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东凤村仿古建筑☞乡贤庄成茂先生兄弟昆仲的别墅“驷马拖车”《永安里》

程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广东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广东省潮汕地区,包括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潮汕民居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不少专家名流的赞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潮汕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光绪《潮州志》:潮汕人“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重祀田”清代张海珊《聚民论》中写到“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他们“皆聚族而居,族皆有祠,此古风也”。潮汕村寨到民居,选址相当讲究,首先要找相地先生起卦,选“穴”一般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围寨的建造先会从环境的角度考虑,比如在蟹地建八卦形的围寨,鼎地宜建圆形寨,蛇地也会考虑建椭圆形寨,‘虎地’一般会盖成方形寨等等。依地理形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力求和环境的统一合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在有山的地方,会利用山岳作为靠山,以远峰作为朝向,采取坐实朝空、负阴抱阳布局;在近水的地方,以水为护卫形成了各种形状的村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的形式是下山虎与四点金,下山虎在当地也称爬狮,下双虎,它是三合院的形式,四点金是一种四合院形式,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作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是一种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些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称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有“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潮汕民居中,“下山虎”是随处可见的一种样式,也是潮汕“府第式”民居的最基本构成单位。“下山虎”又名“爬狮”、“双跑狮”,是由三面房屋和一面墙壁组成的;正屋为三开间居中,中央开间是“大客厅”,两侧各有一间“大房”;正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一间一开间的“厢房”(俗称“伸手”与“大房”连接;前为高墙,墙上开门,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下山虎”还有一种样式:大门侧开,占去一侧的“伸手”位置,称为“单跑狮”,也有因用地的限制,厢房为单泻水屋顶的廊房形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在潮汕民居建筑中,厅堂尤为重要。前厅是一家之门户,是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地方;中厅是交友会客、宴请亲朋和举行习俗仪式之处;后厅是敬长拜祖,表达孝心之地。厅堂通常是家庭成员共同参加各种活动的地方,然而,在多数场合下,厅堂也是家长行使权利或发挥影响之地,厅堂的使用与家长的主要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厅堂在住宅中的地位就像家长在一家之中的地位一样,在分等级正名分时,它理所当然地居于首位,成为了住宅的主要轴线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祠堂是一宗族供奉祖先的场所,一个村寨大都以祠堂为中心,祠堂先建,再围绕祠堂建设其他民居。潮人很重视祖宗崇拜,祠堂的建筑大都要经过扶箕,取得祖先“同意”,且祠堂修建时的尺寸都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本地营造法,每寸每尺都有有严格的规定,把几乎所有民居装饰艺术都在祠堂上展现,这反映了潮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孝思,又是潮人精益求精的体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潮州建筑的色调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上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在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居住活动舒适凉快。民居建筑内部空间讲究聚气、通风和遮阳,梁柱架叠,层层推进,重线条分割而纤细秀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潮汕民居从外到内极重装饰,而且追求豪华、典雅,其最大限度地对潮州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进行了整合,有些建筑为了达到装饰效果甚至不惜重金,这使得潮汕民居的外观十分富丽壮观,厅堂内更是金碧辉煌,所以自古就有“潮州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潮汕民居又称潮汕建筑、潮州古建筑,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广东省东部的传统民居建筑,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潮汕乡村至今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村寨规模十分巨大,它们大多以宗祠为中心,次要建筑围绕宗祠展开,相连形成外部封闭而内部敞开的建筑群体,发展出诸如“下山虎”、“百凤朝阳”、“四点金”、“五间过”、“驷马拖车”、“百鸟朝凰”等多样的建筑形式;这些中轴对称、向心围合的以天井为中心的民居建筑,其源头大多可溯至唐宋,是古代世家大族居住的“府第式”民居体系在潮汕地区的迁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潮汕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汕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的融合,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无论在建筑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与宫殿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说。[3]据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为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陪同朋友参观潮阳西胪东凤仿古建筑☞庄成茂先生兄弟昆仲的别墅《永安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庄成茂(1958.7-)汉族,广东潮阳东凤人。第五届深圳市人大代表、罗湖区人大代表。1974年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房地产EMBA、美国北弗吉尼亚大学MBA,现任深圳市龙园山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96年8月 创立深圳市龙园山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1999年起任 深圳市龙园山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龙园山庄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起任 珠海市龙园山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珠海市龙园山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起任 (香港)万德专业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起任深圳新辉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是“特区拓荒牛卅载竞风流”上榜者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庄成茂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捐资800万修建布吉石芽岭生态公园;十多年坚持到社区访贫问苦,为罗湖100多户困难家庭订阅报纸;成立“深圳市罗湖区慈善会成茂基金”,累计捐款200万元,用于结对帮扶百岁老人、贫困学生;捐资500万元成立家族慈善基金会;在家乡捐建学校,捐资兴建水利工程;远赴西藏灵芝捐资 40 万建乡卫生院;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100 万、玉树地震灾区捐款 50 万……爱心之举不胜枚举。他还发动社区居民和公司员工,成立了义工队,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养老院慰问活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树高千尺,根脉相连,情系故土,爱洒桑梓。近日,由潮阳西胪乡贤捐资3700万元改建的东凤学校新教学楼落成交付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焕然一新的课室宽敞明亮,多媒体教学生动有趣,新的学期,东凤学校的学生们走进新课室,开心又激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东凤学校是一所中、小学一体办学,规模较大的农村公办学校,原校区始建于1986年初,是西胪学生人数较多9的学校之一。2009年,原小学部教学楼经鉴定为危楼,一直借用初中部的教学楼。随着乡村人口逐步增多和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办学要求,原有校舍已无法满足办学需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原来小学部的教学楼只有两层,而且非常狭小,在学生的人数增加的情况下,一个班级可能要挤上六、七十名学生,严重地影响了办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东凤学校负责人林学鹏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为改善教学环境,西胪镇委镇政府积极发动乡贤反哺教育事业。乡贤庄成茂先生获悉后,慷慨解囊,捐资3700万元改建东凤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成4栋五层的教学楼和一栋六层的宿舍楼,配套教室、图书馆、多媒体功能室等,可以容纳1800名学生就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在各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发动乡贤反哺家乡教育事业,乡贤庄成茂获悉后,捐资改建东凤学校,为我村创造了更好的育人环境。”西胪镇东凤村党委书记庄钦水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现在改建成新楼房之后,我们各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平台,增加了新的课桌椅,各种各样的电教、新的教学设备,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现在我们小学部能容纳学生1480名学生,教学班26个,总体的办学质量,我相信随着环境的改善,会越来越好。”林学鹏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新校区的建成,为东凤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广阔的的平台。“我们会自我加压,逐梦东凤,不负韶华,有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有广大师生的拼搏与奉献,东凤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林学鹏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