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逸事

汉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i>地道战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 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 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 全民皆兵,全民参战, 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i> 庄稼汉嘿庄稼汉, 武装起来千千万,嘿,武装起来千千万,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 英勇顽强神出鬼没,展开了地道战, 侵略者他敢来,地上地下一齐打, 侵略者他敢来,四面八方齐开战, 全民皆兵,全民参战, 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i> ……</i></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世纪历史电影《地道战》的主题歌曲,每当响起那坚定、雄壮的旋律,我的心中不禁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p><p class="ql-block">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影片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道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这部电影可谓是百看不厌,每次看完以后,心里就有一种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感觉,既对日本鬼子的残暴感到无比憎恨,又为冀中人民的机智勇敢感到无比骄傲。甚至一段时间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也总是以模仿影片中的情节为乐。十来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们在村口处分成两拨人,分别扮演鬼子和民兵(当然谁都不情愿扮演鬼子兵)。就见扮演日伪军的几个人从村外大路上大踏步赶来,走在前门的是日本人“山田”小队长,一会儿举刀高叫着“高家庄的开路”,旁边有人附和着“太君,高,实在是高”(显然这人是伪军汤司令);一会儿又挥手低声说“你们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而扮演民兵的则藏身在土墙后、壕沟里、房顶上。但见路边一棵树杈上挂着一个无底废弃的烂洗脸盆,被“高老忠”手拿一根树棍一下一下敲打着,权且当做敲响了警钟;房顶上的那位,分明就是民兵队长高传宝,手持一个用烂纸片卷成的喇叭筒高声呼喊:“各小组请注意,各小组请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开火,开火!” 于是一场“敌死我活”的战斗开始了……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在耳濡目染之中,一种朴素简单的价值观渐渐潜滋暗长。时至今日,再观《地道战》,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和爱国热情依然让人热血澎湃,荡气回肠。至此也才方始领悟到,地道战精神实则是机智灵活、勇于挑战、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干群一致、协同奋战、合力攻坚的团结精神;是大公无私、甘心奉献、不怕牺牲的忘我精神。</p> <p class="ql-block">  回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地道之运用于战争由来已久。据说,“借土遁形”可以溯源到神话《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他擅长地行之术,双方交手,一旦对己不利,便把身子一扭遁地而去,任你明枪暗箭、刀劈斧剁,也奈何他不得。” 中外战争史上最常见的地道是作为一种攻城战术而运用的地道。就中国而言,这种地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墨子·备穴篇》即是专门针对地道攻城法而提出的守城方法,其中一法是:“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令陶者为罂,……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这就是所谓的“地听”。攻城地道一名“地突”,《东观汉记》卷一《光武纪》云:“或为地突,或为冲车撞城。”又《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太和二年(228年)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条,裴注引《魏略》云:“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称:“地突,地道也。” 此后唐、宋、明、清都有过记载。</p> <p class="ql-block">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我的老家的老屋旁曾是一处断崖,临近水井的崖下就有一个面西朝东的地道口,村人叫做地洞。