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苏轼

天生行者

<p class="ql-block">苏轼</p><p class="ql-block">北宋文学家、书画家</p><p class="ql-block">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p><p class="ql-block">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p><p class="ql-block">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p><p class="ql-block">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p><p class="ql-block">本名:苏轼</p><p class="ql-block">别名:苏东坡、苏文忠、苏仙、坡仙、苏玉局</p><p class="ql-block">字:子瞻、和仲</p><p class="ql-block">号:铁冠道人</p><p class="ql-block">所处时代:北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人生经历】</p><p class="ql-block">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p><p class="ql-block">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p> <p class="ql-block">【进京应试】</p><p class="ql-block">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p><p class="ql-block">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p> <p class="ql-block">【名动京师】</p><p class="ql-block">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p><p class="ql-block">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p><p class="ql-block">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p><p class="ql-block">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p> <p class="ql-block">【自请出京】</p><p class="ql-block">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p><p class="ql-block">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p> <p class="ql-block">【徙知徐州】</p><p class="ql-block">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使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不时泄出,城墙即将被洪水冲毁,富有的百姓争相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会动摇,我和谁来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能冲毁城墙。”驱使富民重新回到城里。苏轼到武卫营,呼喊士兵长官说:“河水即将冲毁城墙,事情危急,虽然你们是禁军,但也请你们为我尽一点力。”士兵长官说:“太守尚且不躲避路上的洪水,我辈小人,应当效命。”带领他的士兵们拿着畚箕铁锹出来,修筑东南长堤,头起戏马台,尾连着城墙。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墙露出水面仅仅只有三版那么高。苏轼搭建小草屋住在城墙上,路过自己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又请求征调明年夫役增筑徐州旧城,修建木质护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苏轼在《上皇帝书》中说:“及移守徐州,览观山川之形势,察其风俗之所上,而考之于载籍,然后又知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也……州之东北七十余里,即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而兵卫寡弱,有同儿戏。”</p><p class="ql-block">苏轼在徐州期间,建苏堤、筑黄楼、种植青松、访获石炭,于徐门石潭祈雨,于徐州汉高帝庙祈晴,于萧县雾猪泉祈雪,与弟弟苏辙会宿于逍遥堂百余日,“同泛清河古汴”,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苏轼对王巩说:“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苏轼离开徐州之际,卜田徐州城南的尔家川,“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27]称“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p><p class="ql-block">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p> <p class="ql-block">【乌台诗案】</p><p class="ql-block">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p><p class="ql-block">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被贬黄州】</p><p class="ql-block">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p> <p class="ql-block">【东山再起】</p><p class="ql-block">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p><p class="ql-block">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p> <p class="ql-block">【二任杭州】</p><p class="ql-block">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p><p class="ql-block">元祐五年(1090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病坊,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苏轼看到茅山有一条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疏浚这二条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成长堤以来往行人。吴地百姓种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苏轼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水草不再生长。把种菱的收入备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费用,取救济荒灾剩余的一万缗钱、万石粮食;以及申请得到的一百张僧人度牒用来雇募民工。长堤筑成,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p> <p class="ql-block">【流落儋州】</p><p class="ql-block">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即元祐六年八月,又因为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p><p class="ql-block">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p><p class="ql-block">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p><p class="ql-block">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p><p class="ql-block">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p> <p class="ql-block">【身逝常州】</p><p class="ql-block">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p><p class="ql-block">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p> <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诗作</p><p class="ql-block">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p><p class="ql-block">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p><p class="ql-block">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p><p class="ql-block">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p><p class="ql-block">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p> <p class="ql-block">【苏轼诗文作品】</p><p class="ql-block">《春宵》 </p><p class="ql-block">《后赤壁赋》 </p><p class="ql-block">《和子由踏青》 </p><p class="ql-block">《雪后北台书壁》 </p><p class="ql-block">《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p class="ql-block">《海棠》 </p><p class="ql-block">《上元侍宴》 </p><p class="ql-block">《望海楼晚景》 </p><p class="ql-block">《和子由渑池怀旧》 </p><p class="ql-block">《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p><p class="ql-block">《花影》 </p><p class="ql-block">《题西林壁》 </p><p class="ql-block">《有美堂暴雨》 </p><p class="ql-block">《饮湖上初晴后雨》 </p><p class="ql-block">《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p><p class="ql-block">《赤壁赋》 </p><p class="ql-block">《游金山寺》 </p><p class="ql-block">《惠崇春江晚景》 </p><p class="ql-block">《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p><p class="ql-block">《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p><p class="ql-block">《东栏梨花》 </p><p class="ql-block">《赠刘景文》 </p><p class="ql-block">《石苍舒醉墨堂》 </p><p class="ql-block">《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p><p class="ql-block">《新城道中二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诗作】</p><p class="ql-block">题西林壁</p><p class="ql-block">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远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p><p class="ql-block">横看: 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p><p class="ql-block">侧: 侧面。