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趣的客家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十一年前,我和老伴毕业分配到蕉岭县工作。八月的一天,一大早我们从广州坐汽车前往蕉岭县。坐了整整十三个钟头的汽车,终于在临晚六点多到达梅县,当晚我俩只好寄宿车站旁的梅县旅店,等第二天上午再乘车去蕉岭县委所在地——蕉城。</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就被一声声响亮的叫买声吵醒,“di boi you niao mai mo?” 因我爱人原籍大埔县懂客家话,我就问她“那大婶在喊什么哦?”爱人告诉我,那大婶在买尿,她是问,巷子里面有尿买吗? 呵呵,原来这像唱歌一样的叫喊声,是买尿的啊。我这也第一次知道人的小便是可以卖的!这同时也学会了第一句客家话!</p><p class="ql-block"> 到大坝“tai cu hang"的广福中学任教后,五、四青年节那天,老师们带学生到乐干劳改农场和驻场解放军部队联欢,部队特杀猪热情的招待我们师生。在当时那缺钱少食、什么都要凭票购买的年代,有肉有菜,干饭馒头任吃,像过年才能有的事,是多么爽歪歪的哦!饭后,我身旁的候老师就耳语我,“老韩,你知道什么叫“you bia”吗?说完就用手指着一个背靠墙坐地的学生说,他那样子就是客家话里所称的“油壁”,就是形容吃得过饱后一时难以太过走动、做作,只好这样靠墙坐着一小段时间,也算是有点享受的吧! 哈哈😊,这又是我学到的一句客家俚语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句更有意思,且形象真切的客家俚语是——an mo han dou zi ga loi </p><p class="ql-block"> 这句俚语是我在一次业余时的篮球赛中学到的。有一天,我们中学的几位老师和来学校聊天的小学老师打篮球。比赛中,教英语的刘老师常常是一拿到球后,都不及时把球传去蓝框下没人防守的孔老师,自己却从中场一直把球硬要带去蓝框下,结果把球给弄丢了,硬是把快到手的2分给弄丢了。而且,刘老师每每和大家打蓝球时,总会是这样不考虑大局的一再去表现自己。当时,又是同场的候老师告诉我,老韩,你知道什么叫“an mo han dou zi ga loi”吗?像刘老师这样的,只顾表现自己不考虑和他人合作的做法,就是这句话的意思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学的一门现代汉语中,有讲到我国四大方言里,各语言系统的规律、方法。因此,在广福中学时,我只用了半年左右就学会用客家话讲课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客家学生讲普通话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对客家话里有的字词读音和普通话本是相同的,但他们却是要“反”过来读。如“太与大,发音搞不清楚”之类等。本来,客家话就是保留有很多很多古代中原话的,现在许多字的发音跟我们所说的普通话还是相同的。但人们一说到太、大时,总是把大(da)读成(tai),把大家说成(tai ga),把太阳读成(da yang)… 在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时,我反复告知他们,这句每个字词读音,跟我们所说的普通话的发音都是相同的。但不知为什么的,他们每读到太久时,总是把它读为(da jiu)。为此,我每次测试时,总是要出一条区别大家、太阳、太久读音一类的试题去考学生。反复的出这一条试题,目的就是为了能帮他们纠正“太、大”读音分不清楚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客家话是很好学、容易学会的,客家话里保留着很多古中原的语话,如,我们在读唐诗宋词时,好多的“韵脚”用客家话去读时就才能感到“压韵”,这就是一明证。因此,学客家话或者是客家人学普通话,首先要了解客家话与古中原话的共点和不同点,搞清发音的规律并找出区别的方法就可以的了。</p><p class="ql-block"> ……辄此,算是我这个客家“coi long”自学客家话的片语回忆吧。</p><p class="ql-block"> 客家的风光好!客家的风情和客家人的宽广胸襟更令我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