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808]——千里驿道桑成荫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蚕桑十二事图碑</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广元昭化古城考棚大门外,只见两棵古树参天蔽日,一棵是柏树,另一棵则是桑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此地蜀道悠长古柏深深,柏树并不鲜见,奇怪的是这棵百年桑树又为何人所栽呢?这就引出了一个人,还有一块国宝级图碑的佳话。<div><br></div> <font color="#ed2308">1|蚕桑县令曾逢吉</font> 广元古称利州,乃古蜀国蚕区之一。《广元县志》载:“玉带堤下,官桥沿溪,桑皆成林。…….每春儿月,商买新丝,文丝月。”可见当时广元地域的蚕丝产业十分兴盛。当时的昭化和广元,同属于保宁府(今阆中)管辖。嘉庆二十二年(1817),曾逢吉改任广元知县。《民国昭化县志》和《民国广元县志》对曾逢吉的记述也片言只语:“曾逢吉,号小楼,湖北京山人”。<div><br></div> “牧民之道,种树莫若种桑”。当时的保宁府极力推行蚕桑之道,令州、县在驿道两旁按数栽植官桑、官柳和行路柏,并核实上报。曾逢吉请言,“广元土非膏壤,原无官庄柏、柳,驿道栽柏、柳又易被行人摧折,请知府允准改栽桑树,既护路庇荫,且有利于增益民间衣食收入。”<div><br></div> 这位“蚕桑县令”果真名不虚传。曾到任广元后,目睹当地百姓贫困的生活状况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为改变这一状况,他开始了“大调研”。多次去白家(今青川县内)、下寺(今剑阁县内)、范家(今利州宝轮镇内)、白水(今青川沙洲镇)走访山村农家,调查当地土壤结构,分析常年气候特点,并广纳善言,头脑风暴,最后决定利用当地广阔田野和气候怡人的特点,走栽桑养蚕的致富之路。<div><br></div> 保宁府赞同所请,曾县令遂对全境驿道进行丈量,计算出县内总驿程、地户(家)、植桑数等基本数据。规定书院植官桑的收入作为教师膏火费用。除此之外,地户在驿道旁所植桑树,一律按谁植、谁管、谁受益的办法,核实后造册备案,按植桑株数分别给予奖赏。继后凡“荒隙瘠壤,河岸一律植桑”。曾逢吉上任县令第二年(1818),全县植桑二十三万一千六百三十九株,并造册上报,缺一补二,同时发出告示,规定偿格,“亲写匾额,旌表勤劳”。<div><br></div> 在养蚕季节,曾时常亲临乡里指导农户栽种桑树,讲授养蚕技术。他根据个人实践,不断总结提炼,编著了《栽桑琐言序》《树桑三利》《树桑五法》《种树书》《书院官桑记》等书。如按书中知识,老百姓在桑树根部埋置龟甲,以防治桑珠虫害,效果很好,不久在全县范围内推广。<div><br></div> 蚕桑养殖是一项劳动密集性产业,投入的精力较大,但见效也快。一般头年栽桑树,来年即可开始养蚕,只要三四个月时间,就有收入进账。养蚕技术也相对比较简单易学。曾逢吉在昭化任职五年,蚕桑业很快发展起来,短短数年之后,荒山上、驿道边,桑皆成林。“千里驿道皆桑树成荫,胜过河阳桃花,江南柳色”。使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div><br></div> <font color="#ed2308">2|《蚕桑十二事图》</font>鉴传后世 清道光七年(1827),曾逢吉以政绩优等升任松潘同知。离任之前,他还实核桑树株数,移交继任知县。为了避免后继者荒废这项对农民有利的事业,曾逢吉费尽心机,将选椹、种桑、树桑、条桑、窝种、体蚕、馁蚕、起眠、上簇、分茧、酶种、缫丝等十二事,亲自动手绘制为“蚕桑十二事图,并”刻碑立于先蚕祠,以便借鉴留传后世,自己才放心离开广元赴任到松潘州官。<div><br></div> 《蚕桑十二事图》由十四块石碑组成,碑高1.3米,全长5.8米。用阴刻手法,将反映蚕桑十二事的连环画图刻于青石板上。清代原列于蚕祠。民国时,陈列于广元南门蚕桑局内,现镶嵌在四川省广元市皇泽寺崖壁上。<div><br></div> 首图绘有嫘祖依马小憩,画面为一只蚕虫在一株桑枝上悬丝坠向嫘祖头顶。此图取材于嫘祖与白马的传说。上古时代,嫘祖之父是一部落酋长,不幸在一次外出狩猎中与外敌发生战斗,酋长战败被俘。嫘祖得知消息后万分着急,便召集部落众人商计救父之策,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救回嫘父者,她当嫁他为妻。部众均无良谋。然而酋长家的大白马闻言长啸一声脱缰而去,傍晚时分驮回了嫘父。<div><br></div> 可在以后的几天里,白马不吃不喝,嫘父甚怪。问之众人,嫘祖遂谈及许诺救父配婚之语。嫘父闻言大怒,说:“人畜焉能配婚?”遂斩杀白马,剥皮曝晒于烈日之下。可刚将马皮晒出,突然狂风陡起,马皮与嫘祖被一同卷上天空,尔后一声雷响,嫘祖化为一只蚕虫,悠然从天上悬丝而下,而埋入土中的白马骨骼渐渐长出一株大树,蚕虫悬挂树上,以叶为食,吐丝作茧。这树后人叫它伤心树或桑树,寓意着嫘祖那一段伤心的往事。<div><br></div> 蚕桑十二事图碑中《选桑椹》、《种桑》、《树桑》、《条桑》四图,展现了我国清代培植桑树的情景。这些办法仍在今天的植桑活动中被采用着。此外《窝种》、《种蚕》、《喂蚕》、《起眠》、《上簇》、《分茧》、《腌蚕》、《缫丝》八图,一一展现了清代人养蚕、缫丝、纺织的全过程。<div><br></div> 整个蚕桑之事由阴刻的手法在十三张梨花石上表现出来。从审美角度看,构思、布局、神形、线条、画技和雕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生动的表现了清代川北山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风情。图碑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画面虽经风雨侵蚀,但优美的图案仍清晰可见,形象逼真。是国内现存极为罕见的蚕桑历史珍贵文物。这组石刻图碑的拓片被国家纺织部门和上海丝绸博物馆收藏,成为我国十分珍贵的丝绸史料实物和古代科普创作艺术瑰宝。(谢谢浏览)<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