</p><p class="ql-block">各不同: 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p><p class="ql-block">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p><p class="ql-block">缘: 因为;由于。</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p><p class="ql-block">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p><p class="ql-block">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p><p class="ql-block">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p><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p><p class="ql-block">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p><p class="ql-block">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 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p><p class="ql-block">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诗作】</p><p class="ql-block">和子由渑池怀旧</p><p class="ql-block">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p><p class="ql-block">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p><p class="ql-block">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p><p class="ql-block">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子由: 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p><p class="ql-block">人生句: 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p><p class="ql-block">老僧: 即指奉闲。苏辙原唱“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p><p class="ql-block">坏壁: 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p><p class="ql-block">蹇驴: 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象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象是雪化了,这些爪印也不见了。言外颇有为人生的短促叹息和对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 最后两句,作者自己加了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是说:当年要去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所以诗中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我骑着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诗作精选】</p><p class="ql-block">1、《春宵》</p><p class="ql-block">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p><p class="ql-block">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p><p class="ql-block">2、《上元侍宴》</p><p class="ql-block">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p><p class="ql-block">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p><p class="ql-block">3、《花影》</p><p class="ql-block">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p><p class="ql-block">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p><p class="ql-block">4、《守岁诗》</p><p class="ql-block">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p><p class="ql-block">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5、《和子由渑池怀旧》</p><p class="ql-block">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p><p class="ql-block">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p><p class="ql-block">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p><p class="ql-block">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p><p class="ql-block">6、《儋耳》</p><p class="ql-block">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p><p class="ql-block">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p><p class="ql-block">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p><p class="ql-block">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p><p class="ql-block">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p><p class="ql-block">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p><p class="ql-block">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p><p class="ql-block">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p><p class="ql-block">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p><p class="ql-block">8、《惠崇春江晚景》</p><p class="ql-block">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 class="ql-block">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p><p class="ql-block">9、《中秋月》</p><p class="ql-block">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p><p class="ql-block">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p><p class="ql-block">10、《饮》</p><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p class="ql-block">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 class="ql-block">11、《赠刘景文》</p><p class="ql-block">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p><p class="ql-block">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p><p class="ql-block">12、《望湖楼醉书》</p><p class="ql-block">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p><p class="ql-block">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p><p class="ql-block">13、《采桑子》</p><p class="ql-block">多情多感仍多病。</p><p class="ql-block">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p><p class="ql-block">停杯且听琵琶语。</p><p class="ql-block">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p><p class="ql-block">14、《蝶恋花》</p><p class="ql-block">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p><p class="ql-block">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p><p class="ql-block">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p><p class="ql-block">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p><p class="ql-block">15、《浣溪沙》</p><p class="ql-block">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p><p class="ql-block">顺风环佩过秦楼。