王朝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呑併了不少小邦國,從此,18世紀著名的腓特烈威廉二世便登上了歷史舞台。</p><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於1740年登基成為普魯士國王之後,從歐洲各地召集一流的建築師,於1744年在波茨坦興建了一座宮殿,它就是流傳至今的“忘憂宮”。</p><p class="ql-block">忘憂宮位於德國首都柏林近郊的波茨坦,這座名為“忘憂”的美麗宮殿,與德國近代戰火不斷的歷史,正好構成極為鮮明的對比。</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b></p><p class="ql-block">忘憂宮是腓特烈二世的私人宮殿。當年腓特烈二世不但在此遍植葡萄,同時還命令建築師克諾伯斯多夫依照他的藍圖規劃,在這裏建造了佔地293萬平方米的避暑夏宮“忘憂宮”。</p><p class="ql-block">按照他的設想,忘憂宮<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止是豪華的宮殿,也</span>應該是隱秘的私人會所。他以一種混合晚期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的建築風格來修建其宮殿內外,使之成為德國境內唯一具有雙重風格的18世紀建築群。</p><p class="ql-block">這座宮殿的特別之處是建立在沙丘上,所以又被稱為是“沙丘上的宮殿”,Sans Souci Palace 同時也是“無憂無慮”的意思,這樣譯成中文便成了“忘憂宮”。</p> <p class="ql-block">忘憂宮入口處的路旁,矗立著一個高大的風車,旁邊的牆壁上布滿了綠色的爬藤植物。如今,這一座高大、古老的風車,也成了這座宮殿打卡的地標。</p> <p class="ql-block">從風車旁邊的大門走進去,便可見到高聳、用綠色鐵條架成的立體拱門。門拱上各有一個光芒四射的金色太陽裝飾,太陽中間還有個微笑的臉龐,彷彿是在歡迎每一個遊人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葡萄園】</b></p><p class="ql-block">忘憂宮前是一片鋪有132級臺階的葡萄園,再往前方側是一個中央噴水池和巴洛克風格的御花園,在噴水池四周林木茂盛,還有400尊姿態各異的白色大理石藝術雕像散置在綠林間,讓人目不暇接,很難逐一欣賞。為了保護這些雕塑品,現在都以復制品取代了。</p> <p class="ql-block">其中依著山坡開闢出階梯形的六級臺地,專用來種植葡萄,用大帝的話來說,忘憂宮就是他在“葡萄山坡上面的小屋”,可見大帝是有多愛葡萄。</p> <p class="ql-block">忘憂宮的四周被茂盛的森林和成片的葡萄園所環繞,整個環境顯得非常僻靜。</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御花園-1】</b></p><p class="ql-block">在花園的最高層是忘憂宮大殿,外觀為淡黃色,正面寬213米,內有好多漂亮雅緻的房間。正殿中部為半圓球形頂,兩翼為長條椎脊。殿正中為圓廳,門廊面對大噴泉,那裏有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御花園。</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御花園-2】</b></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御花園-3】</b></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忘憂宮是由德意志歷史上赫赫有名、功勛卓越的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ll,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曰)於1744年動工興建。相傳建造這座宮殿與他自己的不幸婚姻生活有很大的關係。</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在年青時迫於其父親腓特烈•威廉一世的壓力,很不情願地與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個遠房親戚伊麗莎白公主結了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婚後倆人基本上一直分居,只是在家族節慶場合才一同現身,當然是倆人也沒有子嗣。</span>在其父臨終前,他向父親發誓不會對伊麗莎白不忠。</p> <p class="ql-block"><b>【中國茶亭】</b></p><p class="ql-block">在18世紀普魯士曾刮起一陣中國風,所以在忘憂宮的御花園內也不例外,還藏有中國陶瓷的中國茶亭和龍屋,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p> <p class="ql-block">這個被稱為是“中國茶亭”的亭子,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頗為特別,亭子四周站著的是歐洲人眼中的“中國人”雕像,明清混搭的服飾,西洋人的面孔,手拿各種樂器,組成了一支“國際樂隊”。