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电视台即时采访大哥,当天晚新闻播出。</p> <p class="ql-block">深沉伟大的父亲,慈祥善良的母亲,今天我们四兄妹在外滩源壹号,英国领事馆旧址上,把我们的思念带给在天国的您们,您们好吗?很是想念。我们都很好,您们的第三代也都很好,请您们安心吧。</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绿草茵茵中的老建筑,就是昔日的英国领事馆原址。</p> <p class="ql-block">遵循父母教诲,我们婉拒了能享受到的待遇。安安静静的排在队伍中。</p> <p class="ql-block">外滩源壹号,父亲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排在队伍中的我们,渴望一步就跨进去。快点再快点……</p> <p class="ql-block">跨进了向往已久的领馆接待等候厅。小时侯不懂事,很羡慕个别同学能到家长单位玩。甚至有时还会埋怨自己父母工作的“特殊性”。</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种“特殊性”,文革开始家就遭受灭顶之灾。何人何时何组织革命小将,都可随心所欲想抄就抄,想砸就砸……,随进随出进行破四旧运动(这份道歉声明是手写且复写多份,名字是钢笔填上去的,看来需要道歉的家庭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文革前四兄妹,10岁的大哥已经戴上了眼镜,那时我3岁。抄家时漏网的老照片,还是外婆偷着保存下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期间全家逃往苏州外婆家避风头,唯一留下包括外婆在内的全家福,勒令回沪后咱家再无团圆日……。</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日宴,痛惜少了母亲……。</p> <p class="ql-block">大哥插队高考回沪,分配在圆明园路上的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班时,与外滩源壹号英领馆一条小路之隔,只能临窗相望父亲的单位而不能前往,今天穿廊而入,一睹盼望已久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二哥插队高考回沪,外资单位工作顺利。今天他眼睛有点湿润,感慨而润,假装撸头。他英文功底是父亲教出来的,学的时候还犟头倔脑呢。</p> <p class="ql-block">姐姐插队高考回沪,元祖上海总部财务总监。在父亲办公室门口喃喃自语,牢记您们教诲,一步一脚印👣踏实而行。</p> <p class="ql-block">我金融夜大,银行工作,退休后服务于律师事务所,现在的我心里有点难过,如果父母健在该多好呀,带他们一起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大哥,二哥同框,大哥内向少言,二哥调皮捣蛋。</p> <p class="ql-block">和姐同框。我最小特被宠,受罪也最少。他们三人当年都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p> <p class="ql-block">继续参观进行中,阳光厅入口处,厅内四季如春。</p> <p class="ql-block">听父亲说起过,午休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音乐厅”</span>弹弹钢琴,也许就是这间吧。</p> <p class="ql-block">二楼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一楼也不是全部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忠于值守,严禁游客越位。</p> <p class="ql-block">“雪茄房”顾名思义抽烟的地方,办公室养成的习惯,父亲在家不会屋内吸烟,后来他把烟戒了。</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百四十年的地毯还能保持原样,可见其质量的上乘程度。</p> <p class="ql-block">窗外是典型的英式花园风格,具有举办草坪婚礼的潜质,目前(2013年)是半岛酒店的会所。</p> <p class="ql-block">服务人员制服也具有英伦复古风格,其实她们的服务质量已经很到位了,但还是高标准严要求。</p> <p class="ql-block">中间这幢圆明园路上的红房子,就是当年大哥办公大楼,马路之隔就是英领馆,如今设计院已搬迁。</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参观时,时不时像是会再现父母亲的音容笑貌,当看到“音乐廊”“雪茄室”就会想起他们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每走一段都是一片回忆,这些回忆将伴随着我们一起走向终未。安息吧亲爱的父母!用了您们最喜欢的乐曲之一《春之声圆舞曲》作为本篇的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