远汉碧云轻漠漠,</p><p class="ql-block">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p><p class="ql-block">16、《西江月》</p><p class="ql-block">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p><p class="ql-block">为谁流睇不归家。错认门前过马。</p><p class="ql-block">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p><p class="ql-block">刘郎一见武陵花。从此春心荡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7、《夜泛西湖五绝》</p><p class="ql-block">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p><p class="ql-block">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p><p class="ql-block">18、《山村五绝》</p><p class="ql-block">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p><p class="ql-block">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p><p class="ql-block">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p><p class="ql-block">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p><p class="ql-block">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p><p class="ql-block">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p><p class="ql-block">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p><p class="ql-block">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p><p class="ql-block">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p><p class="ql-block">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p><p class="ql-block">19、《谒金门》</p><p class="ql-block">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p><p class="ql-block">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p><p class="ql-block">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p><p class="ql-block">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着。</p><p class="ql-block">豁得平生俊气无。</p><p class="ql-block">20、《巫山》</p><p class="ql-block">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p><p class="ql-block">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p><p class="ql-block">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p><p class="ql-block">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p><p class="ql-block">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p><p class="ql-block">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p><p class="ql-block">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p><p class="ql-block">晃荡天宇高,崩腾江水沸。</p><p class="ql-block">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p><p class="ql-block">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p><p class="ql-block">巉巉隔江波,一一问庙吏。</p><p class="ql-block">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p><p class="ql-block">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p><p class="ql-block">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p><p class="ql-block">野老笑吾旁,少年尝屡至。</p><p class="ql-block">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p><p class="ql-block">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p><p class="ql-block">世人喜神怪,论说惊幼稚。</p><p class="ql-block">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p><p class="ql-block">次问扫坛竹,云此今尚尔。</p><p class="ql-block">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p><p class="ql-block">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p><p class="ql-block">绝顶有三碑,诘曲古篆字。</p><p class="ql-block">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p><p class="ql-block">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p><p class="ql-block">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p><p class="ql-block">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p><p class="ql-block">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p><p class="ql-block">洪蒙草树密,葱茜云霞腻。</p><p class="ql-block">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p><p class="ql-block">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p><p class="ql-block">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p><p class="ql-block">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p><p class="ql-block">不到今十年,衰老筋力惫。</p><p class="ql-block">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p><p class="ql-block">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p><p class="ql-block">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p><p class="ql-block">贫贱尔何爱,弃去如脱屣。</p><p class="ql-block">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p> <p class="ql-block">【苏轼词作】</p><p class="ql-block">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p><p class="ql-block">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p><p class="ql-block">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p><p class="ql-block">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p><p class="ql-block">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p><p class="ql-block">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p><p class="ql-block">“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 class="ql-block">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p> <p class="ql-block">【苏轼词作品】</p><p class="ql-block">《水龙吟·雁》 </p><p class="ql-block">《阳关曲·中秋作》 </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p><p class="ql-block">《念奴娇·中秋》 </p><p class="ql-block">《念奴娇·赤壁怀古》 </p><p class="ql-block">《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p><p class="ql-block">《醉翁操·琅然》 </p><p class="ql-block">《行香子·过七里滩》 </p><p class="ql-block">《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p><p class="ql-block">《哨遍·为米折腰》 </p><p class="ql-block">《永遇乐·明月如霜》 </p><p class="ql-block">《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p><p class="ql-block">《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p><p class="ql-block">《点绛唇·不用悲秋》 </p><p class="ql-block">《永遇乐·长忆别时》 </p><p class="ql-block">《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p><p class="ql-block">《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p><p class="ql-block">《蝶恋花·密州上元》 </p><p class="ql-block">《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p><p