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百年学脉与军医之路(第二章,下篇)

Lancet430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二章 古都烟霞(下篇)</font></b></h1> 迁到北京,对陆军军医学校来说,不仅仅只是场所的改变,更迎来了培养体制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到京之后,军医学校开始对学生实施分科培养——在传统的医、药两大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分出了普通科、本科和研究科三个培养层次,以满足对不同梯队军医人才的需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18年末,中国北洋政府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而洋洋自得,11月28日,北洋陆军在太和殿前广场上举行了盛大阅兵式。此刻,陆军军医学校也被陆军部慷慨地接到了北京,给钱给地。</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b>“普通科”</b>的培养宗旨是“养成普通医学药学之人才,并授以初等勤务必要之学术”,学制为医科3年、药科4年,并在军队实习3个月。招收的是中学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很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大学本科。<br></div><div><br>而军医学校的这个所谓的“<b>本科</b>”,培养目标则是“教授中等勤务必要之学术,并造就将来研究高等学术之基础”,学制半年至1年,招收的是前面的那些“普通科”毕业生,或者是国内各医药学校毕业的、经军队内部或卫生部推荐过来的人员。在这半年或1年里,学员要学习军阵卫生学、军阵防疫学、军阵外科学、军阵内科学、选兵医学、战术学、地形学、野战卫生勤务学等科目——从内容上看,很有点军事强化班的味道。<br><br>至于“<b>研究科</b>”的创立,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的教育宗旨是“就本科已有之学力上,授以高等勤务必要之学术,专业医学和药学学术研究为主,培养高等军医勤务和研究人才”,招收的学生须为“本科”毕业生,而课程“教授及实修课目不定,由教官授以问题并示以方法,令其研究”。也就是说,这其实是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制度。</div><div><br></div><div>后来,军医学校相继创建了军阵防疫、眼科、耳鼻喉科、司药四个研究所,选拔优秀毕业生、在职军医、司药人员返校研习,培养时间为两年,这也是<b>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研究生培养点</b>。<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在北京的陆军军医学校校舍</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19年2月初,军医学校的附属医院也搬离了天津,迁入北京朝阳门内北小街,并于12日发布广告,宣布自15日起开诊。医院对外开放内科、外科、眼科、皮肤、花柳五个科室,每次诊费铜元十枚,药费和治疗费另计。军人诊疗是免费的,只收挂号费二枚铜元。<div><br></div><div>然而因为医院地段偏僻,这个医院的就诊病人很少,长期处于门可罗雀的状态。<br><br>况且,学校和附属医院迁到北京后,迎来的也只是片刻的安宁。</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北京时期的北洋政府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的大门</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历史进入1920年代,北洋军阀之间的混战更加频繁。直系、奉系、皖系之间的战火甚至直接烧到了北京附近,战争中的大量伤员无处安置,于是军医学校附属医院被再一次强行征用,学校的教官和学生也被征去干活,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荡然无存。</div><div><br></div><div>与此同时,各派军阀都对这间军医学校垂涎三尺,企图纳入自己的囊中。<br><br>但,这些都还不是最糟糕的。</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北洋军阀的部队向京津集结,战火开始殃及陆军军医学校。</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对一间学校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研经费了。在李鸿章和袁世凯时代,由于两位强人的高屋建瓴,即便在困难的时期,也依旧能优先确保军医学校的日常运转无虞。<div><br></div><div>然而到了后袁世凯时代,北洋政府的高层如走马灯一般的换人,各届内阁无不依赖外国借款度日,仅有的那点税收、和外国借来的款项,除了被各级侵吞外,基本都投入了战争之用。根本就拿不出像样的财政经费来支持其他事业的发展。<br><br>陆军军医学校也不例外,从1920年开始,日常经费就已经不能按时从上面领到了。1921年4月8日的《益世报》上,刊载了这么一条新闻:<br><i><font color="#167efb">“军医学校近因财政困难,积欠教职员之薪金,已达五个月有零,教职员自己情愿遣散,另谋生计”……</font></i></div><div><i><font color="#167efb">“校内一文莫名,支持艰难,欠教职员之薪金尚不属第一难题,所最困难者,学生之饭食,向由学校供给,别下已有在陈绝食之慨”。