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蜈支洲岛观光游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3日,从八五八农场走出的钱靖崑、周秀廷、杨宝福、孙淑珍、焦儒垚、孙波、尹军、陈玉兰、陈玉香等九位老战友、老朋友,游览海南三亚蜈支洲岛。</p> <p class="ql-block"> 蜈支洲岛坐落在海南省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美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p><p class="ql-block">距三亚市30公里,凤凰机场38公里,紧靠海口至三亚的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蜈支洲岛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有二千多种植物,种类繁多。</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最早有关蜈支洲岛记录的年代在清朝。清光绪年间,海南有位游方道人吴华存遍游海南诸岛,希冀寻访炼丹修身之处。当他看到蜈支洲岛的风光旖旎和山海之间的万千气象,便欲在此结庐而居,炼丹修身。此事被当时的崖州知府钟元棣获悉,随即前往查看。果见小岛风光与风水俱佳,认为如此宝地不应为个人所有,理当造福于民。于是他制止了吴道人的行为,由州府筹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处庵堂,取名为“海上涵三观”。供奉的是中国汉字的创始人仓颉,这在国内亦属罕见,在海南的文化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常留青史。</p><p class="ql-block">解放后,该岛被解放军征用,作为战略防御的重点地区。在常规武器战争条件下,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防御的前沿阵地。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六十年代同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对峙,七十年代初的越南战争,都使这里始终充满了战争的气氛。</p><p class="ql-block">据当时部队人士回忆,在山顶上用高倍望远镜甚至可见公海上美国第七舰队军舰上的人员活动情况。因此解放后三十年来,部队在岛上修筑了大量的地下战备工事,总长度相加有4公里长。</p><p class="ql-block">进入九十年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而且随着现代战争武器的发展,这里也失去了战略意义,部队于是放弃了这里,从此翻开了蜈支洲岛作为度假休闲圣地新的历史篇章。</p><p class="ql-block">蜈支洲岛靠近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乘中国最大的气垫船、能载客70人的"水上漂"上岛。蜈支州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气爽,四季怡人,是度假、休闲、避寒、冬泳、娱乐的理想去处。岛东、南部最高峰海拔79.9米,悬崖壁立,其下礁石万状,惊涛击石,浪花如雪。西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3</p><p class="ql-block">临海山石嶙峋陡峭,直插海底,惊涛拍岸,蔚为壮观。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绿影婆娑。北部滩平浪静,沙质洁白细腻,恍若玉带天成。</p><p class="ql-block">岛上有2000多种植物,乔木高大挺拔,灌木茂密葳蕤。环岛海域水清见底,能见度极高,可达27米。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南部水域海底珊瑚礁保护很好,五彩斑斓,形态奇异。这里是潜水观光及海上娱乐的首选之地[3]。岛东、南、西三面漫山叠翠,85科2700多种原生植物郁郁葱葱,不但有高大挺拔的乔木,也有繁茂葳蕤的灌木,其中不但有从恐龙时代流传下来的桫椤这样的奇异花木,还生长着迄今为止地球上留存下来最古老的植物,号称“地球植物老寿星”的龙血树,寄生、绞杀等热带植物景观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蜈支洲岛享有“中国马尔代夫”的美誉,同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唯一没有礁石或者鹅卵石混杂的海岛,岛四周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6~27米,形态各异的珊瑚与马鲛鱼、石斑鱼、海胆、海参、对虾、夜光螺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一起构成了神奇的海底世界。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海天一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友谊地久天长》</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半世秋。大荒情结一乡愁。</p><p class="ql-block">金沙海岸重相聚,地久天长到白头。</p> <p class="ql-block">蜈支洲岛迎客牌楼</p> <p class="ql-block">蜈支洲岛迎接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游客码头</p> <p class="ql-block">游客码头</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游客们一起登上轮渡船。</p> <p class="ql-block">银色的沙滩,湛蓝的海空。</p> <p class="ql-block">刚学吹的葫芦丝曲《最美浏阳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