class="ql-block">《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p><p class="ql-block">《洞仙歌·冰肌玉骨》 </p><p class="ql-block">《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p><p class="ql-block">《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p><p class="ql-block">《洞仙歌·江南腊尽》 </p><p class="ql-block">《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p><p class="ql-block">《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p><p class="ql-block">《满庭芳·三十三年》 </p><p class="ql-block">《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p><p class="ql-block">《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p><p class="ql-block">《南乡子·送述古》 </p><p class="ql-block">《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p><p class="ql-block">《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p><p class="ql-block">《少年游·去年相送》 </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p><p class="ql-block">《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p><p class="ql-block">《望江南·春未老》 </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p><p class="ql-block">《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p><p class="ql-block">《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p><p class="ql-block">《江城子·密州出猎》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词作】</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 class="ql-block">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 class="ql-block">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 class="ql-block">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p><p class="ql-block">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p><p class="ql-block">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丙辰: 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p><p class="ql-block">达旦: 到天亮。</p><p class="ql-block">子由: 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p><p class="ql-block">把酒: 端起酒杯。把,执、持。</p><p class="ql-block">天上宫阙: 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p><p class="ql-block">归去: 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p><p class="ql-block">琼楼玉宇: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p><p class="ql-block">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 受不住。胜:承担、承受。</p><p class="ql-block">弄清影: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p><p class="ql-block">何似: 何如,哪里比得上。</p><p class="ql-block">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p><p class="ql-block">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p><p class="ql-block">此事: 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p><p class="ql-block">但: 只。</p><p class="ql-block">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诗歌句解写作特色:</p><p class="ql-block">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p><p class="ql-block">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p><p class="ql-block">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p><p class="ql-block">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p><p class="ql-block">【诗歌整体写作特色】</p><p class="ql-block">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词作】</p><p class="ql-block">念奴娇·赤壁怀古</p><p class="ql-block">宋 · 苏轼</p><p class="ql-block">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p><p class="ql-block">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p class="ql-block">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p><p class="ql-block">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p><p class="ql-block">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p><p class="ql-block">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念奴娇: 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p><p class="ql-block">大江: 指长江。</p><p class="ql-block">淘: 冲洗,冲刷。</p><p class="ql-block">风流人物: 指杰出的历史名人。</p><p class="ql-block">故垒: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p><p class="ql-block">周郎: 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p><p class="ql-block">雪: 比喻浪花。</p><p class="ql-block">遥想: 形容想得很远;回忆。</p><p class="ql-block">小乔初嫁了: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p><p class="ql-block">雄姿英发: 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p><p class="ql-block">羽扇纶巾: 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p><p class="ql-block">樯橹: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p><p class="ql-block">故国神游: “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p><p class="ql-block">多情二句: “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à):花白的头发。</p><p class="ql-block">一尊还酹江月: 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p><p class="ql-block">强虏: 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p><p class="ql-block">【赏析】</p><p class="ql-block">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文章】</p><p class="ql-block">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p><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p><p class="ql-block">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p><p class="ql-block">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p><p class="ql-block">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p><p class="ql-block">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p><p class="ql-block">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p><p class="ql-block">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p><p class="ql-block">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p> <p class="ql-block">【苏轼散文作品】</p><p class="ql-block">《黠鼠赋》 </p><p class="ql-block">《留侯论》 </p><p class="ql-block">《记游定惠院》 </p><p class="ql-block">《刑赏忠厚之至论》 </p><p class="ql-block">《策别训兵旅》三篇</p><p class="ql-block">《进策》 </p><p class="ql-block">《随记集》 </p><p class="ql-block">《正统论》 </p><p class="ql-block">《重巽以申命论》 </p><p class="ql-block">《策别课百官》六篇</p><p class="ql-block">《晁错论》 </p><p class="ql-block">《荀卿论》 </p><p class="ql-block">《贾谊论》 </p><p class="ql-block">《天石砚铭(并序)》 </p><p class="ql-block">《策别安万民》六篇</p><p class="ql-block">《范增论》 </p><p class="ql-block">《东坡志林》 </p><p class="ql-block">《石钟山记》 </p><p class="ql-block">《记承天寺夜游》 </p><p class="ql-block">《策别厚货财》二篇</p><p class="ql-block">《大臣论》 </p><p class="ql-block">《论积欠状》 </p><p class="ql-block">《再上皇帝书》 </p><p class="ql-block">《议学校贡举札子》 </p><p class="ql-block">《策断》四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散文精品•四篇】</p><p class="ql-block">苏轼最著名的四篇优美散文,完美展现了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p><p class="ql-block">可以说,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奇才,一个人要想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都非易事,而他在诗、词、书、文、画等领域都堪称佼佼者,放眼整个中国历史,罕有敌手。