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个老虎岭

笑口

<p class="ql-block">题记:2022年虎历春节前夕,疫情肆虐,与友人登老虎岭,遂成此文。</p> <p class="ql-block"> 老虎岭</p> <p class="ql-block">  老虎岭,其实是一座山。位于商州区沙河子镇王山村南端,在方圆数百里都有极高辨识度;它的海拔高度1268米,不算高但雄浑,它平坦的山脊呈东西走向绵延十华里,确是个大大的“一”字。</p> <p class="ql-block">  据说,老虎岭的名字源于传说:相传李老仙的坐骑思恋人间烟火偷下凡尘,李老仙找到此地,但见土地肥沃山泉甘冽民风淳厚……唯有憾事乃山民刀耕火种甚是艰苦,老仙化作一铁匠,为村民打造锨、锄、犁、镐各种农具,村民待铁匠为上宾,各种精巧美味相待,徒弟学成打铁技艺的某晚,铁匠飘然不见,山顶徒留一行虎蹄印。人们为了纪念铁匠祖师李老君,就在岭东尖刀崖建了一座祖师庙。老虎岭之名因为传说,也因山脊酷似躺着老虎而得名千百年。</p> <p class="ql-block">  老虎岭东边虎头尖刀崖突兀险要,仅虎脖子处有一低洼,其余虎身虎背平坦浑厚,虎脚虎尾绵延至河床处。老虎岭的北面有三座高山,从东往西依次是老岭、杨岭子和老野岭。山势高低走向各不相同,遇到南面雄浑巍峨的老虎岭,水流全部顺着老虎岭的山脚流淌,汇聚成有名的大面河,大面河也作为建国后乡政府的名字使用多年,后因与商县北宽坪区另一大河面乡名字相近,改为看山寺乡政府使用到1997年被沙河子镇合并。顺着大面河河道的路是岭北群众出山进城的唯一道路。</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老虎岭,使不规整的群山有了秩序感,河流汇聚,道路集合,仅有大面河道一条进出口;因为老虎岭,冬季河道的冷风进不来,夏季川道的暑热进不去,岭北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也因为老虎岭,岭北的人面山而居,岭上的人背山修建房屋,老虎岭不仅是村民们阴阳风水层面的“靠山”,更是他们精神层面故乡的具体模样。不管他们在那个城市打拼,春节都尽量回到这里与亲人团聚;不管壮年时在那个行业地域发展,老年后只要看见老虎岭,才算心灵有了归宿。 </p> <p class="ql-block">  老虎岭是一座界山。东面是碾子凹村梁山组。南面由东向西依次石门沟村唐河,林沟村房砭、卢阳坡。岭北对面从东向西依次可见仙马坪、上洼、缠沟、洞沟、前寿、王山、老庄、沙梁、刘庄子、白坡、看山梁等村组;岭北面从东向西分别居住着贾窨、南沟、罗窨、南窨、腰缠、朱窨、马窨等村组。</p> <p class="ql-block">  这里虽处山区,但山地土层厚山泉多,物产还很丰富。刚包产到户那会,小麦、玉米、大小豆类一年两季收成很好,瓜果蔬菜那真正的水灵,个别地方还种植水稻呢!这里最早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后带着药籽和技术给外地的亲友传授“真经”。也曾最早种植大颗粒的“洋樱桃”,曾是当时商州市有名的“樱桃沟”。</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亲和向善,秉承耕读传家的古训,把孩子的教育培养作为头等大事。前些年考一个‘吃皇粮’的中专生就像“放卫星”一样稀奇,现在考个大学也是寻常事了。这种重视教育的传承不得不提大龙庙小学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  大龙庙,位于闫涧子村和王山村界址的高台上,最早是一座庙宇,因为香火旺,庙内有众多神像和得道主持,而后演变为学堂。相传教室在有神像庙宇内,学生放学后打扫卫生很是费时,可有一学生总是快速完成打扫,老师很是疑惑,轮到该生值日,老师在窗外偷看,只见该生对神像作揖后说“请各位退居两边”,塑像果然听从小孩吩咐,此后老师对该学生另眼相看……此类灵异传说在当地简直多的不可胜数,但是作为在此传播文化的学堂,有贡献的老师是值得记述的。</p> <p class="ql-block">  张生金老师,家住川道某地,学问很好,教学尤其严厉,文革期间一直在大龙庙当老师,好像尚未退休因病去世!李建民老师,家住川道李堡子,在此任教时间较长,深受学生和家长认可,因病早逝!王玉斌老师、刘石乐老师敬业负责,教书一生,最后在大龙庙退休,虽因病去世令人不能忘怀!刘民老师,教书生涯不长,亦从未转正,能用普通话教学,能自制教学教具,用心用情教书,虽去世多年,值得受教学生铭记!</p> <h1>  卢卫民老师、李生林老师、陈庆善老师虽已退休,因在本地教书一生,德高望重,名至实归!上世纪90年代在此教学过的几位年轻老师,现在正值壮年,分别任省级教学能手、市级业务主办、区级部门领导等职务。而他们所教育的学生中:有政要造福一方,有商贾闪转腾挪、有职员恪尽职守。这也正好印证了教育的魅力,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实现了彼此成就,共同成长!</h1> <p class="ql-block">  站在老虎岭山顶,会切实感受到生物和景观的多样性。山顶四望,屋舍田地树木历历在目,风吟鸟鸣松涛声声入耳。山的南坡以草甸和橡树洋槐等杂树为主,山势平缓,植被较为稀疏,有利于徒步攀爬;北坡以松柏类密林掩盖山体,森林茂密呈原始形态,山势陡峭非专业人员不建议攀爬。山顶石林面积很大,形态各异,虽只露出地面少许,亦是惊得同行人欢呼惊叫。</p> 大面河流至小沟口的水泥桥的位置,是封门处。1980年前后,在这里抬头望天,只见头顶两块连山巨石悬在上空,仿佛随时会掉落,看天仅一条缝隙,此地故名封门。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石场开采,封门已是开阔地带,石头已是稀缺建材,通往山里的道路也拓宽修缮多次,通组路早已是宽阔的水泥路,交通顺畅与城市无异。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有商家出巨资在小沟口水库原址上方打造“卧虎岭”景区,修了房子,养了动物,更修了通往老虎岭虎头虎尾的简易公路,这路也许迟早会修的更宽阔,游客定会来的更多。不管如何开发,即使改去名字,但愿老虎岭原生态风貌千古不变!不然,封门昨天的风貌又有几人记得,虽然它的变化看起来对所有人有益!惟愿,这样的变迁不要发生在老虎岭身上!惟愿老虎岭是游客放松身心、增进友情亲情的疗养室;惟愿山体长青、老虎长存;若神山有知,惟愿我神州无恙,大地春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