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区观察故事——美味的蛋糕

潘潘二小姐

观察时间:<div>观察地点:建构区</div><div>观察对象:航航、辰辰、诺诺、小梅</div><div>年龄段:3-4岁</div> <b>注意:</b><br> 航航跟小朋友说:我妈妈会做蛋糕,我们也做一个蛋糕吧。<br> 小梅:蛋糕是圆圆的。<br> 辰辰:我们没有圆圆的积木怎么办?<br> 诺诺不说话,拿来一个细细的拱形拼在了一起。<br> 航航:哇,这就是圆形的了。<br> 再高点,蛋糕好多层的。<br> 他们几个学着诺诺的样子一直向上垒高。<br> 辰辰:蛋糕怎么小小的。<br> 航航:就是,老师,我们要怎么变大蛋糕啊?<br> 老师:诺诺,你有办法把蛋糕变大吗?<br> 诺诺又拿来大点的拱形围合在蛋糕外面。<br> 诺诺:老师,好了。<br> 航航、辰辰、小梅高兴地拍起了手:蛋糕好啦,蛋糕好啦。<br> 老师:诺诺,你问问小朋友蛋糕变大了吗?<br> 诺诺不说话。我对航航说:航航,诺诺帮助你们把蛋糕变大了,你需要说什么好听的话?<br> 航航:谢谢。<br> 老师:诺诺,你很棒,小朋友喜欢和你一起玩。<br> 诺诺笑了。<br> 航航:老师,我们一起吃蛋糕。<br> 小梅:还要蜡烛,我去拿一个。<br> 辰辰和小梅争着拿来圆柱形当蜡烛了。<br> 老师:我猜小一班的小朋友都想吃蛋糕,不知道蛋糕够不够啊?<br> 辰辰又找到大拱形积木拼在一起变成了个圆形,又将两块半圆形积木合在一起放在了中间,继续向上垒高,接着在圆形积木上用长条形积木在边缘处围了一圈,围好后,在上方凌空放置了长条形的积木。变成了一个长方形平面后,在上面放置两排三角形积木。在三角形积木的中间也倒着放置了三角形积木。“我也做了一个蛋糕,漂亮吧?” <b>识别:</b><br> 1.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能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3-4岁幼儿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本次的游戏中,航航、小梅能迁移生活经验,知道蛋糕的形状,尝试并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表征。<br> 2.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幼儿能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3-4岁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游戏中,辰辰在游戏中感知了积木的不同形状,并且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蛋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br> 3.游戏中,航航、小梅、辰辰能相互交流,符合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诺诺不怎么和小朋友交流,但他喜欢建构游戏,也有一定的建构经验,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 <b>反思与回应:</b><br> 1.鼓励他们的建构游戏,在回顾环节邀请其他幼儿欣赏作品,并请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br> 2.小班幼儿对各种形状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并尝试识别和描述,鼓励和支持幼儿在建构区用积木、纸筒、牛奶罐等各种形状材料进行组合,。<br> 3.鼓励幼儿他们按形状、标记分类整理建构区的积木、辅助材料。<br> 4.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如散步时看到熊猫,尝试描述:熊猫的身体圆圆的,全身好像是一个个的圆形组成的;电视机方方的、眼睛圆圆的等。<br> 5.今天的建构作品比较单一,幼儿的合作意识、组合意识不强,教师发现这种现象要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合作游戏。<br> 6.诺诺小朋友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交流,教师要多关注,引导他去建构区、娃娃家这样需要合作的区域游戏,鼓励诺诺注意同伴说话,尝试做出回应,一步一步引导,相信诺诺一定会学会如何与人交往的。

诺诺

蛋糕

积木

幼儿

形状

建构

航航

小朋友

游戏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