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欣赏苏轼最著名的四篇古文,通过文章去感受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赤壁赋》(节选)</p><p class="ql-block">上榜理由: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文章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p><p class="ql-block">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p><p class="ql-block">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后赤壁赋》(节选)</p><p class="ql-block">上榜理由: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记承天寺夜游》</p><p class="ql-block">上榜理由: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骈散结合,节奏感强。表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贾谊论》(节选)</p><p class="ql-block">上榜理由:这是著名的议论文,论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劝说人君遇到贾谊这样的人才,要大胆使用,不要错过时机;劝解贾生式的人,要自爱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p> <p class="ql-block">【苏轼艺术•书法】</p><p class="ql-block">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p> <p class="ql-block">【苏轼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宝月帖》 </p><p class="ql-block">《江上帖》 </p><p class="ql-block">《怀素自序》 </p><p class="ql-block">《洞庭春色赋》 </p><p class="ql-block">《北游帖》 </p><p class="ql-block">《近人帖》 </p><p class="ql-block">《梅花诗帖》 </p><p class="ql-block">《李白仙诗帖》</p><p class="ql-block">《赤壁赋》 </p><p class="ql-block">《令子帖》 </p><p class="ql-block">《人来得书帖》 </p><p class="ql-block">《新岁展庆帖》</p><p class="ql-block">《东武帖》 </p><p class="ql-block">《一夜帖》 </p><p class="ql-block">《中山松醪赋》 </p><p class="ql-block">《黄州寒食诗帖》</p><p class="ql-block">《渡海帖》 </p><p class="ql-block">《宸奎阁碑》 </p><p class="ql-block">《祭黄几道文卷》</p><p class="ql-block">《与范子丰》 </p><p class="ql-block">《次辩才韵诗》 </p><p class="ql-block">《致南圭使君帖》</p><p class="ql-block">《致若虚总管尺牍》 </p><p class="ql-block">《答谢民师论文帖》 </p><p class="ql-block">《次韵秦太虚诗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绘画】</p><p class="ql-block">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p> <p class="ql-block">【苏轼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枯木怪石图》 </p><p class="ql-block">《偃松图卷》 </p><p class="ql-block">《潇湘竹石图》</p> <p class="ql-block">【苏轼•美食大家】</p><p class="ql-block">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濬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p><p class="ql-block">东坡肉、东坡羮、东坡豆腐、羊蝎子、烤生蚝、东坡蜜酒使苏轼成为美食大家。</p><p class="ql-block">《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p> <p class="ql-block">【历史评价】</p><p class="ql-block">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p><p class="ql-block">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p><p class="ql-block">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西夏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p><p class="ql-block">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33]评论家王进玉对其评价说:“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38]</p> <p class="ql-block">【应考趣闻】</p><p class="ql-block">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赏识,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p><p class="ql-block">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脩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p> <p class="ql-block">【苏轼作品•成语】</p><p class="ql-block">雪泥鸿爪 </p><p class="ql-block">河东狮吼 </p><p class="ql-block">胸有成竹 </p><p class="ql-block">出人头地 </p><p class="ql-block">取之不尽用之不竭</p><p class="ql-block">水落石出 </p><p class="ql-block">明日黄花 </p><p class="ql-block">坚忍不拔 </p><p class="ql-block">海屋筹添 </p><p class="ql-block">沧海一粟</p> <p class="ql-block">【苏轼• 一位成语高产者 】</p><p class="ql-block">​苏轼,号东坡居士,一个诗文书画俱精的全才,此外,苏轼还是著名的美食家、工程师、幽默大师。关于他的故事流传千年,更厉害的是,苏轼还是一位成语高产者,不数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原来这么多成语跟他有关。</p><p class="ql-block">1.胸有成竹</p><p class="ql-block">简析:文与可,是苏东坡的表兄弟,也是又名的画家,以擅长花竹著称,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苏轼为其写过一篇文章,叫《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之,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 鹘落,稍纵则逝矣。”</p><p class="ql-block">2河东狮吼</p><p class="ql-block">简析:苏轼有一位好友叫陈季常。陈季常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特别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但是陈季常的妻子栁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拿着木棒大喊大叫,用力捶打墙壁,弄的陈季常很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调侃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也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p><p class="ql-block">3.水落石出</p><p class="ql-block">简析:指的是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了出来。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来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出自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处”。</p><p class="ql-block">4.不时之需</p><p class="ql-block">简析:用来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p><p class="ql-block">5.物各有主</p><p class="ql-block">简析: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归属。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其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p><p class="ql-block">6.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简析: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7.