打小时起,每天路过这个地方,都不敢正眼看那幽深莫测的洞口,深怕里边有什么怪物钻出来,当然也从来没敢进去过。好像听爷爷等老辈人说过,这个地洞是为了躲避兵荒马乱年月的兵匪祸患而挖掘的。因为村西靠近大路,如遇土匪进村或者军队“过兵”,全村老少就从此洞进入,转移到西边的王帽山上,直到瞭见村里平息了再原路回家。也曾听说过,就在那口水井旁边,有一个八路军小战士负伤牺牲。甚至于还有一个传说,王帽山上有一个竖直向下的石洞,无人知其深浅。据说有一上山放羊之人,夏午在洞口前小憩,忽觉自己身体离地上下浮沉,仿佛奇幻魔术一般。待日后与村人述说,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让他捉一只鸡用长绳系住鸡爪吊下洞里试探究竟。此子如法炮制,等绳索放下多时,却见洞口鸡毛纷纷扬扬冲天而起,急忙收回绳子,绳头的鸡已然杳无踪迹。时人由是断之,洞内应是一条千年蟒蛇,放羊人的奇遇正好赶上了这条蟒蛇的午休酣睡,气息吞吐吸纳间就造成了地上的他有了“天上人间”的感觉。当然,我到今天也没有去过那座高山,也没有见过那个传说中的石洞,更不相信那个美丽的传说,正所谓“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时过境迁,半个世纪过去了,老旧村庄已是一片废墟荒野,老屋断崖早已夷为平地,就连那口不知何时挖掘的水井位置也只能依稀可辨,更别说那个不知所以的地洞了,当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县城一中读书,闻听得县城里有几处洞穴,便萌生了一探究竟的好奇。周日里,随同学三人,来到校园后面单树梁前坡下的一处地洞口。初进地洞,借着外边的光亮还能看清走向,不一会就暗黑如夜。好在我们事先准备了一个用废弃油毡做成的火把,点燃后可照耀周围一米见方的空间,但这已经足够了。地道高约一米五左右,宽可横排并走两三人,大家在烟熏火燎中步步深入,兴奋之时齐声高唱着当时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 其实我觉得这不单是一种兴奋的心情,更是一种壮胆的举动。我早就听说过这个洞里曾经被残害过一个女子,甚至被肢解,所以跟在后面心惊胆颤,不敢回头,也不敢出声。慢慢的众人情绪平复后,就屏气凝神寻找另外的出口,走进好几个岔道,发现前方都被砖石封死。同行者中有人说,这个被封死的地道通往县委大院(即现在的巨华宾馆一带)。退出重新走入另一个通道,就在火把即将熄灭时分,终于看到了一丝光亮,哦,洞口到了!出得外面,却才发现,这边的洞口正处于东部悬崖的一片突出位置上,上面无路可走,下面峭壁下就是民居院落。无奈之下,稍事休息,只得原路返回。又一周末,与同学相约,探访丁甲山。出得县城东门,趟过清清宝贝河,走过青青绿草地,一路向南沿弯弯山路挺进,终于驻足在高处突前的平台位置上。这里有个类似碉堡状的水泥建筑物,进去之后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瞭望哨,透过瞭望口,来时小路、周围景致尽收眼底,果然是天然扼守之地。紧挨这个望台下边的石壁底赫然有一石洞显现,被一扇厚实的水泥混凝土门阻挡,握住铁制门把手向外用力一拽,门扇半开,却有冷风吹出。洞里阴暗漆黑,光靠火柴和蜡烛照明不能奏效,只得作罢。但登高眺目,峰峦,洞穴,白云,飞鸟,也大有“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之意蕴。</p> <p class="ql-block">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对国际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中央强调要突出备战问题,要准备粮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于是伟大领袖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一时间,几乎各单位和部队都挖了各种的“防空洞”。我早年见到的单树梁地洞和丁甲山石洞想必就是那个年月那场运动的产物吧。我的家乡黑老窑西边摩天岭脚下,有一个叫做“玩儿吃窑”(音同)的小村子,村前的一处巨大山坳里,曾经驻扎着一支部队。驻地三面环山,山岭高耸,巨石强森。据说这是一个军用战略物资(弹药油料等)仓库,少小时常听人说这里的山体都被掏空成了山洞,军用卡车可以直接进出。可是等我长大离开家乡也不知真假,毕竟那里是军事重地且戒备森严,外人根本不得靠近。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部队物资搬迁驻军撤离,人去楼空方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此地现已被开辟为摩天岭旅游避暑胜地。多年前偶或回乡,结伴前往探洞寻幽,山洞果然高大宽敞,四通八达,布防齐全。时值盛夏,洞里却冷风嗖嗖寒凉沁骨。洞壁岩顶被钢筋混凝土打造成浑然一体,简直就是铜墙铁壁,令人叹为观止。一路上观看着残存已久的建筑布局,遥想着当年这里的宏伟壮观,追思着那些建设者和坚守者的苦心经营,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烽火今已息,地道留遗篇。散布于城乡的地道,无论是保护人民,还是固守江山,都承载过太多的使命,但如今已在岁月的尘烟中渐去渐远。而存留于世的却并不只是一方地理标识,当历史成为地理时,我明⽩这是⼀种时代印记,也是一种⽂化情怀;我也从中寻找到了⼀种内⼼深处苍茫的家园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无论历史怎样变迁,只有和平才是最强大的掩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