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宁资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家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早上我发火了,这是我今年第一次对儿子发火,而且是坐在吃早餐的桌旁。我怒不可遏地训斥儿子,妻子看着我的眼神感到惊讶,儿子看着我的眼睛满是惊恐,不知所措。事后,我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是不是我的样子像一头凶狠的饿狼?张着满嘴的獠牙。无论怎么想,我的样子肯定很难看,将我的宝贝儿子吓坏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情本来很简单,就像往常一样,我六点半钟起床,煮好鸡蛋肉丝面条放在桌上。儿子呢?他也和往常一样慢悠悠地穿着衣服,我和妻子催促了几次,他还是慢悠悠地一边穿衣一边翻弄着摆在枕头旁的书,然后,在他妈妈再三催促下刷牙洗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早餐的时候,儿子不断地问我一些他在课外书上看到的不懂的问题,我很高兴,因为儿子喜欢看书,我感到欣慰。这时,妻子已为儿子整理好了卧房,走过来对儿子说,你看看手表,几点钟了还不快点?儿子拿起手表一看,哇,快八点了,说完站起来就走。我看着他吃了一半的面条,叫他吃完再走,儿子理都不理,转身拿起书包就要跑,我的火气一下子冒了出来,向他大声呵斥。这是儿子一个月内第三次因为上课要迟到而丢下没吃完的早餐就走了,我实在不能容忍这样的坏习惯,所以,我发火了,并且火气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我家家境很好,因为父母工资还算过得去,家里四口人,没有什么经济负担,我和姐姐从来没有担忧过饿肚子。 然而,父母管教却很严,吃饭,饭桌上不能掉一粒饭。 那时没有冰箱,我们家一般不留过夜剩菜剩饭,平常吃饭都计算好,来人来客时才会适当多准备一点,吃不完,剩下的菜饭下一餐吃,只要没有发霉变质,父母绝对不允许倒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有一次,应该是七岁,我身体有点不舒服,饭吃到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母亲看出情形有点不对,摸了摸我的额头,知道我发烧了,说,儿子不要紧,等一下妈妈带你到医务室打一针就好了。说完,母亲将我碗中剩下的饭菜霸蛮吃完,我见状,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母亲看出我难受的表情,摸着撑的滚圆的肚子,笑着说,倒饭会遭雷打,所以我不得不吃完。母亲是挨过饿受过苦的人,她清楚粮食的来之不易,自那以后,我吃饭再也没有剩下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姐姐继承了父母节约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我们姐弟两家一直不轻易倒饭菜。我在华源建材市场做生意二十年,店里用餐一直坚持用公筷,剩饭剩菜第二餐再吃,基本上杜绝了浪费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望着儿子满脸的泪水,惶恐委屈的样子,我的心其实也很疼。妻子为了他受了很多苦,我的内心一直心怀感激,没有妻子的坚持,我不可能在临近五十岁时,还能慰藉了却九泉之下父母想要一个孙儿的心愿,儿子是我和妻子的命根,更是我们全家欢乐幸福的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妻子是一个很贤德的女人,儿子生活教育等一切事情,基本上由她负责操劳。妻子不到十岁就没了母亲,她非常清楚母爱对儿子的重要。为了不让儿子受委屈,她一如我母亲对我,宁愿自己受苦受累,省吃省穿,也要将好吃的穿的用在儿子身上。像天下所有溺爱儿女的母亲一样,如果儿子喜欢月亮,只要她能办到,哪怕拼了命,也会想办法将月亮摘下来, 对待儿女,伟大的母亲们都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呢?作为男人,在关爱儿子方面稍微内敛。大男子主义性格的我,妻子的话大部分是耳旁风,然而,只要妻子说是为了儿子做什么事,我没有反驳过一次。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吃鱼,如果上午买了鱼,妻子说儿子想吃鸭,我会二话不说马上到菜市场将鸭买来,并亲手烹饪好,鱼就留待明天再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对儿女都心甘情愿无私的付出,从来没人后悔过对儿女的好,而我们又有多少人在父母离世以后,反问内心,能说不愧对父母?也因如此,直到现在,还没有词曲作家能写出一首“世上只有儿女好”的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感动于妻子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但我更担心害怕儿子长大以后,不懂父母关爱的真正含义,虽然儿子能够熟练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在经济生活已相当富裕的情况下,九岁的他能理解农民伯伯的粮食来之不易,一粒粮食一粒汗的内涵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儿子上小学以来,妻子说儿子学习辛苦,又是长身体的关键时节,她要给儿子加强营养,所以经常变着法子弄好吃的。 慢慢的,这三年来,儿子养成喜欢挑食的坏习惯,吃饭也开始不讲规矩,有时弄的饭桌上到处都是饭粒和不喜欢的菜叶。而当我指出儿子的不对,妻子总以溺爱的口吻说,孩子还小,过两年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每此刻,我总会联想起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告诫:少时的习性,会影响和决定你长大后的素养及成就,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变,将很难很难。俗话说:“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等,这不是危言耸听,不严肃重视就有可能养痈遗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爱有很多种方式,对待儿女的爱,我认为除了关心爱护儿女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学到立身的本领外,最大的爱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人有益的人。但愿妻子看到我写的这些文字,能冷静思考有所认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一直期望我成为一个朴素善良懂得珍惜生活的人,这也是我对儿子的期望,这样的期望我希望能成为我们宁家的家风。当年儿子降生时,我为儿子起名叫宁静泽,妻子问我静泽的意思,我解释道,静泽有两层意思:一是静静的健康成长,另一层就是尽责(静泽),对社会,对朋友,对家人尽职尽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年1月10日晚 宁资虎有感于冠城江景家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