聪明反被聪明误</p><p class="ql-block">简析: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者坑害。出自苏轼《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目的是借洗儿之事发牢骚。当时作者虽然有才华,聪明过人,却屡遭打击,因而心中多有不平之事。这首诗是借题发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满。</p><p class="ql-block">8.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简析: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做到了,值得珍视。出自苏轼的《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可贵者也。”</p><p class="ql-block">9.坚韧不拔</p><p class="ql-block">简析: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出自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p><p class="ql-block">10.龙肝凤髓</p><p class="ql-block">简析: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出自苏轼的《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霭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p><p class="ql-block">11.江山如画</p><p class="ql-block">简析:指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出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p><p class="ql-block">12.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简析:只有一个,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的稀有。也形容人或物非常的珍贵。出自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1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p><p class="ql-block">简析: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形容非常小的利润。出自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p><p class="ql-block">14.燕瘦环肥</p><p class="ql-block">简析: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自好看的地方。也比喻艺术风格不同,各有所长。出自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p><p class="ql-block">15.二八佳人</p><p class="ql-block">简析: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指十五六岁的美女。出自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p><p class="ql-block">16.春梦无痕</p><p class="ql-block">简析: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失,不留一点痕迹。出自苏轼《与郭潘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p><p class="ql-block">17.浓妆淡抹</p><p class="ql-block">简析:形容某人装饰打扮的十分艳丽。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 class="ql-block">18.俗不可医</p><p class="ql-block">简析:指俗气的不可救药。出自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比喻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p><p class="ql-block">19.取之不尽用之不竭</p><p class="ql-block">简析:形容非常富有,拿不尽,用不完。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p><p class="ql-block">20.雪泥鸿爪</p><p class="ql-block">简析: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p><p class="ql-block">21.出人头地</p><p class="ql-block">简析: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众或者成就突出。北宋嘉佑年间,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该取第一名的只给第二名。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欧阳修在给大诗人梅尧臣的一封信《与梅圣俞书》中称赞苏轼诗:“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p><p class="ql-block">22.明日黄花</p><p class="ql-block">简析:指重阳节后逐渐凋谢的菊花,比喻过时或者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苏轼•建筑苏堤】</p><p class="ql-block">“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多条长堤。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秋,徐州大水围城。苏轼通知大家“备畚锸,蓄土石,积刍茭”,同时急调5000人加固城基、高筑城墙。苏轼在水情严峻的城南,组织徐州军民修筑了一条防洪长堤。《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明嘉靖《徐州志·山川·苏堤》:“宋苏轼守徐时,河决为患,因筑以障城,自城属于台,长二里许,民赖以全,活着众,今尚存。”徐人至今思焉。北宋元祐四年(1089),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元祐六年(1091)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城区)安置。年近六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p> <p class="ql-block">【程苏结怨】</p><p class="ql-block">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p> <p class="ql-block">【佛禅因缘】</p><p class="ql-block">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在不少诗文用此号署名。创作佛禅诗几乎贯穿了苏轼一生。彼时,禅宗思想盛行,恰逢苏轼政治失意、远离朝廷。由此,苏轼自觉地接受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创作。不仅如此,禅宗也对苏诗的思想内容产生巨大影响,使苏诗具有更为深邃的精神境界和更为洒脱的人生情怀。苏轼在学佛过程中主要吸取了华严宗“圆融无碍”的宇宙观和禅宗心性本净、见性成佛的顿悟学说,形成空静圆通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在黄州时苏轼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苏轼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有僧友维林陪伴,可见禅宗义理对他生命的慰藉。在绝笔诗《答径山琳长老》中,他写道:“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这里不仅有对生命“无身则无疾”这种《金刚经》式的禅辩,还有对于生老病死之苦的超脱,也是苏轼思想臻于至境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雷州西湖】</p><p class="ql-block">广东雷州西湖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p><p class="ql-block">宋绍圣七年苏轼从惠州贬移儋州,千里跋涉途经雷州,有幸与其贬雷的胞弟苏辙邂逅,悲喜交加。兄弟择日游罗湖泛舟,被罗湖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游罢到湖滨天宁禅寺憩休,苏轼游趣尚浓,“万山第一”四字就是此时此地写就的。</p> <p class="ql-block">【朝云识我】</p><p class="ql-block">苏轼一日饭后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内中所装何物,一婢说是文章,一婢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独有王朝云朗声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寄托了苏轼人生之感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是传诵一时的名篇,朝云亦常为其吟唱。但每每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朝云便会感于句中所寓的悲情而恸哭不能自已,她说:“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正因为朝云是这样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所以,她死后苏轼竟“终生不复听此词”。元丰六年(1083年),朝云为苏轼生下一子,取名遯儿。“遯”即“遁”也,表达了其时苏轼已无意官场的决心。苏轼被贬惠阳时已年近花甲,虽然他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放达,但人们都明白他在政治上已很难东山再起。随着家势的每况愈下,曾经簇拥在他身边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陪他的只有朝云。苏轼到惠阳的第三年,朝云染瘟疫不幸亡故,年仅34岁。“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这是在朝云死后,苏轼无奈而深情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宽容大度】</p><p class="ql-block">苏轼在杭州上任之初,都商税务捕到一个逃税的人,是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乡贡进士吴味道。他冒用苏轼的名衔密封两大卷轴要送到京师苏辙的府第。</p><p class="ql-block">苏轼问他卷轴里装什么东西。吴味道惶恐地说:“我今年秋天荣幸地得到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同乡凑集了十万钱做为赠别的礼物送我。我买了四百丈建阳薄丝,但想到沿路所有的税务官署都要抽税,到京城时怕剩下不到一半数,所以私下设想:“当今天下最有名望、且爱提携奖掖读书人的,只有先生您和苏侍郎(苏辙)而已。纵然事情败露,也一定能得到宽恕。”