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初中英语名师龚朝晖工作室]第72期简报 “停课不停研,我们在行动”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1日19:00-21:00,基础教育“初中英语名师龚朝晖工作室”成员一起聆听了杨玉东教授专题讲座《课例研究与学校教研文化的变革》。整场讲座分为四大板块,框架清晰、思路清楚,内容具体,有理有据、尤其所用案例是亮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教授高屋建瓴,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大家对课例研究有了完整而清晰的认识,更让大家对今后如何进行课例研究的路径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及课例研究的趋势有了整体的把握。总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上表格,国际对比中显然可以看到中式课例研究的优势,那就是我们的教研活动有制度保障,我们的公开课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的公开课或评优课是不是缺少了成果积淀? 杨教授抛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p> <p class="ql-block">  传统磨课停留在磨课活动上,没有进入到研究,因此杨教授便提出“四元分析法”的磨课框架:目标研究-聚焦内容(重点),条件研究-聚焦学生(难点),过程研究-聚焦教学法(关键点),结果研究-聚焦学生掌握(学习效果)。在这个“四元分析法”中,杨教授结合实践强调,磨课中的实质是聚焦关键点,即围绕重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如何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毫无疑问,这为我们今后如何磨课指明方向和要领。</p> <p class="ql-block">  关于课例研究是什么,怎么做? 杨教授说,课例研究是“以课为例讲道理”,它是讲述课例背后的研究故事;因此它的研究必须有四个要素: 主题、目标、方法、积淀,杨教授强调课例研究就是对传统磨课活动的精致化研究,要跳出一节课对一类课有所启发。</p> <p class="ql-block">  今天讲座的大标题是“传播教育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杨教授在谈及中式课例研究的可能趋势时,首先思考了目前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包括学生基础素养,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以此作为目标进行课例研究。</p><p class="ql-block"> 最后,杨教授总结强调,通过课例研究,要确实促进教师的合作性学习而共同进步,它应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教学方式,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变革理念渐进式推进的方法途经。这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给大家今晚的学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工作室的主持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的龚朝晖老师在讲座结束后第一个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今晚杨老师的报告对课例研究lesson study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对此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杨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课例研究的过程,使我们一线教师真真切切明白了课例研究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学习让我们也更加明晰了我们研修共同体课例研究的方向,真正的课例研究应该是聚焦课程,聚焦学生,聚焦教师,有目标,有主题,有方法,有积淀,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课堂上,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在课后,怎样使作业项目化,多样化,生活化,我们都需要借鉴这种研究方式方法,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使我们的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微笑][微笑][微笑]</p> <p class="ql-block">  西安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温艳老师第一时间撰写了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有幸聆听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杨玉东老师题为《课例研究与学校校验文化的变革》的讲座。杨老师主要从课例研究的国际背景与比较、基于磨课传统的中式课例研究实质、开展中式课例研究的核心要素、用中式课例研究塑造新型教研文化等四个方面讲述。通过今晚的讲座,我对课例研究有了深入的了解。杨玉东老师从什么是课例研究,如何做课例研究,为何做课例研究等方面对课例研究的本质、特点、路径和归因做了详细解读。“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体现的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基于磨课传统的中式课例研究的实质部分,杨玉东老师聚焦中式课例研究的实质,总结中国的课例研究具有的特点:课堂教学的“开放”;课堂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课后教学的研讨其根本目的在于实践改进;磨课中的实质为聚焦关键点。接着,杨老师以“数学任务设计中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有何作用?——以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为例”课例为例,辩证地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利与弊,思考合理的情境教学法,极具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 在用中式课例研究塑造新型教研文化部分,杨玉东老师谈到中式课例研究的可能趋势为还原“教—学研究”的本来面貌。主要包含作为经验的课例研究的中心转换,从经验到“实证”的范式转换,作为教师学习的课例研究,从“好课”到“研课”的需求导向。让我再次认识到了课例研究的深层价值所在。本次专题讲座让我获益匪浅,对课例研究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课例研究作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作为课堂教学改进的教研方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环境,对教师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也必将在前行的道路上且教且研!