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麓灵谷寺·陵园篇

海春居士

<h3>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是一个由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灵谷公园和灵谷寺院组成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这是景区大门。</h3> 景区大门背面。 “万工池”挖掘于明朝初期。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巡视灵谷寺时,觉得此处太空旷,缺少景致,便命万名军工挖成这座水池,万工池由此得名。挖出的土堆在池南,成为一座小丘,从而形成了人造山水风景。 万工池形似月牙,东西长100米,南北最宽处46米,面积6.6亩。 <h3><br></h3> 红山门是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大门。公墓入葬的主要是北伐战争和淞沪抗战中牺牲的将士。 <h3>这里原为灵谷寺金刚殿旧址,上世纪30年代改建成公墓大门,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捐赠的。</h3> 门额上的“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 红山门内侧一瞥。 进入红山门,走完青石道,前面矗立着“阵亡将士公墓牌坊”。 牌坊是仿北京十三陵入口大牌楼的形式修造的。柱石是二道四方须弥座,梁枋仿彩画浅刻纹样,斗拱挑檐,气派不凡。 牌坊中门门额“大仁大义”四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题。 牌坊前石台上立有一对汉白玉貔貅。“貔貅”是神话传说中黄帝作战时阵前冲锋陷阵的凶猛神兽,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这对石刻貔貅是陆军第十七军所赠,肌肉横暴,矫健奋进,从雕刻艺术手法看,是一件精美独特的作品。将其置于此处,象征着阵亡将士的忠勇威武。 此处原为明代灵谷寺的天王殿遗址,清代曾改建为大雄宝殿。民国建公墓时将其拆除,改建为此牌坊。牌坊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也是张静江所题。 <h3>无梁殿前的石道旁有一个巨大的佚名石龟趺,长5.3米,宽2.5米,高2米。据专家考证,所驮之碑有可能是朱元璋因建明孝陵而迁灵谷寺时所立的“奉敕撰灵谷寺碑”,但至今没有得到验证。</h3> <h3>再向前走就是灵谷寺最著名的景点“无梁殿”。无梁殿是灵谷寺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由于此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h3> <h3>无梁殿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其结构始终没变。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它是采用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全部用砖砌成的。</h3> <h3>据史料记载,无梁殿原为灵谷寺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1928年,国民政府将其改为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名为“正气堂”。</h3> <h3>原来的佛龛被改成3个陈放祭器用的祭坛,每座祭坛都有一方石碑。左碑为“国歌”,右碑为“国父遗嘱”。</h3> 中碑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 祭堂四周墙壁上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着1926-1930年北伐期间阵亡的北伐军将士、1932年淞沪会战中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将士、1931-1933年华北抗战中阵亡的各部将士,共33224人的姓名。 <h3>无梁殿大堂是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这里展出了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的蜡像。这些蜡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照片、资料,按真人大小1:1制作的,共组成22组带有故事情节的动态画面,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革命先驱叱咤风云的生动场面。</h3> <h3>少年启蒙 翠亨村里住着一位当年太平天国的老战士,名叫冯爽观。他经常和村童们在一起,并生动地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是孙文开始认识封建王朝统治的腐败,萌发反封建思想的启蒙人。那时起,孙文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h3> <h3>虎门硝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h3> <h3>南京签约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于南京与英国签署《中英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h3> <h3>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h3> <h3>海外求学 从1878年5月到1892年7月,孙中山多次去西方和香港求学,接受西式教育长达14年之久,同时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真理。