于是假借先生的名衔把丝封了起来。来到此地,却不知道先生已经先来到这里任职。真是倒霉,我也无话可说了。”</p><p class="ql-block">苏东坡看了好一会,笑着让管文书的家仆把旧封条除去,换题上新的名衔,附上“送至东京(今河南开封)竹竿巷”字样的笺条,又亲手写了一封给弟弟苏辙的信交给吴味道,说:“前辈这回即使拿到上天去也无妨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年,吴味道考中进士,特地前来答谢。 </p> <p class="ql-block">【艺术形象•影视形象】</p><p class="ql-block">1.剧名 •苏东坡</p><p class="ql-block">年份 •1995年</p><p class="ql-block">饰演者•孙松</p><p class="ql-block">2.剧名•水浒传 </p><p class="ql-block">年份•1998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唐国强</p><p class="ql-block">3.剧名•一脚定江山 </p><p class="ql-block">年份•2001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刘长纯</p><p class="ql-block">4.剧名•骚东坡 </p><p class="ql-block">年份•2001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郑则仕</p><p class="ql-block">5.剧名•刁蛮娇妻苏小妹 </p><p class="ql-block">年份•2010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魏骏杰</p><p class="ql-block">6.剧名•新水浒传 </p><p class="ql-block">年份•2011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佟大为</p><p class="ql-block">7.剧名•苏东坡 </p><p class="ql-block">年份•2012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陆毅</p><p class="ql-block">8.剧名•东坡家事 </p><p class="ql-block">年份•2015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欧阳震华</p><p class="ql-block">9.剧名•清平乐 </p><p class="ql-block">年份•2020年 </p><p class="ql-block">饰演者•丁禹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苏轼人生轨迹路线图(1—2)】</p><p class="ql-block">苏轼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瑜伽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如果生在当代,他就是我唯一崇拜的男神!</p><p class="ql-block">一、天才出生,势不可挡</p><p class="ql-block">公元1037年,四川眉山上的草木一夜之间突然全都枯萎了,人们一时之间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65年后,这座山上的树又突然活了过来。后来当地人都说,这与一个人有关,北宋大名鼎鼎的文豪——苏轼。</p><p class="ql-block">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父亲苏洵是个穷光蛋,母亲程氏家还稍微富一点,总体来说还算是小康。可是苏洵虽然穷,而且一辈子没考中进士,但是人家照样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考不中进士不代表不会读书,《三字经》里面曾经有过一句描写苏洵读书的句子叫做:“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是说苏洵二十七岁之前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小伙子,二十七岁之后才开始闭门发愤读书。</p><p class="ql-block">“苏老弟,出去喝酒啊!”“不去,我读书呢。”</p><p class="ql-block">“苏大哥,最近去开封逛逛啊!”“不去,我读书呢。”</p><p class="ql-block">就这样,苏洵闭门读书,茶饭不思,每天都是读读读,写写写,不仅把自己教的越来越优秀,还顺便培养出了两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也就是苏轼和弟弟苏辙。</p><p class="ql-block">苏洵对两个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苏轼在晚年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苏洵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自己没有背出来,还从梦里面吓醒了。醒来之后,他心慌意乱,就像是嘴里被挂了鱼钩一样。你们想想,一个老头做梦被自己老爹吓醒,苏洵到底是有多严格?大家也可以读读这首诗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p><p class="ql-block">计功当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庄初。</p><p class="ql-block">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苏洵的严格要求之下,苏轼每天都是背背背,一直到把80万字的《汉书》倒背如流,而苏轼的天才特质也慢慢显现了出来,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黠鼠赋》,文章中说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p><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却可能会在打破一口锅的时候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击猛虎,可是在见到马蜂、毒蝎时不免有些害怕。”小小年纪就有这种见地,确实令人叹赏不止。</p><p class="ql-block">二、考中进士,扬名天下</p><p class="ql-block">长大之后的苏轼更是了不得,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岁刚刚出头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进京考试,在那个“七十少进士”的时代,经过层层选拔,二十一岁的苏轼,第一次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的考试的时候就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你们可能会说:“切,才第二名?”其实正如你们所想,苏轼本来应该是第一名,而这一切都怪一个人,那就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p><p class="ql-block">主考官欧阳修阅卷的时候看到了苏轼的文章,当时欧阳修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咦,呀呀呀!这篇文章怎么写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妙,这妥妥的第一没得说呀!”</p><p class="ql-block">可是,就在欧阳修准备给这份试卷画第一的时候,突然他脑子里面又出现了一个念头,他犹豫了:“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怕只有我的学生曾巩了呀!我要是给他给了第一,那岂不是他们都说我包庇啦!给个第二也不错嘛”就这样,苏轼阴差阳错被欧阳修给了个第二名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结果一出来,欧阳修傻眼了:“眉山苏轼?这怎么可能!”其实他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这之后,欧阳修搜集了一些苏轼的文章,看着看着,只感觉到汗流浃背:“天才,天才,三十年之后,肯定就没人再知道我了,如此英才,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p><p class="ql-block">“出人头地”这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在这之后,苏轼又靠着自己的一支笔一张嘴,在制科考试中拿了个百年第一,官职也是一路狂升,势不可挡,从此之后在京城一战成名,成了文艺圈远近闻名的大红人。</p> <p class="ql-block">苏轼人生轨迹路线图(3—4)</p><p class="ql-block">三、反对变法、惨遭陷害</p><p class="ql-block">其实除了文笔好,苏轼当官也很厚道,总是为百姓着想,但是却偏偏遇到了王安石变法,当时朝廷上的官员被分为了变法派和反变法派,苏轼是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因此属于反变法派,他的观点是:“这不是胡来吗?哪有力度这么大的改革?到处都是漏洞,百姓苦不堪言。”更可气的是,当今的皇帝宋神宗竟然还非常支持王安石。</p><p class="ql-block">而苏轼虽然心是好的,但是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他锋芒毕露,有话直说,毫不掩盖,却也得罪了不少人。苏轼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新法,今天写一个《上神宗皇帝书》明天写个《再上神宗皇帝书》给宋神宗告状,还说:“既然这样,那我不在朝廷待了,我要去地方造福百姓。”</p><p class="ql-block">天才还是太骄傲了,现实却很骨感,后来神宗皇帝也拿苏轼没办法了,毕竟他是支持王安石的,于是一道诏令下来,苏轼就被外任到了杭州。</p><p class="ql-block">可是,苏轼也没气馁:“那我就好好为百姓造福呗!”他辗转在杭州、密州、徐州为百姓服务,捕蝗虫,修水井,求雨等等赢得了广泛好评。但是苏轼的杰出表现却成为了变法派小人眼中的刺,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下手,搜寻苏轼的罪证,想要迫害他。在刚刚被调任到湖州做知州的时候,大祸便临头了。</p><p class="ql-block">变法派的小人针对苏轼发起了一场文字狱:“谁让你最积极,话最多,影响力最大呢?”就这样,苏轼被诬陷进了御史台的大牢里面,关了差不多三四个月,史称“乌台诗案”。</p><p class="ql-block">他在大牢里,受尽了折磨,瘦成了皮包骨,甚至连自杀的药都准备好了,没打算可以活着出去。可是,后来为苏轼求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已经退隐的王安石都出来给苏轼求情(可见两人是君子相争),同时宋朝皇帝祖先立了一个规矩说:“不能杀士大夫。”</p><p class="ql-block">苏轼这才没有被杀头,但是出狱之后,苏轼就从一个市长,被贬谪到了鸟不拉屎的湖北黄州,还是个被软禁的犯官叫做“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多么残忍。</p><p class="ql-block">四、被贬黄州,花式过活</p><p class="ql-block">可是,苏轼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不仅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反而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还呐喊出了千古名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苏我是不会被打倒的,要一直坚强,要一直勇敢。”