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知青 如今的舞者

国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纪念上海知青赴吉林延边珲春上山下乡五十三周年。</p><p class="ql-block"> 祝贺上海珲春知青金达莱舞蹈团成立十八周年。</p><p class="ql-block"> 感谢一直支持舞蹈团工作的家属和知青朋友们。 </p><p class="ql-block"> 上海珲春知青沈国建 2022年1月</p> <p class="ql-block">  上海珲春知青金达莱舞蹈团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舞蹈(红太阳照边疆)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舞蹈(顶罐舞 泉)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舞蹈(难忘的那一天)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舞蹈(丰收苹果园)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舞蹈(长鼓敲起来)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朝鲜族舞蹈(新阿里郎)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三位大相帽舞者王冠华 蔡育富 张建强</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成员和珲春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的队员曾经都是在1969年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卅珲春县(现在的珲春市)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今年正是上山下乡插队落户53周年。</p><p class="ql-block">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语言又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乡情乡音的情怀及共同的喜好又让我们舞到了一起。从曾经的知青 到如今的舞者,悠悠五十年,弹指一挥间。</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绿皮車挂着横幅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p> <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声响遍了祖国大地,随着这首歌的旋律,仅仅在这一个月里,共有几批同学分别乘座轮船转火車,或直接乘座火車离开了上海,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卅珲春县(现在是珲春市)去插队落户。</p> <p class="ql-block">  当年欢送会的虹口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的很多队员都是在3月7日那天,同虹口和杨浦区的同学一起来到虹口体育场集合。</p> <p class="ql-block">  有关部门为即将赴吉林珲春县插队落户的同学们举行了欢送仪式,欢送会结束后,同学们乘上几十辆公交車,浩浩荡荡,从四川北路出发,沿途受到了上海人民的夹道欢送,最后到达了彭浦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欢送上山下乡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队员胡世芳 座在公交車上,去彭浦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車站上早已等候着送行的亲人,同学和朋友,随着汽笛声响起,同学们微笑着挥别送行的亲人,转身含着泪踏上远行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队员张新中 在火车上与大家告别</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队员刘美芳 与同学在火車站合影</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队员胡世芳 与送行的亲人同学告别</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队员张建强 与送行的亲人和同学告别</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火车驶离了上海,此时此刻车厢里哭声笑声渲闹声交杂在一起,火车鸣着汽笛,载着我们带着青春的激情与热血,带着对前途的理想与憧憬,开始了人生的旅途。</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图们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  经过四天三夜的奔驰到达了终点站,图们江畔的图们火车站。图们火车站是进入珲春县的门户,珲春县战略位置特别及重要,处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俗称一眼望三国)进入珲春县人员都需持有边防出入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居民证和边防证</p>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茫茫的田野一片雪白。到达图们火车站已是晚上,珍宝岛战事刚刚打响,边境形势特别紧张,有关部门组织了几十辆带蓬的卡车,经过图们的大盘岭驶向各公社及生产队。</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是晚上,卡车在湾湾曲曲的山上盘旋,上山时一道道车的灯光犹如探照灯不停的在天空中闪烁,下山时一道道车的灯光把前面山间美景照得雪亮,此时已是半夜时分,外面温度零下十几度,但是大家似忽被一路上壮观的美景深深吸引,紧张,陌生和好奇全然忘记了寒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从图们火车站到珲春县城,车队经过凉水公社,密江公社,沿着中朝边境的图们江到达珲春县城、零晨时分平静的小县城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上海知青,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随后大家被分别送到各自公社,大队, 生产队。我们的车到密江公社生产队时天还没有亮,当时生产队已经为我们盖好了一间房子,这就是俗称的集体户。</p> <p class="ql-block">  密江公社解放四队(下洼子村)原集体户旧址</p> <p class="ql-block">  屋里的大炕,冬天睡觉总是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生产队还没有电灯,外面一片漆黑,四周什么也看不见,屋里点上了煤油灯,进到屋里生产队的乡亲们把饭菜都做好了,把炕烧的暖暖的,大家第一次座在热的发汤的炕上吃着早饭,同学们吃的津津有味,新鲜感使大家忘却了几天来的疲惫,但饭后一躺下来就都呼呼睡着了,一声声鸡鸣声,一声声狗狂叫声,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大家陆续走出屋子,只见到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冰天雪地,洁白的积雪银光闪烁,整个小山村也就几十户人家,在这片土地上就是我们插队落户的地方,我们的生活和劳动就要在这小山村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密江公社解放四队(下洼子)我插队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集体户前面的密江河</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前有一条密江河,是图们江的支流,密江河一边是我解放四队,河的那一边是樊淑芹王冠华的解放三队,密江河最深处(山角下)有几米,其他地方平时都可以淌水过河,平时河里鱼儿可一目了然,每年夏天干活回来是洗澡的最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1970年的8月就是这条看似可以淌水过河的密江河发生了惊魂的一幕,解放三队知青去公社,必须经这条河,那一天要去公社检查身体,王冠华赶着牛車,車上座着樊淑芹及另外3名女知青,8月份正是讯期,水大流速快,再加上密江河水下都是鹅卵石,牛車到河中间,牛車突然翻車,車上的人倾刻掉进河里……,还好大家安然无恙,有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村庄,大多数都是朝鲜族村子,个别也有朝鲜族和汉族组成的村子,知青们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栽稻秧、割麦子,打谷子,挑牛粪、积肥,平整土地,修水利……。