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的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可能悔棋”。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更要规划和选择好下一步要迈出的步伐和方向。在我高中时,校长给我们归纳总结了“人生七日”,这对我们规划人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我个人感觉受益终生。今天我将“人生七日”与大家一同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一:励志日——有志者事竟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恩来同志因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而成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因有着“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伟大志向,而成了开国主席;雷锋同志因有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美好志向,而成了道德模范。我们也应该要有自己的志向,它是实现梦想的前提,是扬帆远洋的灯塔,是通往成功的基石。(作为一名基层官兵我们的志向可以是结合实际制定的小目标,下步工作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二:进德日——进德才能修业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可见摆在首位的并不是个人的才能本事,而更为重要的是品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忠、孝、仁、义、礼、智、信”无不是一个个内在美的升华。作为革命军人,无论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八个三、十个好习惯”,都是育德育人的体现,而我们更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三:勤学日——勤学日有所长,辍学日有所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给大家讲几个典故:悬梁【孙敬】刺股【苏秦】、凿壁借光【西汉匡衡】、路灯下的童第周、闹市里的“毛癫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古人云:“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学习,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它能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阅历,充实自己的头脑,也能答疑解惑,满足饥渴的求知欲望。“人非生而知之”。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选择,“人才不相甚远,只看好学不好学”,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然的途径,我们身为年轻一代,要大兴勤学之风,探求善学之策,在学习要求,学习劲头,学习风气,学习效果上努力做表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四:爱心日——爱的奉献生命的源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别人给了我们爱,我们不能让爱的火焰就此熄灭。我们应当用自己的青春让爱迸发出更耀眼的火花。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有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战士——张思德。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做想鸿毛一样轻。确把他人的生命看做像泰山一样重。这位英雄的所作所为,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他人,把爱献给他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爱是无处不在的。战友们,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用自己的青春向世界泼洒爱的雨露。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爱,让爱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我们绿色的警营,飘扬在千家万户,飘扬在神州大地之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五:尊师日——师道既尊,学风自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给大家讲讲“程门立雪【杨时,程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校,我们以老师为师;在家里,我们以父母为师;在部队,班长就是我们的老师。班长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革命军人。在生活上,对我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事事以我们为先。工作上,手把手的教,一遍又一遍不耐其烦的讲。在遇到困难时,引导我们用正确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从问题的根源上找原因。这的一切一切都是班长以人为本的鲜明体现也是最深刻,最有魅力的言传和身教。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他们,我们当不负所望接下班长手中的接力棒。将言传和身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六:孝悌日——知孝悌之义,明处世之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对亲情的生动写照,儒家文化强调“孝悌”,要求人们要对父母好,对兄弟姐妹好,也是对亲情的深刻阐述。晋朝有一个青年叫王祥,他隆冬时节躺在河冰上,用身体融冰,以捞到鲜鱼孝敬母亲,被世人誉为“卧冰求鲤”。古人注重亲情的故事很多,而现代社会有关亲情的事例也数不胜数。2008年湖北武汉的陈玉蓉“暴走减肥、割肝救子”,有坚定地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也用坚韧的勇气在此向世人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亲情是与生俱来、血脉相连的一种情感,他永远是我们心灵依靠的港湾,永远是鼓舞我们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心怀仁爱,始终做一个对父母孝顺对兄妹悌爱,对战友有情对国家有义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星期日:自省日——自省吾身,日争完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只有经常进行思考、反省,才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经常的反省中认识自我。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从大事件中所获得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经常性的自我觉察中问问自己,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开掘自我潜能,才能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自省”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客观失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懂得自省的人,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段成长。懂自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真正融入周围的坏境中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人生是个漫长的人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更需要有一个好的规划。每天注重好一个方面,如此循环,渐渐的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战友们,我们要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怠现在,不论曾经、现在还是将来,是何种角色,我们只需做好该做的事,坚持理想,不懈努力,定能在自己未来的花园里开出瑰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请大家考虑个问题:也是校长给我们规范完“人生七日”后当场有同学提出的意见:“自古以来,百行孝为先,为什么孝悌日却放在了后面,而不是第一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么多年来我仔细斟酌过,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引人深思,令人惭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