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灵武市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海国图志

<p class="ql-block">  回顾2021年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始终坚持以“教学研究”引领各项教研活动,在上一年反思的基础上改进提高,本年度活动有研究主题、有更新迭代、有深度、注重证据,现梳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  一、开展教研活动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1.科研、证据意识。每次活动都要有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学生调研、前测后测,收集学生的学习中的作品,分析问题与学习效果。通过科研的手段使教研活动更规范,更能说服人。</p><p class="ql-block"> 2.创新意识。创新是学生今后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学生创新就要教师创新,教师创新必教研要创新,活动从形式上、授课的组织上都有创新,让教师能从中受到启发,引领学生创新。</p><p class="ql-block"> 3.深度意识。以往活动谈的面广,时间长基本上留不下什么,本学期活动在活动前、后都要求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提问交流总结,力求在一个点上深入思考研究。</p><p class="ql-block"> 4.团队意识。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每次活动一节课都至少有3人团队从学生调研、技术支撑、学生活动设计来进行深入沟通协助,教研组长还邀请全校教师参与。开展一次活动,锻炼的一个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 5.迭代意识。刚开始的很多教研活动都是毫无头绪,不知怎么定研究主题,定好主题不知道如何来研究,但我们都是尝试去做,通过一次次学习、讨论、反思,研究不断深入,就有更多的启发与策略,多轮次的迭代使我们每次活动的创新得到了保障。</p><p class="ql-block"> 6.互动交流意识。教研活动为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智慧,我们让教师讨论交流、互相提出问题,在问题交流中产生新的思考、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当前解决不了,但也让参会教师带着问题离开,不也正是教研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吗。</p><p class="ql-block"> 7.教研训一体化意识。每次活动是基本的载体,在活动中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师培训,三维一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p> 二、主题式研修活动 1.一年级主题研修<div>主题是:经历符号计数的再创造过程理解位值制记数。<br>收获是:</div><div><ul><li>一是再创造产生的知识保留时效长,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再创造。</li><li>二是再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计数单位、数字、数字所在横向位置进行压缩的过程,将三者合而为一,并隐藏了规则。</li><li>三是教学中经历实物表示、图形表示、文字标注、省略规则系列活动,则可帮助学生创造出位制计数。</li><li>四是十进制的记数由手指推广到小棒更易理解。</li></ul></div> 2.二年级主题研修<div>主题:借助直尺制作理解测量本质、感受量感。<br>收获:<br><ul><li>东塔学校通过制作直尺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本质,而测量的本质就是单位长度的累积,尺子就是多个1厘米的小棒首尾相连制作出来的。通过学生摆一摆,粘一粘,理解测量本质;</li><li>九小本节课发展学生的三个量感:测量单位与数的关系(精准度与数的关系)、反复体会1厘米的累积过程、估测(发展量感,用身边的测量工具丈量);</li><li>通过前测、后测的数据比对,找出教学活动的症结所在,反复研究有效测量,解决症结;</li><li>推荐大家观看学习《为什么要强调量感》史宁中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03244852/</li></ul></div> 3.三年级主题研修<div>主题:基于平板、网络画板理解面积测量的本质<br>收获:<br><ul><li>借助平板进行教学,课前可发送微课预习,课中通过答题对每一个学生的对错了如指掌,课后分层推送作业,继续巩固,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li><li>信息技术不只是点缀的作用,是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可实施的手段进行教学,比如:在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大小的环节中,借助几何画板,提前设置数据,调整单位,提供给学生更为便捷的工具。</li><li>测量的本质是用一个数来表示面积的大小,这需要选定一个测量单位,通过单位的累积就能用数来表示面积。</li></ul></div> 4.四年级主题研修<div>主题:在操作、问题引领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br>收获:五小的课通过知识的迁移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画线、画统计图、移小方块”等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会找“平均数”,通过动态观察感知数据变化对平均数产生的影响。十小的课注重在课堂上以问题引领出发,让孩子们理解平均数接近真值。在探索以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十小团队改装计数器让孩子们在具体模型中感受移多补少法‘匀’出平均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直观模型中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及平均数是真值的无偏估计。<br></div> 5.五年级主题研修<div>主题:基于网络画板、平板理解确定位置的要素,促进能力迁移。<br>收获:<br>利于反例、举例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讨论得出确定位置的要素。<br>从一维、二维的思考,学生可以迁移到三维确定位置的要素。<br>平板与网络络画板的有效结合,给了学生探索的空间,网络画板设计的课件真正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演示。<br>区域到线再到点逐步逼近的方式让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br></div> 6.六年级主题研修<div>主题:基于网络画板、平板理解面积、体积测量本质,促进能力迁移。<br>收获:<br><ul><li>教师要做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不能做主体。