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团队2022年新年伊始 再度走近龙虎山 探寻风水之秘 之一: 大上清宫九龙聚会

杨公风水曾祥裕!

<h5><p><font color="#ed2308">曾祥裕风水团队2022年新年伊始<br>  再度走近龙虎山 探寻风水之秘 随笔(之一)</font><br> <font color="#167efb">大上清宫:九龙聚会,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font><br> 曾祥裕 曾海亮<br>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狼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这是《水浒传》开篇第一回里所描述的一段景色,它并非施耐庵梦中的仙境,恰恰就在我们生活当中。</p><p><font color="#ff8a00">2022年元旦曾祥裕风水团队开启新年人文地理之旅,再度走近名闻天下的道教圣地——江西龙虎山,感受它道教文化芬芳和玄妙风水。</font><br>如今的龙虎山这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经过精心打造变得旅行线路更规范和有序。 <br> <font color="#ed2308">正值冬阳高照,暖风吹得旅客醉。</font><br>我们沉浸于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千古未解的崖墓奇观和绝世无双的生殖崇拜景观等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画廊之中,无不感受到道教圣地奇特而神秘的力量。<br>江西龙虎山是道教的祖庭,道教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到东汉末年张道陵集各黄老道学的精华创立了正一道,张道陵被尊称为祖天师,从此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br></p><p><font color="#ed2308">穿过历史时间隧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龙虎山古建筑遗迹,无不彰显道教与风水的关系。</font><br>在此择其重点介绍:<br>本文先介绍大上清宫:</p><p><font color="#ed2308">九龙聚会,坐北朝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font><br>大上清宫是历代天师祭祀神仙的地方,有“神仙都会”之称,始建于东汉。<br>上清宫与张天师紧密相联,张天师,俗名张道陵。</p><p>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字子房)九世孙。东汉末年人。曾在今汉中一带创立“五斗米”教,后转到龙虎山炼丹、定居。<br>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63代,历时1900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最长的道教教派。<br><font color="#ed2308">在古代,张天师的影响力极大。元明清三朝,龙虎山曾统领江南道教,总领三山符录,成为我国道教传播的中心。</font><br>上清宫就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授录传度和历代高道修身养性之所,素有“道教总会”、“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座落于上清镇东首九龙聚会的风水宝地中,溪山环拱、仙灵都会。<br> <font color="#ff8a00">天下名山道观多。<br>大上清宫拥有一方风水宝地,九龙聚会 ,</font><font color="#167efb">山下一条水溪水有情环抱。</font></p><p><font color="#ff8a00">,歌云:“九龙集结上清宫,天师擒妖显神通,唯有一龙不伏法,顺水飘游遇虎凶”。<br>这九条龙是指龙虎山上清宫周围的名山:它们是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这九座山龙脉走向恰似九条巨龙涌向大上清宫周围聚集,群峰连绵不断,高耸起伏,形成群英荟萃的龙虎山仙迹名胜。</font></p><p>大上清宫建筑布局呈“八卦”形,是道教独特的古建筑风格。</p><p>从大门俯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两层重檐歇山式皇宫楼阙,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记载:“南望云林、琵琶诸峰,熛锐炎上,形家谓水,故奉真武于楼中”,此楼阙名为“真武殿”,高耸巍峨,呈现皇家气派,规模气势可以和北京故宫相媲美。</p><p>楼台正中上悬金光闪闪的“大上清宫”匾额,由康熙皇帝御书所赐。城楼间高高悬挂符帘:风调雨顺、国泰民安。<font color="#ff8a00"><br></font>现在的上清宫,突出“俊逸、柔美、醇和”的特点,巍峨壮观,庄严肃穆。<br>福地门、下马亭、灵星门(壬子山之间小空线)、钟鼓楼、东隐院(寅山申向)、伏魔殿(丁末之间界缝小空)、镇妖井重见天日,再现了当年香火缭绕、道乐悠扬的都会景象。<br>现在,上清宫与 正一观、兜率宫、天师府、东岳宫、留侯家庙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龙虎山“道教朝圣游”的内涵愈益丰厚。<br>我们步入上清宫时,观察到经过福地门是一条曲而有情的甬道,如游龙般的轨线,其走势沿又如太极图阴阳分界线,显“S”形,充分体现道教中阴阳玄合,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灵魂。</p><p>主殿内明堂地下镶刻一个偌大的阴阳八卦图,营造了一种神秘的道教氛围,让人生发肃然起敬之感。 <br> <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与风水的关系是很奇妙的。他们有共同生成的背景和思想基础,如古代民间的巫术,神仙传说,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等等。</span></p>《易经》更是这样它们之间强有力的纽带。</h5><h5>对自然界“生气”的热烈向往,对宇宙图案的神秘附会,对色彩,数字,防卫的特殊处理,对人体结构的抽象模拟,甚至风水的经典著作《宅经》,也被收入《道藏》。而风水中最佳环境的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则又是道教的保护神。<br>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这个环境要山青水绕,风调雨顺。因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br>所以,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br>为什么许多风水宝地能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呢?<br>原因在于其山水组合合理,能給人一种幽雅舒适,心旷神怡的感觉。由此来说,“地灵人杰”並非沒有道理的。大上清宫的格局尽显八卦之玄机,值得易友用心体悟。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