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学习法语时点滴回忆

吴志福

<p class="ql-block">整理书籍时发现一张早已泛黄了的结业证书,那是40年多前的往事。</p><p class="ql-block">1981年从广播中无意听到一条消息,就是上海外国语学院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袂举办第四期法语业余广播培训班,于是便去报名,参加为期两年多的收听广播学习。主讲老师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徐百康教授和年轻女教师,花老师。</p><p class="ql-block">每周一,周三,周五授新课,周二,周四和周六重复。老师们非常耐心,进度适宜,浅出深入,至今感觉还非常深,非常亲切!</p> <p class="ql-block">2年多时间我们主要是学习2本书,这是第一册,记得每天中午12点,随着前奏曲,(新四军军歌)响起,便开始了认真的学习。边听边跟着朗读,或边听边记笔记。不时在课本上用笔连线,法语读音有连读要求liason。</p><p class="ql-block">每次授课时间为半小时,下午4点左右还有一次,如果耽误了中午的学习,4点还可以收听。</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只半导体收音机,一只笔,一本书和一本笔记本,练习册就开始了广播学习。</p><p class="ql-block">在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在乘坐公共汽车时,还有清晨在晨跑时,脑子里都是单词,句型和课文背诵。</p> <p class="ql-block">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语言学习有时不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语言的表达形式不一样,也因此感到头疼。比如: 英语和汉语一样,形容词在名词前面,但法语恰恰相反,大多数情况下放在名词后面,而且有阴性阳性之分,还有复数形式。</p><p class="ql-block">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平时积累的问题写信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法语教学组请教咨询,每次都能得到及时回复,心里总感觉到有种温暖,这也进一步激发了自学法语的兴趣和动力。过一段时间电台广播站会召集所有的学员进行现场辅导和讲解,这时我们就可以见到后台教学的徐老师和花老师。</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本袖珍法汉词典。</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当时拓展学习时看的补充学习书籍。书中简约地介绍了法国概况,历史,地理,人情风俗。</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本世纪初参加职称考试的准考证。想不到80年代初自学的法语,20年后又一次帮助了我,使我顺利地通过了第二外语考试。退休后有时会翻阅当年学习的课本读上几句,翻上几页,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老师教学时亲切的语言,耐心的教诲,以及收到电台老师回信时那种美好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感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母校老师无私的奉献!Je t'aime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