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5年初夏,香港商报海南专版编辑部主编张建星策划了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九五(香港)海南经济贸易洽谈会系列报道” 我们开始采访了大三亚的开发建设。先采访了市委领导班子,后采访了基层组织和企业家、台商、港商。四人采访小组配合默契,各司其责,很给力!</p> 程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大型活动策划组织统筹,拍摄,报道,广告,媒体宣传, 历任《海南画报》社首席摄影记者兼海南《海外时报》摄影记者, 负责拍摄海南省新华社及三亚市政府主编的《南海明珠--三亚市》, 作品在摄影大赛中多次获奖,并在我国政府赴美国、韩国等国举办的中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参展,获国务院及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由他来拍摄美丽的大三亚图片;小魏口播采访实录;本人执笔为三亚写了专版报道。 <h5>人民台新闻记者魏京伟采访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钟文</h5> 香港商报整版全面报道:大三亚——走向跨世纪国际海滨旅游城市 <h5>我们采访三亚副市长潘家君</h5> 三亚是中国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又是南中国最年轻的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聚集着汉、黎、苗、回等十多个民族全市总人口。4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2%。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大三亚的情况。<br>一、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三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境内的落笔洞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遗迹。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的遗址。沿海一带发现有古波斯人的墓葬群。据史料记载,早在秦始皇时间设置的南方三军,琼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在西汉时属于朱崖郡,并作为一个地方经济中心的城邑见于史册。在宋代就成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略)<br> <h5>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钟文介绍大三亚的建设宏图(摄影家程浔摄于1995)</h5> <h5>我们采访了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台商来三亚投资的政策</h5> 三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它处于亚洲新型经济带的中点。是中国陆地城市距东南亚最近点和进出东南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h5>采访台商来三亚投资的心情</h5> 三亚气候条件优越,三亚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长夏无冬,雨量适中。全年日照时数2563小时……<br><br>三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四季春常在,绿水青山花常开,自然景色奇美,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国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旅游胜地,区裹棋布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及享誉中外的天涯海角、大东海、鹿回头、海山奇观、三亚湾、落笔洞等十大个旅游景点,聚集着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风情和田园等十大风景资源,并且形成了山、城、河、海、港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奇特景观。还有崖州古城和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避风登陆遗址和雕像等人文景观。此外,中国最南端的佛教文化旅游区——南山寺正在筹建,有神州第一泉之称的南田温泉正在开发利用,兴建别具一格的温泉旅游城。<br><br> <h5>我们采访了企业家南国大酒店老板</h5> <h5>我们采访了南海观音的前期工程南山寺元湛大师。</h5> <h5>踏浪而来的南海观音构想和图纸汇报给省委书记阮崇武</h5> 三亚地下蕴藏着众多瑰宝。开发价值高。已探明的矿产有水晶、花岗石、大理石、金矿等30多种。物别是南海海域中的石油,储量高达,630亿噸,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被称为“第二个中东”。西部海域有丰富的天然气,2000年採量可达100亿立方米,2007年可达210亿立方米,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气井【崖13】的天燃气96年初可在三亚上岸。三亚是热带植物的宝库,这里有,绿色聚宝盆,天然大温室的美誉。 <h5>三亚注意搞好环境保护,加快城市的绿化、美化。</h5> <h5>在省环保会议上,小魏咨询了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如何实现绿化、美化、香化的目标?</h5> <h5>采访亚龙湾工地的系列海岸建设</h5> <h5>在省委常委、三亚市委钟文书记的带领下,采访收获颇丰。</h5> 当年我们听取了海南省旅游局总规划师韩老师给我们讲了大三亚的蓝图。(可惜他已仙逝……)没看见现在三亚的繁华似锦。 三亚是中国著名。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的最大基地。可开发的土地尚有75万亩。发展热带创汇农业潜力很大。取之不尽。三亚海域达5900平方公里。养育着优质海产品800多种。近海捕鱼海域1.36万平方公里,是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加工的黄金海域。 <h5>我们凌晨去了海边鱼市,了解渔民的生活和收入状况</h5> <h5></h5> <h5>感谢三亚市政府的干部一路陪同</h5> 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近几年来,三亚市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使旅游城市的新框架基本构成。在交通方面,海陆空交通非常便利,一个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城市琼南最大的物资商品聚散地和客运中心。 新建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已正式通航。可起降当今世界最大型的波音747——400型客机。年客运能力第一期为150万人次,最终达到一千万人次,目前已于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十多个城市通航。今年开通直达香港航线,并将逐步扩大东南亚。欧洲、美洲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南中国最大的空港之一……(当年这些报道现在早已实现)<br><br> <h5>三亚晨报的记者和我们一起进行采访活动</h5> <h5>三亚晨报主编简秋雄</h5> 对外开放成果。七年来,三亚市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以优惠的特区政策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引起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前来三亚旅游观光、考察投资、创办产业的客商逐年成倍增加<br><br> <h5>当年的亚龙湾广场正在修建……</h5> <h5>当年我和张建星正在策划下一个专版对外宣传内容</h5> 今后发展目标。根据海南省政府批准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三亚市的性质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并将在2000年初步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热带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城市布局以三亚市区为中心,沿海岸线包括五个相对独立的,组团构成的带线分片布局结构。到2000年三亚市的主要目标是:<br>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达到当时国内的先进地区水平,全市社会生产总值达到59.85亿元。<br>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全市独特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档的具有民族地方特点的旅游。游乐设施成龙配套,相映成趣,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大大提高。三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惯例发展,把三亚建成国际贸易的商品集散地之一<br>(我们当年的报道,如今逐步实现,大家知晓多少次国际文化活动隆重在三亚举行。)<br> 如今,国务院给足了海南岛的政策,《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09年12月31日以国发〔2009〕44号印发。该《意见》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海南特色优势,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形成人文智力支撑;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集约发展新型工业; 我们拭目以待!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展翅腾飞!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当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p class="ql-block">程浔摄影家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依然踌躇满志,活跃在摄影家的岗位上。现任西安市新时代风采人物研究会摄影总监 </p><p class="ql-block">丝路友好(北京)国际舞蹈艺术有限公司摄影总监。</p><p class="ql-block">近期西安封城疫情防控加强,希望他平平安安,下次去海南还是一条好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唐平,笔名:冷雨 、海棠,女,五十年代生人。轮居海口、杭州两地。资深媒体人,自由撰稿人,知名作家。一个自由浪漫现实的综合体,一个独立散淡的善良人。退休后有自由的思想,闲暇的时间,不想放弃年少时的梦想,拾笔开始我的创作生活。有心用这只笨拙的笔,默默耕耘,畅想我心,写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所观所感所悟,自由随性,真人真性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抒自然之情,一直写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