</p><p class="ql-block">起初的时候,苏轼没地方住,当地的市长徐君猷由于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就借了江边的一个驿站——临皋亭给苏轼住,从此之后在阿Q精神的主导下,苏轼便开始了通过“自我麻痹”来获取“人生财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在住的方面,虽然房子很破,但是苏轼说:“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p><p class="ql-block">什么意思呢?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苏轼说:“我这房子虽然漏雨是吧,但是我这是江景房,我出门直走就是江,江里的水可是峨眉山的水,而且这江上的山、水、风、月都是我的。我听说那个谁谁谁造了一个很豪华的园子?和我这比怎么样?比不过吧!而且他的还要交税呢,我的还不用!”可以说是蜜汁自信了吧!</p><p class="ql-block">再说说吃,虽然他吃不起富人吃的羊肉,只能吃穷人都不屑于吃的猪肉,但是苏轼愣是用这没人要的猪肉做出了一道千古名菜“东坡肉”。</p><p class="ql-block">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p><p class="ql-block">啥意思呢?苏轼先是交代了东坡肉的做法,然后说:“有钱的人不肯吃,没钱的人不会吃,还好我厉害!我做的香呀!管他们呢,我自己先吃个爽快再说。”就这样苏轼又解决了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而没酒喝苏轼就自己学造酒喝,于是出现了“东坡蜜酒”,没衣服穿就自己设计,还出现了“东坡帽”,这东坡帽后来还被北宋文人竞相模仿,也就是后话了。</p><p class="ql-block">钱花完了就种地,搞一块没人要的荒地起名为“东坡”自己还号称“东坡居士”,顺便盖个房子起名叫“雪堂”,种上竹子、种上梅花,说这是自己的书房,平时在里面画画《枯木怪石图》写写《寒食帖》,再顺便自恋地感慨一句:“呀!我可能是陶渊明转世呢!”</p><p class="ql-block">而没事干了,他就到处找乐子,跟周围的农民嗑瓜子讲鬼故事,吃到个很酥的饼就起名叫“为甚酥”,喝到加多了水的酒就叫这酒“错放水”,今天自己去赤壁玩一下,顺便写一首《念奴娇•赤壁》,心情好了约朋友去赤壁玩一下再写首《赤壁赋》,晚上睡不着觉再去赤壁玩一下写一篇《后赤壁赋》,结果都成了名篇,妥妥把穷日子过成了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苏轼在黄州写的诗成了名篇、做的“东坡肉”成了经典,“东坡”无人不知,“为甚酥”“错放水”成为了千古玩笑话,“东坡帽”被人追捧,《枯木怪石图》《寒食帖》都成为了无价之宝。谁能想到这些丰富的精神财产,都是苏轼在黄州当农民和罪犯的时候干的?还真是谁也挡不住天才的光芒呀!</p> <p class="ql-block">【苏轼人生轨迹路线图(5—6)】</p><p class="ql-block">五、短暂春天,一贬再贬</p><p class="ql-block">或许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宋神宗竟然对苏轼心软了,想要提拔他,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而新把持朝政的高太后也非常欣赏苏轼,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苏轼在黄州呆了四年后,官职一路狂升,做到了副宰相的位置。</p><p class="ql-block">虽然因为党争苏轼去了地方任职,但是他也没闲着,今天造个苏堤,明天搞个三潭印月,现在西湖八景中苏轼造的“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还立于不败的地位,可以说他又发挥了一把建筑大师的威风。</p><p class="ql-block">可是,没过多久,风水又轮流转,高太后去世,崇拜自己爹的宋哲宗亲政,这次直接把苏轼贬到了更远的广东惠州。惠州可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基本上去到这里的官员非死即伤,可是苏轼是谁呀!苏轼可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他的阿Q精神再次占领了主导:</p><p class="ql-block">“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我要将这句话奉为真理,环境不重要,心态才最重要啊!</p><p class="ql-block">“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比如,你们看岭南没什么不好啊!我一天吃三百颗荔枝都吃不完,比朝廷的官员幸福多了,哈哈哈哈!</p><p class="ql-block">“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而且岭南的美景多啊!有啥不好,哈哈哈!</p><p class="ql-block">“没人吃羊骨头?我吃!我烤着吃,好吃极了,我厉不厉害!”而几千年后的今天人们流行吃羊骨头胜过了羊肉,还有了一个时尚的名字叫“羊蝎子”苏轼可以说是妥妥引领了时代潮流。</p><p class="ql-block">可是阿Q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变法派看苏轼还过得挺滋润:“过得滋润是吧!把你贬到海南岛去,看你还骄傲不骄傲!”</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六十多岁的苏轼又被贬到了海南岛。可是到了海南之后,苏轼依旧不改乐观,虽然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是可别忘了,苏轼的适应能力超级强,他开始了自己的荒野生存,比如说:在槟榔林里盖房子,学习当地的语言等等。谁能想象一个六十岁的苏轼光着膀子在海南操着一口海南味普通话在桄榔林里盖房子的场景?</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海南不是没肉吃吗?那就找野生的,终于有一天,苏轼找到了一种叫做生蚝的东西,他煮着吃,烤着吃,怎么好吃怎么吃。觉得这简直是人间美味,于是赶紧写信给儿子说:“儿子呀!爹找到了一款美食!艾玛!简直是太好吃了,但是这以后是咱们家的秘密,你千万别告诉别人,不然就有人要来和我抢了!”</p><p class="ql-block">一个六十多岁,被贬到海南岛,进行荒野生存的苏轼终究还是没有被生活打败,依然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天真和幽默。</p><p class="ql-block">六、一代巨星,终将陨落</p><p class="ql-block">可是,宋哲宗竟然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他居然在1101年就去世了,本来没想着活着回去的苏轼居然活着回到了大陆。</p><p class="ql-block">苏轼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发出了为自己辩解的呐喊:“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p><p class="ql-block">可是尽管回到大陆,苏轼却也没有逃脱死亡的魔爪,刚刚返回不久的苏轼身染重病最终在江苏常州去世了。</p><p class="ql-block">就连去世的时候苏轼都非常释然,他笑了笑说:“我这一生没做过什么坏事,虽然不一定上天堂,但是肯定不会下地狱的。”</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一代文豪,就此陨落。</p> <p class="ql-block">【苏轼人生轨迹路线图(7)】</p><p class="ql-block">七、文艺全才,乐观豁达</p><p class="ql-block">苏轼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天才、黄州罪犯、副宰相、惠州罪犯、儋州罪犯。可是尽管苏轼的一生命途多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苏轼仿佛是打不倒的不倒翁,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东坡肉、东坡羮、东坡豆腐、羊蝎子、烤生蚝、东坡蜜酒使苏轼成为美食大家,东坡帽、东坡巾可谓设计大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可谓建筑大家。</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几千首诗文他也留下不少,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还发明了“胸有成竹”“河东狮吼”等成语,是中国文坛当之无愧的大家。</p><p class="ql-block">苏轼还是“宋四家”之首,是北宋书法第一人,更别说他的《枯木怪石图》,在绘画史上可谓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除了说话直点,酒量差点,谁还能用阿Q精神把苦日子过得有成就?而苏轼留在人间的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那达观豁达的精神。</p><p class="ql-block">他直来直往,不为利益妥协,甘愿受苦,也苦守精神情操。他可以过好日子可以过坏日子,可以和达官贵人相处,也可以和平民百姓做朋友。</p><p class="ql-block">苏轼说:“我看着这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是坏人,我看着这普天之下没有一件事是坏事,凡物皆可观,豁达点,没什么大不了。”</p><p class="ql-block">公元1101年,65年的岁月闪过,人间少了一个苏轼,但眉山上的树又神奇般地重新活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豪迈豁达的苏轼把苟且活成了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苏轼创作了几千首诗词,或励志,或哲理,或美景,或美物。他的诗词作品,影响了很多人的一生。他是一位诗人,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哲人。他的诗句,包含着人生哲理,细细品读,让人扼腕叹息,回味无穷。可怜其一生仕途坎坷,被贬多地,流离颠沛,备受打击。但是,苏轼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杰出的才华,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p><p class="ql-block"> 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的楷模: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在苏轼的生命历程里无论持何种政见,皆是出于公心,从没为身谋而见风使舵,就连与他不合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武士在战场英勇杀敌是英雄,文臣坚持理想、不避权势、直言敢谏同样是英雄。</p><p class="ql-block"> 苏轼把封建社会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既坚持操守,又修心养性,是历代士人都希望做到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苏轼是大宋天纵之才,多才多艺,集文学书法绘画诗词美食建筑等诸多领域,都有辉煌成绩。是宋四家之首,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经历坎坷,乐观向上,豁达大度,体恤民情,心底善良,幽默风趣。迄今为止,不可多得人才。致敬伟大的诗人。苏轼永垂不朽,千古流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