</p> <p class="ql-block">  陕师大附中的焦洋洲老师说:“今晚杨老师的报告关于课堂活动、课例研究的解读,其本质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主动转变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脱离情境和真实有效输出的语言教学更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支架,通过对学生真实生活情境的合理运用,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理语言思。</p><p class="ql-block"> 简言之,学生遇到的困难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砖石”和“阶梯”,通过补充理论知识、提供真实情境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给予充足有效的“工具”,同时也要注重个性化差异。</p> <p class="ql-block">西京公司子校的张行老师有感于“课例研究” </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我们工作坊“停课不停研”,有幸聆听了杨玉东教授的精彩讲座“课例研究与学校教研文化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学习之后对于课例的研究有了新的认知。首先了解了课例研究的国际背景。从日本的更具结构化,更推动学生深度思考的集体研究课堂教学传统文化,到新加坡提出的“构建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课例研究目标,明确了中国模式的课例研究,是基于教研活动的“磨课”研究,学校层面形成“大教研”格局,即教研、科研、师训工作的融合。我们一线教师有幸在这样的课例研究大环境下,可以随时听课,观察,评课,继而不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然而,听了讲座才意识到这样的模式下的不足,就是只关注个别的公开课和优质课的当堂教学过程和效果,没有注重积淀,成果的积累,没有达成研究的含量。这也提示了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形成研究思维,更进一步地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就像杨教授所建议的,每个学期有目的的开展教研活动,针对某个课型的研究,开展同课异构等公开课活动。活动中,根据组员的工作年限和经验,有效分工,展开不通的观察点,有效评课。评课后,积累相关文字资料,形成对于这一类课型的研究成果。在这个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各个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践,形成自己研究理论。一学年下来,通过各个老师的思维碰撞,最终形成更为成熟也更指导性的研究成果。这样的课例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过去的教研活动效率,一线教师也很自然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p><p class="ql-block"> 杨教授通过一个数学课例的细致解读,对我今后如何在英语学科有效开展情境教学的启发非常大。课例中教师在第一次授课中,仅仅将情境教学作为一个导课过程,一闪而过,引出课堂新知后就戛然而止了,甚至没有回答情境中提出的问题。第二次授课,将情境的引入作文学习新知的必要,引导学生更深的思考,培养他们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第三次授课,情境的设置已经贯穿了整堂课的数学的学习,思考,提问和解决困难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的难题,有必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情境中提到了国王的努力,也渗透了情感教育价值观,学生们在学习新知的同时,明白了即使是国王都要努力坚持做事情。通过这个优秀的课例,我开始思考我在今后的语言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情境在教学中不单单只是起到“脚手架”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设计为“绊脚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深度思考,并能明白生活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遵循这样的设计理念,将情境教学用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西电中学的谭薇老师说:“ 听了今晚的讲座,感觉很实用,受益匪浅。”杨教授说:课后“教学”研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改进。他用“有理数乘方”的一课三讲来作为范例,让我们对于集体教研中如何设置情景,以及怎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有了形象的认识。情景担负着唤醒旧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支持学生学习新知的任务。但是,孤立的情景如果只是作为引入新课的序曲,就会影响学生的应用性学习和巩固,成为他们学习中的“绊脚石”。作为一名二十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我有时确实被自身经验局限,不能主动学习新技术和接受新理念。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研中改进和提高。在这里对杨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玫瑰][玫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停课不停研,初中英语名师龚朝晖工作室的老师们立足本职,以研促教,看,她们听课,记笔记的样子真美😇</p> <p class="ql-block">  两小时的百家讲堂在意犹未尽中落下了帷幕,希望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且研且教,努力提高在线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疫情消散终有时,春暖花开再相聚! 愿<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师们居家防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span>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基础教育“初中英语名师龚朝晖工作室”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以关注师生共同成长,构建理想课堂为使命,以初中英语教学为平台,使用“芯动课堂”理念,建立了“师生共赢,资源共享,和谐创新,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主旋律。全体工作室老师为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努力学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 赵 娟</p><p class="ql-block">审核: 龚朝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