</font></i><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的院机关办公楼,原址位于今天的军区总医院大院里,已经残缺不全</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为了维持生计,教职员工们开始在校外兼职——或开诊所、或在其他学校教课——根本无心本职工作。还有的教员干脆不辞而别,投奔军阀麾下当军医去了。稍微有点责任心的老师,也只是在军医学校有课的时候,才从别处、甚至外地赶来上课,十分辛苦。</div><div><br></div><div>经费不足还导致学校不能按期招收新生。从1921年至1924年,军医学校的招生规模日渐缩小,甚至沦落向新生收取高额保证金。</div><div><br></div><div>这种惨淡局面,一直维持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陆军军医学校为止——当时军医学校里只剩下医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各一班,一共才数十人。</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北伐军进北京</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因为缺乏经费,学校的行政管理也陷于荒芜。1921年12月12日傍晚,校内设施因疏于维护而突然起火,烧掉房屋多间。</div><div><br></div><div>1922年的春节快要来临的时候,学生食堂基本断了炊,军需官欠着外面的账款没钱还,躲了起来不露面。校长没办法,只得自掏腰包,垫付食品款,让学生们喝口热粥饭。</div><div><br></div><div>正值隆冬,学校里仅有的那点取暖煤炭也要烧完了,找陆军部也没人管。学生们饥寒难耐下,根本无心上学。据一位当事人记载:那年学员队里大伙都找借口逃离学校……<br><i><font color="#167efb">“年假回家,托故请假,来一封信就行。但是一回学校,决不轻易放出……住在学校里,也不上课……也不实习,整天没事作。近来有人主张请示办法,又有人主张请放寒假,终日议论,难得良果。学生方面只知无理由的服从,有什么意见万不敢发表。”</font></i><br><br>政坛上的军阀更迭速度眼花缭乱,军医学校的管理层也是频繁换个不停。校长全绍清,区区一介学者,被这几年弄得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支撑这种局面,于是借着到美国访学的机会,不告而别。</div><div><br></div><div>他走以后,陆军部先后任命了6个校长,每一任校长也都无力解决学校的困境。学生们斯文扫地,被逼上书大总统徐世昌及陆军总长,请求拨发经费。那封信字字血、行行泪,但无济于事。</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27年10月10日,北京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个“国庆节”</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1928年6月8日,北伐军终于开进了北京城,奉系军阀则从朝阳门撤离。</div><div><br></div><div>朝阳门离陆军军医学校近在咫尺,可是奉军已经彻底把这个北洋小兄弟给遗忘了,倒是军医学校的时任校长鲁景文搭上了奉军的线,跟着张作霖逃往关外,丢下了学校和师生们自生自灭。学生们只得推举一名教官出来主持校务,直到8月,等来了北伐军接收代表。<br><br>中国历史上的北洋时代终于画上了句号。6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内宣言》,宣布“结束军事”,“开始训政”;并公布了“励行法治”、“澄清吏治”、“肃清盗匪”、“蠲免苛税”、“裁减兵额”的五大施政方针。</div><div><br></div><div>作为北洋“余孽”的军医学校,此刻该何去何从?国民政府“裁减兵额”的大刀,又会不会砍向师生们呢?</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北洋奉军与北伐军和平移交北京城,奉军一退出朝阳门,北京街头挂满新旗。</font></p></h5> 事实证明,这一次军医学校反倒迎来了新的生机。由于南京政府的蒋介石和众多军政官员都出自昔日北洋保定军校,自然是对系出同门的这所军医学校非常了解。而且蒋介石本人对军医工作的重视,也丝毫不在袁世凯之下。<br><br>就在北伐胜利、京津易帜后不久,南京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军政部”,蒋下达指示,对军医学校进行完整接受,人员全部留用,隶属于军政部陆军署军医司。<div><br></div><div>蒋介石还对军队医务工作进行了点评,认为当时的“军医不良,经理无方,军队要素三失其二”。蒋要求军政部对军医学校的条例和教纲进行修改,全面整顿和恢复学校的各项工作。</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30年代初,陆军军医学校的战地救护训练</font></h5> 第二年的10月,军政部军医司制定了《训政时期军医工作分配年表》,对促进军医教育、筹建陆军医院等工作进行了规划。明文指出:“最要、最急者其惟在军、兽医教育之改进发展。”<div><br></div><div>这一纲领出台后,军医学校的经费、资源有了稳定的保证,许多散落在外的教官、职员也开始陆续回到校园。<br><br>南京国民政府对军医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北洋时代,军医学校也被寄予厚望。