26岁时,他结束了求学生涯,从此胸怀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大志,踏入了纷繁、动荡的社会,开始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革命生涯。</h3> <h3>甲午海战 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h3> <h3>戊戌维新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变法活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h3> <h3>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发动政变。结果是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h3> <h3>武装斗争 1905年8月20日,中国革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h3> <h3>华侨支援 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爱国华侨捐款捐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孙中山称:“华侨是革命之母”。</h3> <h3>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h3> <h3>创立民国 孙中山先生在1885年中法战争以后,深深体会满清政府腐败,没有能力挽救中华民族的厄运,于是决定倡导国民革命,倾覆满清建立民国。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并在随后的两个多月带动中国各地的革命响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h3> <h3>组建革命党 1913年二次革命后,孙中山在挫折面前,百折不回,再度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正式宣布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当场宣誓加盟,并就任总理职务。</h3> <h3>宣传革命 在辛亥革命党人所进行的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与暴力手段(包括起义和暗杀)所紧密配合的另一种方式,就是进行革命舆论宣传活动。邹容、章太炎、陈天华等都是顶尖的宣传高手。</h3> <h3>捍卫共和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於1915年5月初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h3> <h3>国共合作 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结成革命统一战线。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右翼势力彻底背叛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h3> <h3>黄埔建校 1924年1月开始筹备工作,3个多月后正式开课。黄埔军校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后由政党组建的新式军校,也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军校。</h3> <h3>挥师北伐 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h3> 无梁殿的后面有一片半圆形的花坛草坪,这里原是明朝灵谷寺供奉五方五智大佛的五方殿遗址。民国时期改建为阵亡将士公墓的一号公墓,主要安葬北伐战争及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阵亡将士。 <h3>墓地中间是一棵生机盎然的“金陵桂花王”,树冠达7.8m。</h3> 其实,这里有3座墓,除了居中的一号墓,还有两座分别处于无梁殿东西两侧的山坡上。 <h3>墓地北侧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两座碑已成为南京市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这是墙东的“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h3> 墙西的“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墓园后依山而建的这座仿走马楼式建筑名为“松风阁”,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馆。 <h3>松风阁建于1931-1933年,是由美国建筑师茂非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设计的。<br></h3> 这里原是明代灵谷寺律堂的遗址,清代曾改建为观音殿,后毁于咸丰年间。1933年在遗址上重建此楼,用作“纪念馆”。1949年以后,更名为“松风阁”。 灵谷塔位于松风阁北侧山顶上,塔高66米,是南京地区最高的八面九层宝塔。<br> 灵谷塔建于1931-1933年,由茂菲和董大酉设计,是用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的,造形优美,典雅庄重,极具民族特点和风格。