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完青春献子孙的中国老人

好侃儿

<p class="ql-block">  楼下的公园里有一道特殊风景。只要不刮风下雨,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都会有成堆的推着婴儿车的老人在溜达。他们推着婴儿车,肩上背着包,包里塞满瓶瓶包包,那是婴儿车上孩子吃的喝的。坐在婴儿车里的孩子,享受着隔辈亲的清风和阳光,小脸笑得像盛开的花朵,还不时挥舞着小手,呀呀学语指挥推婴儿车的老人。老人们还非常享受这种指挥,脸上洋溢着享受天伦的满足。累了,老人们会在游乐区停下脚步,几辆、几十辆婴儿车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带孩子的经验,夸奖自己带的孩子又长了那些本事------用一句当下吐糟中国老人时尚的话,一旦当上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就变成“孙子”了。</p><p class="ql-block"> 这群老人中,有一位熟悉的高级干部,退下来之后,每天推着孙子与从事同样职业的其他老人在一起当“孙子”。有一次我和他开玩笑,说有了孙子,自己变成“孙子”有啥感想?这位曾经位高权重,气场了得的高干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是自愿的吗,当孙子也高兴啊!”</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熟悉的老领导,儿子刚结婚的时候,曾起誓发愿,宁愿给钱雇让他们雇保姆,自己绝对不会去当“孙子”。当初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退下来没几天,孙女在外地出生,他乖乖前去报道,老老实实当起了“孙子”。</p><p class="ql-block"> 不管过去职业、地位如何,退下,给儿女带孩子,高高兴兴当“孙子”,是中国绝大多数老人实现“再就业”,“发挥余热”的不二选择。由此,他们当中有人这样调侃自己:“算主人吧,说了不算;算客人吧,啥都得干;算保姆吧,一分都不赚;时常倒贴,还没人点赞。”这形象逼真的自我调侃,没有丝毫的抱怨情绪,而是流淌着浓浓的幸福浪花。中国老人,就是这样一群心甘情愿累并幸福快乐的“孙子”。</p><p class="ql-block"> 网上时不时会有一些鸡蛋里挑骨头,抹黑中国老人的帖子,什么地铁上抢座位,买东西不排队,跳广场舞扰民,横过马路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并且将这些个案放到中国老人成长的特殊年代,所受的教育等放大镜下来进行“政审”,由此得出时下中国的老人就是当年的“坏人”的结论。我们不屑用“阴谋论”去揣测这些抹黑的论调,摆事实讲道理,中国老人,不但不是“坏人”,而且是世界上最好的老人,是世界上最有家国情怀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对那些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祖国某项事业的人,我们常常用“献完青春献子孙”来评价。对这句话的理解,人们往往受《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束缚,单纯理解为子子孙孙锲而不舍接续下去。其实,这句话这样理解可能更为符合实际: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祖国的事业。退下来了,将自己的余热献给子孙,让孙字辈们在自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种先国后家的奉献精神,才是绝大多数中国老人真正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在通辽经常与几位文化大咖聚餐小酌,著名歌唱家张远平老师有一个每聚必唱的保留节目,王佑贵作词作曲的《我们这一辈》“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张远平老师那独特沧桑的唱腔顿时会唤醒在座同龄人心底深处时代的回忆,老一辈经历痛苦,在逆境中煎熬了苦心,无怨无悔的情怀,让在座的年轻人立马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 面对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正在强起来,国内外有数不清的学者在破译中国崛起的密码,这些学者在研究中涉及中国老人,往往总会说中国小富即老,未强先老,隐晦地暗示中国即将进入老年社会,老人会成为中国发展的累赘。却绝少有人研究甘当“孙子”的中国老人群体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过程中的贡献,这让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与中国的发展背道而驰。</p><p class="ql-block"> 因为背后站着心甘情愿当“孙子”的中国老人,亿万农民工才能义无反顾;因为背后站着心甘情愿当“孙子”的中国老人,科学工作者才能心无旁骛;因为背后站着心甘情愿当“孙子”的中国老人,子弟兵才能精神抖擞------献完青春献子孙的中国老人,不是孙子,是中国崛起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在一起交流当“孙子”经验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风景蕴含着力量</p> <p class="ql-block">推着婴儿车遛弯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晒一晒谁家孩子长新本事了</p> <p class="ql-block">一切行动听指挥</p>