🤭</p> <p class="ql-block">當年作為飲茶之外的圓形龍屋,建築四周圍繞著身穿中國服式的金色西方人物雕像,中西合壁的形式令人莞爾。</p> <p class="ql-block"><b>【忘憂新皇宮-1】</b></p><p class="ql-block">忘憂宮建築群及花園除了位於東側的忘憂宮之外,還包括西側的新皇宮和中間後方的新花園等。新皇宮始建於1763年,被腓特烈二世視為“創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b>【忘憂新皇宮-2】</b></p> <p class="ql-block"><b>【忘憂新皇宮-3】</b></p><p class="ql-block">在忘憂宮花園西側的新皇宮是一座紅色的巴洛克式建築,中央頂端有座巨大的圓頂,內部共有100多間房。從腓特烈威廉二世到1918年間,這裏都是德國皇帝的宮邸。</p> <p class="ql-block"><b>【忘憂新皇宮-4】</b></p> <p class="ql-block"><b>【宴客大廳-1】</b></p><p class="ql-block">新皇宮其中有四間是龐大的宴客大廳。以大量的貝殼、珊瑚、珍貴的珠寶和琥珀來裝飾。</p> <p class="ql-block"><b>【宴客大廳-2】</b></p> <p class="ql-block"><b>【宴客大廳-3】</b></p> <p class="ql-block"><b>【宴客大廳-4】</b></p> <p class="ql-block"><b>【日耳曼花園】</b></p><p class="ql-block">19世紀初期,忘憂宮花園除了每一座宮殿前的花園,忘憂宮裏還有許多獨立的花園,其中以威廉六世為紀念腓特烈二世而建的日耳曼花園和西西里花園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b>【西西里花園】</b></p><p class="ql-block">日耳曼花園內植滿了高大的針葉樹,感覺既幽靜又神秘;西西里花園則以棕櫚樹、龍舌蘭和卡巴麗的花朵展示出一片南意大利風情。</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殿-1】</b></p><p class="ql-block">忘憂宮殿是一座黃色的巴洛克式宮殿。在啟蒙主義的影響下,這座宮殿並不強調皇家特有的豪華氣派,在規模及面積上都比一般宮殿小巧許多。</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殿-2】</b></p><p class="ql-block">宮殿內部以輕快的洛可可風格裝飾,雖然由建築師克諾伯斯多夫設計,但幾乎全在腓特烈二世的監督下完成,因此也稱為腓特烈式的洛可可風格。</p> <p class="ql-block"><b>【忘憂宮殿-3】</b></p><p class="ql-block">在宮殿的黃色外牆上,面朝花園的落地長窗拱頂兩邊,分別裝飾有36位高大酒神的浮雕,個個表情豐富、神態各異。</p> <p class="ql-block"><b>【油畫長廊】</b></p><p class="ql-block">由宮殿正面進入後,首先是要走過一個狹窄的長廊,這是一個掛滿油畫的長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懸掛了許多法國洛可可畫派畫家的作品,這些都是腓特烈大帝的藏品。</p> <p class="ql-block"><b>【首相廳】</b></p><p class="ql-block">宮殿中有瑰麗的首相廳,其天花板上的裝璜極富想象力。廳內四壁鑲金,光彩奪目,宮殿東側有收藏124幅名畫的藝術畫廊,多為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卡洛洛吉歐和西班牙魯本斯的作品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b>【大理石廳-1】</b></p><p class="ql-block">位於宮殿正中的大理石廳是忘憂宮的核心精華,也是腓特烈二世宴客的廳堂;穹頂就象一張精心編織的金色大網,使來客一仰頭就受到了視覺轟炸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b>【大理石廳-2】</b></p> <p class="ql-block"><b>【大理石廳-3】</b></p> <p class="ql-block">彩石拼花的地板更是別具一格,葡萄藤盤繞的姿態曼妙優雅,掛著飽滿的果子,形象逼真,好像可以隨手就從地上摘一串品嘗。</p> <p class="ql-block"><b>【大理石廳-4】</b></p> <p class="ql-block"><b>【腓特烈威廉二世畫像】</b></p><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於1740年登基成為普魯士皇帝之後,通過不斷地發動戰爭,對外侵略擴張,於1785組建了由15個德意志聯邦國共同組成的諸侯聯盟,在短時間內便躋身於歐洲列強之中。</p> <p class="ql-block"><b>【音樂廳-1】</b></p><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生前是音樂發燒友,尤擅長笛,還會作曲,宮裏當然得有一間華美的音樂廳,正中擺著的就是大帝用過的譜架和長笛。他除了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還是一名作家和作曲家,其代表作有《C大調長笛協奏曲》。