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减负创优质,秉匠心承初心————实验中学优质课大赛

王冰

<p class="ql-block">  双减背景之下,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2.0项目的整校推进,2012年12月,实验中学优质课大赛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一、初赛——见微知著</p><p class="ql-block"> 初赛录制微课进行评选,21位教师提交微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体育、美术、历史、道德与法治9个学科。21位老师对微课有着不同的认识,微课质量有很大提高,微课录制视频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声画同步,时间大多控制在5——10分钟。微课内容严谨,科学正确,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明了易懂,老师们在探索微课上又迈进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  建议:老师们录制微课时语速不宜过快,多个老师的微课存在图像抖动大、不稳定现象,个别视频有杂音,且教师讲解声音过小。在微课制作中尽量少出现教师和学生,更多集中在知识点本身。微课的受众对象是学生,而且原则上是一对一的,要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环节上最好设计引入和小结,引入要新,小结要精,关键还要迅速。 </p><p class="ql-block"> 教务处和教研组长组成10人的评委团,三个学部各三人,包括老中青三个年龄段,通过打分评选出10位教师进入优质课决赛:高火花、张敏、张丽、姚丽娟、索秀红、于雪、卢茂翠、郭丽娜、王兰英、杨路华。</p> <p class="ql-block">二、决赛——峥嵘轩峻</p><p class="ql-block"> 决赛分三组,三天10节现场课。</p> <p class="ql-block">  12月27日到29日,每天至少三节课,评委现场听课,做听课记录,根据优质课量化评分表现场打分,最后评出前六名成为本次优质课教师:高火花、张敏、张丽、姚丽娟、索秀红、于雪。</p> <p class="ql-block">  本次优质课大赛,也是对我校教师学习2.0、运用2.0、实践2.0的一次检阅。通过大赛,我们看到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迅速提高,更新教学观念,强化教学研究,塑造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和创新教育。</p><p class="ql-block"> 高火花老师运用微能力点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在预习环节给学生发布三个微视频课程辅助教学,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和学生有历史年代感,微视频比老师课上生硬的文字PPT更有情景,代入感强,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架,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在预习检测和小组合作学习环节,高火花老师运用101PPT“互助工具”中“随机点名”功能,送鲜花奖励机制,涉及的是“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微能力点,师生的互动和谐、欢快而深刻。</p> <p class="ql-block">  所有参赛老师们都呈现着重视课堂、研究课堂、学习驾驭课堂、向课堂要质量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使得学校教育教学充满活力与朝气,这种氛围的渲染一定会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良好前景。</p> <p class="ql-block">三、尾声——隙穴之窥</p><p class="ql-block"> 优质、有效地课堂容量应以有多少学生学会和学生学会多少,动手做到多少,学生完成了多少来衡量,而不是单纯看老师讲了多少。要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眼中,不能有死角,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不爱动手的学生,给他们以鼓励,让他们也有表现和进步的机会。摆正常规课与优质课的关系,偶获成功存在较大侥幸,不断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应该用优质课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平时的每一节课。只有把平常课用优质课来要求,才能把优质课当平常课运用自如。</p><p class="ql-block"> “匠心打磨,秉承初心”,实验中学一直坚守以教师成长需求为导向,提升教师自我能力和素养、提升自我格局和价值观。优质课堂建设是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全体教师涵养匠心、锻造匠艺,努力用匠心打造高质量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p>

优质课

微课

学生

课堂

教师

老师

匠心

火花

大赛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