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生日感慨

玉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我71岁生日,意味着我与世间相依了71年。一时间感觉像是坐在岁月列车上,踩着点儿往_“望8站”路上奔驰的节奏又快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年学摄影,现在又钻研ps,时间过得就更快了。分分秒秒、日日月月比坐高铁还快,不觉得一站(年)一站(年)忽闪而过。我站在窗前,遥望西山落霞,不由得感慨“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时候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不同了,“70还年轻、80不算老、90不稀奇”。我父母就都过了90。这样一想,路还长,不能说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老就是老,不承认不对。记得50多岁时,坐公交有人让座,很不自在;60岁时,有人让孩子叫爷爷,忒别扭;快70岁的时候,有比我小十几岁的大妈居然叫我叔叔,打心眼里反感,表面还要装个笑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年,不想承认老。现在再不承认就不对了。特别是前几年,我就习惯了爷爷和叔叔的称谓。有时拿着相机,看到可爱的孩子自己就说:爷爷给你照相好吗?孩子再喊声“谢谢爷爷”,那美啊是从心底发出来的!即使比我小个十岁八岁的大妈叫我“叔叔”也挺受用。不想装嫩,就想倚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知道我老了。中午不睡会儿,整个下午头晕脑胀;出门一小时找不到公厕就急;嘴里的牙90%是假的;洗过的头发是一缕一缕的;上几个台阶,就要站下来喘喘;后脊背那个手指头够不着的地儿也越来越痒啦……。我觉得自己就像40多年前住过的那个陈年旧屋,稍有个变天不是顶子漏雨就是房檐的砖皮掉了下来。虽说,距离逮住个熟人就想唠嗑儿、小姑娘叫声爷爷,保健品多贵也买还有点儿距离,但我知道还是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老了,能够“知老”其实是件好事。它提醒你:岁月不是取之不尽的。喜欢的、容易做到的事,一定要及时去做,不要留下遗憾;想做的、不好做到的事,就不要勉强去做,以免透支自己;名和利想也别想,不和人比,不和人攀,那都不是老年人该想的;当务之急该做的是懂老、会老、养老,切莫忽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老是承认客观现实,懂老是明白事理,懂得老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理。而会老是要学会养老。除了饮食平衡、生活规律、心情愉快,最重要的是要腿勤、手勤、脑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玩文化是集“3勤”为一体的最好方法之一。比如学摄影。这种学习最需要的就是“3勤”。你不腿勤,拍不上照片:你不手勤,会错过瞬间;你不脑勤,照片没有内涵。而且,在拍摄中能获得艺术享受,增加生活情趣,让生活多一些文化的气味儿。这不正是时下流行的文化养老吗。当人“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要变到懂得养老,要变到平稳进入健康寿命的“拓展期”,其他啥也别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面的路程究竟还要走多久?坐几站?不好估摸。坐着岁月列车就像旅行,一路的风景要好好看,用相机把它拍下来,留住美好,不要辜负了岁月的眷顾,因为“岁月它不会为谁停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均为摄友拍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信子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才才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风信子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青树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青树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者风范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向阳老师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