</li><li>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概括。要在旧的知识上生长出新认识,找出可迁移的关键要素,提供学生可迁移的情境,了解学生学的能力到底如何。</li><li>学生如何通过操作学习获得深层次的认知,通过学习基本图形面积迁移到了解更多图形的面积,通过基本图形体积的学习触类旁通到更多立体图形的体积,也就是让学生能够不去记忆图形的面积公式以及体积公式,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可以由一类图形推导更多图形的面积计算和体积计算。</li></ul></div> 7.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修<div>主题:基于大观念统整数法教学。<br>收获:<br><ul><li>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遇到同类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li><li>把握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对知识进行解构再重构,帮助学生进入高阶思维。</li><li>以整体为背景,将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使单元学习内容和活动合力,在学生数学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li><li>提出大观念,确定学习的核心要素,把内容联系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使之具有概括性、永恒性、迁移性及发展性。</li><li>整数除法的本质上可以看成从一个数里连减相同数的运算。</li></ul></div> 8.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发展<br>基于“三会”的学生核心素养,必然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提出问题,会用数学的逻辑进行推理,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为培养学生这些关键能力的发展,本年度开展了网络培训,让学生做更好的倾听者、提问者、表达者三项专题讲座,从理论、方法上获得支持,在期末的测试中,通过解释说明考察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通过看图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猜想的能力,通过探索与发现考察学生的数学归纳推理能力。<br> 9.进校听课学习<br>在听课中学习教师、学生的智慧,课后交流中围绕教师提出的困惑的问题,一起找原因、想办法,讨论生成很多的教学智慧,彼此都受益。如古人计数,教师创造性给不同组学生不同的学具,一组十一个小圆;二组一个大圆一个小圆;三组两个小圆,一起来表示11这个数。一组学生想到十个小圆叠在一起表示十,一个小圆表示一;二组学生想大圆表示十,小圆表示一;三组学生想为了与二个小圆区分,一个小圆上写上“十”,表示十,另一个小圆写上“一”表示一。通过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促进理解位值制。如线段认识,设想的是让学生把几个1厘米长的小棒粘贴到一起形成直尺,可课堂上学生在小棒边、卡片边摆上1厘米的小棒,并在小棒上、卡边上用笔标记,形成自己的直尺,开拓了想法。从以上案例中,从同伴、学生中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学习他人的智慧、才能更上一层楼。<br> 10.竞赛促进团队发展<br>本年开展的全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组成4人团队,备10节课,开展四轮的备课磨课活动,从常规到创新,让课堂有深度,虽买红英教师一人获全区三等奖,但团队的教师都成长了,开拓了以赛促团队成长的新思路,参与锻炼受益的教师数量增加、水平得升。活动网址如下:https://kcsq.nxeduyun.com/index.php?r=course/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801138&aid=42230 三、教师培训 1.网络画板培训<div>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网络画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直观化,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br></div> 2.课题研究培训<div>内容从四个方面阐述:</div><div><ul><li>教育实践的核心要素;</li><li>实验的关键环节---干扰;</li><li>实验研究的类别;</li><li>实验研究的实施。</li><li>重点教给大家用专门的spss软件对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用数据验证实验的效度。</li></ul></div> 四、教学竞赛<div>为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竞赛活动。</div> 1.互联网+优质课比赛<br>2.精品课评比赛<br>3.教学反思评比<br>4.创新作业评比<br>5.网络画板课件制作评比<br> 省优精品课:灵武二小--马小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省优精品课:灵武一小--于慧琴《周长》 五、今后研究思路<br> 1.增强项目意识。这是本年度欠缺的,活动结束后没有留下研修的成果,只惠及到了参会的教师,无法做到推广,今后要把教研的成果,如录课、教学课件、主题研修成果及时上传课程社区的研究成果中,做为今后二次培训、迭代的资源。<br> 2.加强校本课程研究。以学校为单位,深度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多轮次的交流迭代,体现上面的八个意识,做成一个校本研修的优秀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展示,其他学校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开展本校的教研活动。<br>  3.探索学生表达能力、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与考试研究。本学期已经在考试中进行了尝试,呈现出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思考成果,继续由二小、四小、五小带头开展研究,争取在2023年形成相关成果集。<br><div>  还有其他的教研活动见以下网址:<a href="https://kcsq.nxeduyun.com/index.php?r=course/post/list&sid=801138&cid=20694"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https://kcsq.nxeduyun.com/index.php?r=course/post/list&sid=801138&cid=20694</a></div><div><br></div><div><br></div>

学生

教研

教师

活动

主题

研修

画板

教学

学习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