</p> <p class="ql-block">畫家門採爾的名作《腓特烈大帝在忘憂宮的長笛演奏會上》。以吹笛的大帝為核心,身邊貴婦名媛環繞,崇拜的目光聚焦於專注的大帝。巴赫的長子菲力普是宮廷樂師,每晚彈奏古鋼琴為大帝伴奏。</p> <p class="ql-block">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其實當年無憂宮還有個別號叫“無婦宮”,宮裏只允許大帝精心挑選的男性客人居住,座上客都是才子俊傑,比如音樂家巴赫和哲學家伏爾泰。</p> <p class="ql-block">畫中的兩位年輕女士何以享受特殊待遇?因為她們是大帝的姐妹;王後則被禁止踏入宮門,只是名義妻子,獨守空房;而大帝尊守對父親的諾言,也沒有情婦。</p> <p class="ql-block">音樂廳的天花板是典型的洛可可風格,蔓生著金色的葡萄藤,中心好像是…?你沒有看錯,正是一張精致的蜘蛛網,這種裝飾聽說在當時是十分流行,象徵著清新的田園氣息。</p> <p class="ql-block">為了進一步凸顯大帝喜愛大自然的情調,建築師在天花板上還配上了“獵狗捉兔子”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b>【書房兼閱讀室】</b></p><p class="ql-block">腓特烈大帝除了喜歡長笛,還酷愛閱讀。這位從小響往法國文化的“哲學國王”,每天花1-2個小時寫作,談論的話題包羅萬象;《百科全書》、孟德斯鳩《法的精神》和所有法國啟蒙家的論著都是他的愛好。</p> <p class="ql-block"><b>【小型會客室】</b></p><p class="ql-block">會客室的牆上鑲嵌著中國風的裝飾畫板,也是當時高級裝修的時尚元素,畫中人物都是同時代的清朝打扮,有的射鷹,有的遛鳥。</p> <p class="ql-block"><b>【客房】</b></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是客房,床品、幔簾、牆布和椅子都是清一色的粉底條紋布藝,頗具現代的幾何圖案之美。</p> <p class="ql-block"><b>【腓特烈二世臥室】</b></p><p class="ql-block">接下來是淺綠色基調的臥室,也兼作大帝的書房,牆壁上掛著大帝的畫像,眼神睿智又堅毅,是他最喜歡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來個特寫</p> <p class="ql-block">這把椅子也是大帝喜愛的椅子。1786年,年界七旬的大帝就是坐在這把扶手椅子上,安然進入了天國,就象他所期望的,“死得象個國王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b>【花房-1】</b></p><p class="ql-block">花房是忘憂宮最有特色的房間,一盞白玫瑰花燈從天花板垂吊而下,葡萄藤繞牆壁上攀爬,綴滿了美好的鮮果,石榴、桃子、還有大帝最愛的櫻桃。</p> <p class="ql-block"><b>【花房-2】</b></p><p class="ql-block">這個房間的功能一定是為了充分滿足大帝的童年對仙境花園的各種幻想:睡在鮮花盛開的葡萄架下,一伸手就能摘到自己喜歡的各種水果,頭頂上飛著美麗的鸚鵡和白鸛,一只可愛的猴子在身邊蹦來跳去。</p> <p class="ql-block"><b>【花房-3】</b></p><p class="ql-block">水靈靈的花朶和果實,都是精美的木浮雕,還有蹲在葡萄藤上面的小猴子,活靈活現。</p> <p class="ql-block"><b>【花房-4】</b></p><p class="ql-block">花房裏有一張小床,在這間房裏,伏爾泰應邀住了三年。他和大帝曾經跨國通信42年,這兩個人——西方最偉大君王和最偉大的哲學家,相互仰慕。</p><p class="ql-block">書房有展示《伏爾泰與腓特烈大帝書信集》,這是歐洲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瑰寶。在跌宕歲月中的通信被威爾•杜蘭特評為“幾乎每一句話都值得一讀”。</p> <p class="ql-block">洛可可式建築的基本特點可以概括為16個字:“纖弱嬌媚、華麗精巧、甜膩溫柔、紛繁瑣細”。表現了沒落貴族階層頹廢、浮華的審美理想與情結。</p> <p class="ql-block">他們既受不了古典主義的嚴肅理性,也厭倦了巴洛克式的喧囂放肆,於是轉而追求華美與閑適。據稱後來這種風格還擴展到了繪畫、雕刻與音樂和文學領域。</p> <p class="ql-block">這座融合晚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築風格的宮殿,建成之後果真成為腓特烈二世的“忘憂樂園”,這裏舉辦過無數次豪飲歡宴;後來又幸運地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蹂躪,成功地保存至今,以其精美無比的建築形式成為今天德國建築史上的藝術瑰寶之一。</p> <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lily(手機隨拍)</p><p class="ql-block">文章編輯/lily(歷史資料來自綱絡)</p><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瀏覽賞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