和社员们一同外出派民工,一起赶着牛車送工粮,一起站岗放哨,战时训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我们的青春年华</span></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我们,记下了多少泪水和欢笑,一缕记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那一年我们才16岁,17岁,18岁。</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1978年,在这十年时间里,知青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珲春的广阔天地。</p> <p class="ql-block">宗静萍 下放干部的女儿,1969年12月随父母亲下乡到我解放四队,当年才14岁</p> <p class="ql-block">王凤美</p> <p class="ql-block">沈国建 (带东北帽)和徐玉华(前中)同学们送行时在外滩留影。</p> <p class="ql-block">沈国建 那时有一件海纹衫是很酷的</p> <p class="ql-block">沈国建 1972年回上海在科大学习</p> <p class="ql-block">华建平 外滩留影</p> <p class="ql-block">张新中 民兵训练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刘美芳 在哈达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章志琴 在敬信公社留影</p> <p class="ql-block">周健华 在春化留影</p> <p class="ql-block">陈慧珠和章志琴</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和朝鲜族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和黄国英</p> <p class="ql-block">李延梅和胡世芳</p> <p class="ql-block">胡世芳 李锡琴 王冠华</p> <p class="ql-block">金娟娟 李延梅 虞金妹</p> <p class="ql-block">张新中 刘美芳</p> <p class="ql-block">陈慧珠 徐广云</p> <p class="ql-block">  祝亚男和林道苏 在1978年大返城时才回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1997年祝亚男林道苏带着儿子回到生产队,在原集体户前留了个念想</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座在拖拉机上去干活</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和乡亲们试种水蹈获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劳动归来</p> <p class="ql-block">林道苏 在大队当拖拉机手</p> <p class="ql-block">虞金妹 在打谷场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张新中 在民兵训练</p> <p class="ql-block">刘美芳 民兵训练</p> <p class="ql-block">周健华 和女民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健华 在民兵训练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在站岗</p> <p class="ql-block">  王安新和集体户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在炕上补衣服</p> <p class="ql-block">林道苏 在看书学习</p> <p class="ql-block">林道苏 和集体户同学在图们江边合影</p> <p class="ql-block">徐广云 在三家子公社毕业留影</p> <p class="ql-block">虞金妹 和下放干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健华 在集体户前和五七干部合影 </p> <p class="ql-block">周健华 驻军代表来集体户讲解珍宝岛事件</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在集体户自留地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和林道苏 在集体户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和王冠华 集体户在政治学习</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和王冠华 集体户学习文件</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等 集体户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章志琴 张妙旗 黄国英等 集体户合影</p> <p class="ql-block">张妙旗 在集体户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李延梅 集体户知青留影</p> <p class="ql-block">朱大方 集体户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周健华 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王冠华和黄国英</p> <p class="ql-block">张妙旗 集体户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沈国建 黄富根等集体户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张建强</p> <p class="ql-block">张建强 在珲春生产资料公司</p> <p class="ql-block">张建强</p> <p class="ql-block">陈凤霞(张建强爱人)和演出合影</p> <p class="ql-block">胡永亮</p> <p class="ql-block">朱道珍</p> <p class="ql-block">胡永亮 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汤涤兰在新疆</p> <p class="ql-block">  在和乡亲们同劳动同生活的日子里,上海知青们同朝鲜族老乡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p><p class="ql-block"> 朝鲜族民族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朝鲜族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被称为“歌舞的民族”。节日或劳动之余,乡亲们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已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欢舞,形成有趣的 “家庭歌舞晚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知青们在朝鲜族乡亲们能歌善舞的熏陶感染下,很多上海女知青渐渐的喜欢上了朝鲜族的歌舞,如现在的舞蹈团团长樊淑芹,舞蹈团队员李延梅,刘美芳,胡世芳,黄国英,祝亚男,虞金妹等,当时都是小分队,宣传队,文工团的积极分子。</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 祝亚男</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 和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延梅</p> <p class="ql-block">祝亚男 和同学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美芳 和宣传队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樊淑芹 祝亚男 虞金妹</p> <p class="ql-block">李延梅</p> <p class="ql-block">刘美芳 李延梅 胡世芳</p> <p class="ql-block">  2000年以后,曾经在延边珲春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陆续回到了上海,2004年在珲春市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成立了珲春上海知青联谊会,大家在一起交流和商量,成立了一支以宣传和弘扬朝鲜族民族歌舞艺术为主的珲春上海知青金达莱舞蹈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舞团成立之初,队员们群策群力,公园是舞蹈队经常排练的场所,队员们自筹资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自己买布料裁剪拷边,缝纫制作各种服饰,经过大家的努力,舞蹈团制作了朝鲜族舞服饰和相貌,傣族舞服饰满族舞服饰,印度舞服饰以及其他服饰。