<br> 灵谷塔名为“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灵谷塔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外面围以花岗石走廊,塔的内外四壁上,镶嵌着青石碑刻。<br> 塔的底层正面门楣上楷书阴刻的“灵谷塔”三个鎏金大字,是解放后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的遗墨。 塔前留影。 <h3>进入塔内,沿着钢筋水泥螺旋扶梯走完252级台阶,可至塔顶。</h3> 在塔顶凭栏远眺,可以尽情领略灵谷胜境“万松参天,一径幽深”意趣。 在灵谷塔的西面,还有一座宝公塔。这是南朝梁武帝用来安葬宝志和尚舍利的塔。此塔初建时为5层,可惜原塔早已毁尽。 <h3>宝公塔前嵌有一块黑色的石碑,碑上刻有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画的宝志和尚像,左侧刻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像赞,字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此碑集唐代三位名家之绝技,所以称为“三绝碑”。</h3> <h3>志公殿是为纪念梁代名僧宝志而修建的。原殿毁于战火,现殿重建于1934年,为三间青砖青瓦建筑。</h3> 志公殿前抱柱联“灵谷开胜景,高僧有志公。” 殿内供奉宝志像,所以也称“像堂”。 志公殿后门。 <h3>志公殿旁有一剪形铁器,重有千斤以上,人称“飞来剪”。专家们有的认为是古代向高处运送建筑材料的工具,有的认为是镇水之物,并非实用器具。究竟是何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h3> 志公殿前有一块高2.4米的二龙盘绕的巨石,人称“蟠龙石”。蟠龙石是一块巨大的碑帽,我国古碑都有帽、身、座三部分,现在身、座已不知去向,只留下碑帽在此。 蟠龙石旁有一座景观小桥,名为“天泉小桥”。 <h3>“灵谷深松”碑。此碑原为谭延闿的墓碑,碑上原来的刻字为蒋介石所书,解放后碑上的文字全被磨去,由中山园林管理处工作人员重书“灵谷深松”四字刻于碑上。</h3><br> 沿“灵谷深松”碑旁的山路上行,可直达邓演达陵墓。 邓演达(1895-1931年),广东惠阳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历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农民部部长等职。“四一二政变”后,参与宋庆龄等展开的反蒋活动。1931年8月在上海被捕,11月29日晚被秘密处决于南京麟麒门外沙子岗,时年36岁。 <h3>邓演达墓座北面南,呈半球状。墓前立有花岗岩墓碑,正面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一月,邓演达烈士之墓,何香凝敬题”。</h3> 墓前紫藤架。 <h3>原路返回到“灵谷深松”碑,右转进入“琵琶街”。据传在此踏地能听到清脆的回声,击掌也能听到与弹奏琴弦一样美妙的回音,这就是灵谷八景之一的“空街应掌”。我试了试,亦许是方位不对,反正没感觉。</h3> 沿“琵琶街”前行,可直达谭延闿墓地。 谭延闿(1880-1930年),湖南茶陵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任两广督军、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北伐军总司令、陆军大元帅、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民国政府为其举行了国葬。 过了此桥,即为墓园。 <h3>墓园由关颂声、朱彬、杨廷宝等人设计,占地300余亩,1932年12月建成。</h3> 桥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间是一圆形花坛。 广场南有一座5米高的石碑,碑上原刻有谭延闿生平,解放后被磨去,成了一块无字碑。 谭延闿墓牌坊是一座四楹三开间汉白玉石牌坊,牌坊柱上刻有楹联一副:“凤刿鹰扬一代羽仪尊上国 龙蟠虎踞千秋陵墓傍中山”。 越过牌坊,拾级而上,墓道旁有一对石马。 右坡山上立有一“千秋坊”。<br> 左侧碑上原有“更上一层”四字,后被磨去。<br> <h3>再向上是“谭延闿墓祭堂”。祭堂坐北面南,重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祭堂内的天花、梁、椽、檐、墙壁均贴金粉绘,工笔画彩,富丽堂煌。</h3> 祭堂东侧有牡丹花坛。 牡丹花坛为汉白玉雕筑,台壁刻飞龙纹饰。据北京圆明园专家考证,应为圆明园遗存的石料所筑。 墓道旁的支道上有景观小桥。 水亭。 方亭。 沿溪建有“临瀑阁”,正面的楹柱上有一幅对联:“取长江水莫重泉交集百端虔钦翕受群流量;去中山陵不数里相依终古仍系弥纶六合心”。 临瀑阁旁是一座“三孔小砖桥”。 顺道而上,可直达陵墓。 陵墓前的草坪上依次有莲池、华表、石狮。 陵墓用料十分考究,汉白玉石料均是专门从北京运来的,有些用的就是圆明园遗存的石雕。 丹陛石上镌刻有九福花纹。墓室以钢筋混凝土、花岗岩筑成。(资料显示:1967年夏,经过4昼夜的挖掘,用了24包炸药,才掀开墓包。又经过一周的挖掘,才见到红漆楠木棺,谭延闿尸体完好,尚有弹性,棺内没有任何陪葬品。陵园职工用两张芦席卷裹尸体,抬到南面一座木炭窑内,浇上汽油点火焚化了。以后,谭延闿墓无人问津。1981由政府拨款按历史原貌重新修复。现墓中所葬,是由陵园工人去旧窑捡回的遗骸。) <h3>游完灵谷陵园,缅怀革命先驱,尤其是为抗日阵亡的将士们,心情有些沉重。正是有了这些英烈们为革命而生,为民族而死,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才有了炎黄血脉的代代繁衍,也才有了今日华厦的繁荣昌盛。愿革命先驱、民族英烈在灵谷晨钟暮鼓声中永得安息!</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ed2308">—THE END—</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