<div><br></div><div>1930年2月,国民政府又专门颁发了一个《军政部陆军署军医学校条例》,明确军医学校的宗旨是“掌管军医司药学员生之教育,并军医、司药之调查研究,及图书编译事项”。对军医学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各职能重新进行了规划,人员配备比北洋时代更加全面、完整,还出台了严格的校纪校规。</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当时陆军军医学校的学员宿舍</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在学制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不仅完整延续了北京陆军军医学校的“普通科”、“本科”、“研究科”三级培养制度,还考虑到当时全国军医人才的匮乏,在原有三级学制(统称“学生班”)基础上又增设了一个“学员班”,用来对在职军医、司药人员进行培训。<div><br></div><div>这样一来,军医学校就形成了<b>学生班</b>和<b>学员班</b>两种培养模式,被赋予了更广泛的职责,可以提供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在职教育。从此,学校在培养更多数量人才的同时,也更加贴近作战部队。<br><br>军医学校的另一个重要变革,是将学生班的“普通科”(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改为医科五年、药科四年。此外,还有一个明显有别于北洋时代的新生事物——全面开设了政治课,学习三民主义。<div><br></div><div>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在沈阳向东北军发动进攻,几个月后,东北全境沦陷。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军医学校并没有机会投身于白山黑水的战地救护工作。反倒是当时的北平协和医院,动员了不少师生志愿者,奔赴古北口一线,积极培养战地医护力量。</div><div><br></div><div>这些举动,也为不久以后协和系大举接管军医教育、“英美系”取代“德日系”、并成为中国军医体制的最后赢家,埋下了伏笔。<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九一八“事变后,北京协和医学院组织的长城前线救护队,这些师生在后来的八年抗战期间,成为中国军医教育的中坚力量</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九一八事件后担任军医学校校长的,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学家严智钟。他的父亲严修,是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div><br></div><div>严智钟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医学派,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回国后长期从事防疫工作,与全绍清、伍连德等人共事,曾经战斗在1910年东三省鼠疫、1918年绥远鼠疫的战场上,后来参与筹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防疫机构——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并兼任京师传染病医院院长。</div><div><br></div><div>1932年他被任命为北平的军医学校校长,开启了他的军医生涯,严智钟将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陪伴着军医学校的师生们完整走过十四年的抗战历程。<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严智钟,中国近代杰出的防疫专家,陆军军医学校校长。1949年后曾任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转眼就到了1933年,日本在华北的军事侵略日益加剧,此时海军部下辖的海军军医学校(北洋医学堂的一支发展而来)彻底停办。陆军军医学校继续待在北平,变得越来越危险。于是国民政府下令军医学校全部迁往南京。<br></div><div><br></div>这是学校的第二次大搬家。从此,军医学校彻底告别了平津故土。在她今后的岁月里,无论是辗转大半个南中国,还是从上海江湾一分为二,或留黄浦江畔、或去往台湾,都始终再也没有回到华北的土地上。<br><br>军医学校与普通的医学院不同,她的特定身份,注定了她不可能成为大时代里的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每一次历史风云的变幻、民族命运的跌宕,都会将军医院校推向风口浪尖。从1902年到1933年的三十年间,军医学校从天津到北京,经历了晚清与北洋时代的风雨飘摇,登上了防疫抗疫的世界舞台、也融入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时代洪流。<br><br>军医学校即将离开北国的土地,来到江南。<div><br></div><div>那里有六朝烟水、有桨声灯影,更有关山万里的跋涉在等待着她。<div><br><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敬请期待:第三章 石头城下</font></b></h1></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