</p> <p class="ql-block">  先后共有40多名知青朋友加入到舞蹈团,男队员有三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图门江畔的珲春,有我们的青春年华,乡情乡音是我们知青舞蹈团的情怀,2010年,舞蹈团和珲春人民一起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珲春馆》的开馆仪式和演出。</p> <p class="ql-block">  2010年上海世博会(珲春馆的开馆仪式)舞蹈团演出的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2年,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金达莱舞蹈团回到了第二故乡,在珲春影剧院举办了(回故乡上海知青汇报演出),演出精彩纷,舞蹈团以优美的舞姿,完美的呈现给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受到了珲春市民和知青朋友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  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给珲春市政府送锦旗</p> <p class="ql-block">  在亮亮下乡大队联欢</p> <p class="ql-block"> 演出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3年上海市举办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广场舞),我们参赛的朝鲜族舞蹈(阿里郎)广场舞,在6000多支舞团中脱颖而出,荣获(百支优秀市民舞蹈团)和(年度最佳视觉奖)荣誉证书,二项大奖。</p><p class="ql-block"> 在大赛颁奖盛典上,我们的舞蹈参加了展演。</p> <p class="ql-block">  参加决赛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参加决赛时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  参加展演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展演时剧照</p> <p class="ql-block">  荣获(百支优秀市民舞蹈团)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荣获(年度最佳视觉奖)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首届市民舞蹈大赛(广场舞)决赛和颁奖大会上的展演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4年是上海知青上山下乡45周年,也是金达莱舞蹈团成立十周年,舞蹈团举办了(怒放的金达莱)专场文艺演出,珲春市领导亲临现场,为舞蹈团致贺词,整场演出如红艳艳的金达莱花盛开在艺术的百花园中,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  十周年演出合影</p> <p class="ql-block">  十周年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十周年演出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5年上海市举办了第二届上海市民舞蹈(广场舞)大赛,我们参赛的朝鲜族舞蹈(长鼓敲起来),荣获了(上海市民广场舞团队50强)称号。</p> <p class="ql-block">  参加演出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荣获(上海市民广场舞团队50强)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彩排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广场舞朝鲜族舞蹈(长鼓敲起来)决赛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参加在黄浦区的广场舞展演(朝鲜族舞蹈红太阳照边疆)</p> <p class="ql-block">  展演剧照</p> <p class="ql-block">  展演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上海市举办了第四届上海市民舞蹈广场舞大赛,我们参赛的顶罐舞 泉,在决赛中获得84点67分,排名第75位。</p> <p class="ql-block">  在黄浦区选拔赛复赛合影</p> <p class="ql-block">  参加市广场舞决赛时剧照</p> <p class="ql-block">  参加决赛全体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参加决赛的三姐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  参加决赛的三姐妹和亚男老公林道苏</p> <p class="ql-block">  广场舞(朝鲜族舞蹈顶罐舞 泉)决赛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2019年金达莱舞蹈团带着精心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又一次回到了第二故乡图们江畔的珲春市,和珲春的文艺届举办了《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回故乡联欢文艺演出。演出把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把新时代老知青的风采表现的淋漓尽致,得到了珲春市民和老知青的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  东促会领导到上海站为舞蹈团送行</p> <p class="ql-block">  給珲春市政府送锦旗</p> <p class="ql-block">  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  演出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  舞蹈团从成立之日起,就走进社区参与街道社区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于市,区县,街道各团体组织的各项公益演出,成为街道社区共建文明社区的一支优秀文艺团队,在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荣获一级团队称号。</p><p class="ql-block"> 参加上海知青团队的春节晚会及有关活动的演出。参加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佰瑞福国际(中国)机构,每年举办的《上海知青闹元宵》演出,及韩国,香港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参加杨浦区四平街道社区举办的《杨浦区环同济“元宵行街会”》民俗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参加活动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珲春上海知青金达莱舞蹈团成立18周年。</p><p class="ql-block"> 舞蹈团成员每星期排练二次, 一年约100次左右,十八年约参加排练 1800次,参加各项活动和演出约300来场次,合计约2100 次,相当于有六年时间, 在排练场地和演出场地来回奔波,这就是金达莱舞蹈团每个队员及队员家属对舞蹈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收获和荣誉, 这就是舞蹈团在18年的时间里,活跃在图们江黄浦江畔的“知青舞者”。</p> <p class="ql-block">  在图门江畔的珲春,是我们金达莱舞蹈团的第二故乡,有我们的青春年华,乡情乡音是我们知青舞蹈团的情怀,2022年新年来临之际,给珲春的父老乡亲拜个早年,祝珲春的父老乡亲新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